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概率约为被车撞死的2倍,小行星2024 ... ·  昨天  
纯银V  ·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2017,你往何处去?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12-31 18:02

正文


“主啊,你往何处去? ”       ——显克维奇



年终了。2017年像一条狗一样过去了,一想到这,我刷屏的手禁不住颤抖,赛博空间变得湍急起来,眼前滚动着这一年的事件,范雨素李文星王者荣耀格斗孤儿豫章书院携程女德班三原色火灾清退……如细碎的雪片,如翻滚的浪花,不断涌入备忘录里。齐泽克大爷说一个人生于末世啊,任何事件的平息与遗忘速度比灾难性事件本身更让人震惊,而现在看来连遗忘本身都没必要大惊小怪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事件中的人们最后往何处去了?并不是舆论最后所关注的,最后落实到围观群众心理的,是对想象中现实的反复确认,然后焦虑,然后协调,或者说,人到最后关心的是我们应该去往何处的问题。



我想起一个隐喻,我站在城市川流不息马路中央,张望该去往何处,我茫然地停在了这个时代的中央,这时交警向我走来,我怀疑他会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这种神神叨叨的哲学问题,好让我继续陷入沉思。交警叔叔……


“走开!走开!别挡着车流了!”他不耐烦地说。


大约一个月的冷静期后,再想起某次清退事件,看到了国内央企租赁房Reits过审,看到了相关投资论坛的火爆,看到了房产税,那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哦,我看到了人性……”


“笨啊,你还是应该提升自己姿势水平,怎么就没有一点社会学想象力呢?归!根!结!底!还是得从政治经济入手找问题。”我反手给了自己一耳光。


话不多说了, 首先不是你去往何处的问题,而是资本该去往何处的问题 。那么怎么分析问题呢?来,先来一套经典的马克思的简约化的资本循环公式吧:生产过程需要资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投入;需要组织与技术;劳动产品需要进入市场;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市场中获得的利润(剩余价值)进入在生产的再生产流程里,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周期……从剩余价值出发,决定了资本必然是在追求扩张的,必然追求能动性,同时顺平整个生产流程,使之流动起来,进而加速生产流程。整个现代社会就是流动的状态。



资本要流动,第一步就是要征服空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被利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土地、空气甚至光线都被纳入其中……城市以及基础设施都是资本的一部分”(列斐伏尔)。之前《驱散城市的幻象》提到, 城市化本身就是被生产出来的,是资本的实验空间。


也就是说当生产过剩、利润率被降低,王八蛋老板黄鹤玩脱了怎么办?城市就是资本的下一去处,开动搞基建。这是资本的第二条回路。资本在以货币形式出现,通过金融和国家机构像中枢神经一样调节第一回路转移到第二回路(搞搞QE计划撒钱什么的)。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收韭菜回路,资本向医疗教育福利等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


中国资本城市化从晚清始,一些农民开始追着资本来到城市。从此,“乡”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费孝通)。我们要说的重点在改开后,在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进入全球资本主义,吸收了世界水泥的一半,从经济特区迅速喷洒到任何一个足够吸收海外剩余资本的城镇,实现了城市化的大跃进。


一个原因是,时机到了。80年代中国接盘侠了日本到四小龙的血汗工厂,同时也接盘了资本主义通过地理转移的危机。可中国毕竟是中国,主席时代奠基下来的人口红利(作为劳动者与消费者,具备了生产与消费两方面潜藏着拉动世界经济的能量)是老实人的资本,同时,中国有更宽阔的地理空间操作,可以说稳如狗。



问题来了,既然想要资本主义,你就得继续接盘资本主义的一切。1998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恰逢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国企下岗大潮,如果不及时创造内部有效需求,那就可能有玩不下去的风险。如何完成危机转移?把资本空间位置让给房地产,开启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实际上是特色的新自由主义化(国有私有化、危机管理),将财富从人民手中迅速剥离出来,积累了巨量资本城市化。而从80年代末起,新自由主义就开始蔓延到所有公共服务领域,并逐渐渗透进了国家政策里。


(关于新自由主义,可参考大卫哈维的《新自由主义祸害史》)


2006年的“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也意味着千年以来依靠压榨无数农民汗滴禾下土的劳动积累已经结束了,这一压榨过程本是作为任何有良心的城市人无法心安理得的,而对农民要一直保持感恩的心。在2013年温铁军的研究表明,每一次城市积累过度的问题,往往最后回到农村,通过广泛的农村来稀释问题,所以,也不妨碍我们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次合理的“危机的地理转移”,将内化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多人口数量的弥散。


如上所提到的转嫁危机, 中国城市化本质是经济危机的空间转移,是一种经济危机的空间疗法。 也伴随着四件套的资本组合拳:其一是让资本穿透到新的领域,或让分工多样化;二就是创造需求,这是消费主义节日的秘密;三是鼓励人口以某种和长期积累一致的速率增长;最后就是在地理上扩张到新的区域,比如增加对买贸易、出口资本,形成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市场。


哈维说:“07-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并未能阻止债务上扬的趋势,反而面临出口受阻、价值无法实现、劳动力就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此时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消费,避免了危机。中国经济虽然很快恢复,但债务也快速增长,到2014年,总债务已达GDP的245%。2016年,个人负债(主要是房贷)已占GDP的41%左右。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混凝土,也消耗了大量的钢、铜和沙土等全球自然资源。现在问题是,巨大的过剩生产力如何得到吸收?中国急需资本输出,进行海外投资,这便催生了“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资本上了一带一路(好污啊),只有通过不断流动、积累和扩大影响范围,才能生存下去。只有通过稳定静止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交通、通信和社会网络(高铁、基础设施互联),将 时空压缩 ,得以实现资本在空间上的高速流动。



点到为止吧。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包括这次清退事件,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共享着 危机的延续 并且乐此不疲 。当日越来越多节日以购物的面目出现,消费主义成为了小白鼠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互联网都是风口上的飞猪,而传统行业日益吃紧,大家都崇拜着虚拟经济,一不小心就入了传销;当小白领继续被住处所困扰着,用丧和佛系来让自己好受点,太阳照常升起继续被剥削……


北京的一把火,烧旺了租赁房房租。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躺着收房租,至少绝大多数人不是,必须赶去工作,忘记中产焦虑。豆瓣上有大佬说:“几千年来主要矛盾简化起来就是大家都想收租,没人想工作。” 这是大实话啊。况且还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土地供给滥用的情况,其产业也和首都经济职能不相关,另外,自建房和小产权房也面临着清理。


在普遍危机的延续下,这样的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加上管控的原因,实际人口的吸引力会降低。在2017年末,你问我们要去哪里?我只能告诉你,无可奉告,新年快乐,以及我们都囚禁在资本所铸造的空间里,无处可逃。


相关阅读:

2017年会更好吗?好不了了


作者简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