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的NBA扣篮大赛名单,再结合如今这个时间节点,让我想到了一句话: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本赛季的全明星扣篮大赛将会在勇士主场大通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参赛4人组:马刺的斯蒂芬-卡斯尔、公牛的马塔斯-布泽利斯以及效力于雄鹿的小安德烈-杰克逊、还有魔术的麦克朗。
这么一项技术统计,本赛季参加扣篮大赛的4名球员生涯得分加起来一共1013分,累计球衣销量仅45件。
不能用星光黯淡来形容了...
卡斯尔和布泽利斯分别为2024年的4号秀和11号秀,杰克逊则为2023年36号秀。
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本赛季与魔术签订了双向合同的扣篮大赛两连冠麦克朗。
北京时间2月15日,他将全力捍卫扣篮王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NBA全明星周末扣篮大赛的历史上,尚未有球员能够连续三次夺冠,麦克朗有机会改写历史。
从过往的能力水平来看,不谦虚地讲,只要正常发挥,他就可以和另外的三名对手讲出拉里-伯德的名言:
“你们,都是来争第二的吗?”
只论扣篮,他确实高水平。
但是呢,一个人的高水平,往往不会造就一场高水平的扣篮大赛。
竞技体育,讲究棋逢对手。
如1988年芝加哥全明星扣篮大赛上,迈克尔-乔丹和“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的对决;如2000年NBA扣篮大赛,卡特、麦迪表兄弟之间的对决,还有弗朗西斯、里基-戴维斯、斯塔克豪斯、拉里-休斯同场竞技。
16年拉文大战戈登,两个流派的极端诠释,这是多少人心目中最好的一届扣篮大赛。
如今呢?连小土豆内特-罗宾逊VS霍华德、麦基VS给力芬这样的都很难看到了。
所以,我的评价是:今年的扣篮大赛,还是CBA的有看点。
来看看名单:
迪亚洛(山西)、杨芮(新疆)、矣进宏(北控)、张新宇(南京)、特邀大学生球员、陈登星(特邀外卡球员)。
最大的看点,无疑是NBA扣篮王迪亚洛,大战中国民间草根扣将矣进宏和陈登星。
隐隐约约中,至少有中美、草根与职业之间的对话,这可以成为一大卖点。
NBA这一届,有什么卖点?很难想到。
我想到的是乌鸦哥的那句话:
难办?那就别办了!
如果把球星不愿意参加NBA扣篮大赛的责任,只赖韦德的9分,我觉得是对于闪电侠的不公平。
平时没事调侃调侃就完事了。
原因是很多的。
比如,NBA联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
比如,球星害怕受伤和“丢脸”,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参加扣篮大赛去获取关注了。
比如,如今盛行三分球,球员们往往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对远投的训练之中,琢磨扣篮的就少了。
比如,如果你看了2016年的扣篮大赛,标准和期待自然就变高了。
再比如,NBA扣篮大赛举办了几十年了,在创意上已经很难想出什么新鲜动作了...花样都让老前辈玩没了,审美疲劳了。
如何拯救?NBA可以向CBA抄作业,加入民间扣将,同场竞技。
实在不行,搞个退役球星专场,让退役球星们PK扣篮,看看谁的身体状态保持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