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旗下短视频应用微视宣布“将于4月10日起关闭应用”,作为2013年第一批短视频玩家中的一员,微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短视频春天到来的黎明前倒下。近两年来,除微信外,国内外短视频应用走向关闭的不在少数。
文 | 叶实
源 | 看电视
传说中的短视频春天尚未到来,先行者微视却在黎明之前“死去”。
昨日(3月13日),微视官方推送了一则通知,“亲爱的微视用户,感谢您长久以来的不离不弃,我们很遗憾的通知您,微视将于4月10日起关闭应用。请您登录微视的PC官网到个人页下载视频。”
事实上,两年前微视就已经“死而不僵”——2015年3月,微视被并入腾讯视频,随后腾讯微视产品部总经理邢宏宇已离职加入58同城,微视运营总监何钐也转岗,微视产品部多个工作组解散,外界普遍认为腾讯已经战略性放弃微视。
微视是国内第一批发力短视频的APP,2013年9月正式上线,定位于基于开放关系链的 8 秒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 QQ 号、腾讯微博以及腾讯邮箱账号登录,可以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腾讯微博。
作为腾讯的嫡系,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微视曾被寄予厚望,上线不到一年,腾讯内部就组建了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以及客厅业务四个部门,将微视产品运营团队升级为微视产品部,甚至马化腾也曾亲自为这款产品造势,
按照腾讯彼时的说法,随着4G技术的爆发,短视频将会成为主流,微视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借短视频分享抢占移动社交领域。
现在回看,这个判断“没毛病”。但纵然微视起了一手好牌,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波谲云诡的互联网行业中,却也浮沉难测。
微视的第一个对手是自家兄弟——2014年10月,一直重视内部竞争的腾讯推出了微信小视频功能,尽管腾讯认为以UGC为主的原生小视频可以和主打明星与PGC内容的微视形成互补,但客观上小视频不可避免的对微视形成冲击,当时短视频内容的作坊式生产,让微视优质内容稀缺,难以保持初期培养的社交粘性。
另外,微视的发展策略是利用明星效应发展粉丝经济,并通过大量广告费的投入聚拢用户,但资金投入很大,效果却并不明显。在用户较少的情况下,仅凭少数明星和KOL显然难以引爆短视频的规模化爆发。
生不逢时,似乎是很多先行者的宿命,互联网行业,早一步可能是先烈。
从外部竞争来看,2013年后短视频领域迅速杀进众多强者,美拍、秒拍、快手等让短视频成为红海。美拍、秒拍借助更加活跃的新浪微博导入流量,在产品上,市场新入者迭代速度也远超微视,此时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微视,已被甩在了后面,关闭只是时间问题。
近两年,除微视以外,国内外短视频应用走向关闭的也不在少数:去年10月,短视频鼻祖Vine就被老东家Twitter宣判死刑,于2013年上线的爱奇艺短视频平台啪啪奇也在2016年停更,今年1月,微可拍也于对外宣布将停止一切服务。
当然,并不能据此唱衰短视频的前景,毕竟互联网行业草创期从来都是千帆过尽,百舸争流,但能够经过残酷洗牌的寥寥无几。因此,对于时下依然方兴未艾的短视频,行业不妨再多一点耐心。
公众号: Vlinkage
合作/投稿请加微信:aiming_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