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文首发于《车迷》杂志1月刊,转载请与我联系
近日,创业电动汽车企业车和家的CEO李想在微博上公布了关于旗下第一款产品SEV的更多信息。按他的说法,这款车的续航为100公里,最高时速为45公里/时,设计标准依照欧洲的L6e——轻四轮车规范。车辆提供两个座位,采用前后纵列布置的形式。车和家将很快在旧金山和巴黎启动基于这款车的分时租赁服务。
关于这款车的具体尺寸车和家目前仍然还没有公布具体的参数,不过从发布的图片来看,这款SEV似乎是比正常的汽车要小得多,目测车宽应该在1-1.1米之间,车长大概为2.3-2.5米,车高则应该在1.5米左右。就尺寸而言,这其实更像是一款增加了两个车轮,并加装全封闭式车厢的摩托车,而并非之前人们猜测的类似低速电动车——即廉价汽车的形式。
这款车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产品,但如果是熟悉国际上近几年小型电动车辆的人,大概看到SEV一眼就能够联想到丰田的两款类似的电动车辆产品:coms和i-Road。丰田coms于2012年上市,车身长2395mm,宽1095mm,高1495mm,虽然只有一个座位,但外形的大轮廓与车和家SEV是很相似的。它的车重为400kg,也正好小于欧洲L6e标准的425kg。这款车的售价为68.7万日元,合人民币4万元,也与车和家SEV目前预期的4万元售价高度相似。如果要给车和家的SEV找一个最直接的对标对象的话,丰田coms一定当仁不让。
i-Road则是一款2015年推出的封闭车厢的三轮电动车,它的尺寸要更小一些,长2345mm,宽870mm,高1455mm。这辆车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采用后轮转向,车身可以主动倾斜,驾驶感非常特别或说奇怪,而且这款车采用了碳纤维车身。这些特点使得它的成本并不低,虽然目前并没有对外销售的计划,但根据我之前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处得到的信息,如果要对外销售,大概价格会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尽管这让i-Road看起来与SEV比较不同,但SEV的座椅布局却与i-Road极为相似。此外,i-Road也是以分时租赁服务的形式投向市场,而先导城市除了东京以外,也与车和家一样是旧金山和巴黎。
不过它们和车和家SEV却也有两点重要的不同。SEV的续航里程为100公里,明显高于coms的68公里和i-Road的50公里,但最高时速只有45公里/时,明显低于后两者的60公里/时。
很明显,车和家选择45公里/时这个数字,是因为欧洲的L6e标准规定的速度上限正是45公里/时,远低于中国低速电动车国标草案中的70公里/时,也低于城市普遍的道路限速60公里/时。相比L7e标准的雷诺Twizy需要汽车驾照才可以驾驶,L6e只需要助力车驾照,只要经过很简单的笔试和路考就可以获得,停车管理上也比较方便。车和家似乎是希望这款车能够很容易得在欧美国家推广。
不过,选择欧洲的参数设定也就差不多决定了车和家的这款车完全放弃了中国的私人消费市场。对于目前中国低速电动车销售的主力地区——村镇和小城市来说,这款车的空间太小。4万元的售价倒不像有些人说的一样会成为问题,但对于低速电动车的消费群体来说,这个价格一定会需要四个座位。如果只有两个座位,心理价位只能落在2.5万左右,而且这种纵向布置单人乘坐的时候比较舒服,但乘坐两人时是明显不如横向布置的。对于这些地区,长3.2-3.5米,宽1.4-1.5米的类似日本轻自动车,也类似中国低速电动车国标草案的外形是明显更合适的。
仅就空间和价格来说,车和家SEV很明显主要针对的仍然是城市市场。这当然也无可厚非,车和家本来也不会去跟国内各色小厂在低端领域竞争,而只有城市市场才愿意为更好的设计和品质支付更高的价格。不过即使对于城市地区来说,采用纵向布置也有其尴尬之处。一方面,城市也不见得多少消费者愿意花4万元购买一款只能供一人舒适乘坐,只能短途行驶的车辆。即使是作为家庭第二款车,也应该至少能供两人舒适乘坐才行。另一方面,SEV 2.4米的车长并不短,横着停会超出一边停车区的宽度,竖着停会浪费很多空间,与电动自行车一起停又明显太大。此外,45公里的极速使得它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一般会阻碍车流,在相对狭窄的非机动车道与众多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共同行驶,它的封闭车厢又有视野的问题。对于城市市场来说,一款长2.2米,宽1.5米、极速顶着国标上限的70公里/时的小号Smart Fortwo显然也是更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