公元1294年的正月初四,在宁波有4位70多岁的老人互相拜年,饮酒做诗,其乐融融。这4位古稀老人是两对弟兄,张子华哥俩和俞叔可哥俩。另有一位81岁的老人,也就是这首诗的作者陈著,对两家弟兄的聚会颇为赞赏、钦羡,接到张子华的诗后欣然写了这首诗。
陈著曾是南宋末年的一个地方官,史载其“独持风裁,威令肃然”“清正廉明,文义冠世”,深得民众拥戴,离任时县民跪泣送行,也算难能可贵了。陈著在诗中写到:你们两家弟兄相聚一堂庆贺新年,不尽兴怎么能回去?今天是新春第四天的好日子,你们4个人加起来有三百岁了,可以媲美当年司马光与朝中耆老在洛阳的聚会,饭食很简单,以菜羹为主;酒量也像苏东坡,喝上小小的几蕉叶杯就醉了,尽管如此,但乐趣是无穷的。现在把我这个81岁的老头也加进来,我们组个“五老局”,便更好了。
这是个很温馨的场面。新春时节,老人聚会,饮酒做诗,想必儿女们都在身边,衣食无忧,心情舒畅。生活的意义不正是这样吗?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二十四孝”中大多都是讲如何孝敬老人的,但那大多是传说和想象,而陈著他们的“五老局”,却是有诗为证的。
当前,我国正在步入老龄社会。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如何应对老龄化浪潮,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考察时说:“民生为大、民生为要,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年人的幸福安康。”同时指出,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在谈到老年人如何正确自我认知的时候,总书记说:“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这些指示为我们做好孝亲敬老工作指明了方向。
800多年前的陈著他们,为我们的老龄工作树立了良好榜样,让我们胸怀敬老之心、笃行助老之事,共同努力,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诗以赞之:
初四三阳开泰时,走亲访友共倾卮。
春风特向神州度,染绿银龄鬓上丝。
(廖海洋)
作 品 欣 赏
杨清汀 书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