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不忙
停下来听我说段故事呗
本期导读
曾经实现年销5亿支,与当时的高露洁、佳洁士两大外资品牌一起,成为了牙膏市场新的“三国争霸”的两面针,如今,亏损长达12年。
曾经牙膏界
王者如中华,黑妹,如今也只能蜷缩在超市货架的最底层!
这难道是国产品牌的宿命吗?
如果不是因为上交所的问询,估计很多人很难再想起这个名字——两面针,这是一味中药的名字,但是它更为国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一款牙膏,我国第一款中草药牙膏,一款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牙膏。
它曾经有多火爆,现在就有多落寞。市场业绩十分难看,依靠变卖资产度日,难怪我们想不起它,难怪上交所会找它谈话。其实这已经不是两面针第一次被问询啦,早在2016年10月,两面针就曾经因为业绩够难看,而被上交所问过一次话。
当时两面针股票的价格是8.14元,当时公司的回应是避免被退市。如今两面针的股票价格是5.4左右,如今公司又会作何回应呢?
两面针只是国产牙膏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现如今的牙膏市场,已经是外资品牌绝对主力的时代,国产品牌只有云南白药算得上是风生水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云南白药在牙膏领域全然是个后来者,之前的王者如两面针,如中华,黑妹,只能蜷缩在超市货架的最底层啦!
很多市场人士愿意从两面针为代表的中国牙膏行业的经营,投资等等方面为它们诊断疾病,开出药方,在我看来,这些固然是原因,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没有提到,那就是其实品牌是有周期的。品牌也象一枝花,一棵草一样,也会经历一个出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
1978年,我国第一支含有中药成分的牙膏两面针研制成功,开创了药物牙膏的先河。彼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国产品牌牙膏迅速崛起,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民族牙膏品牌进入了黄金时期,两面针、中华和黑妹三大国产品牌在中国牙膏市场占垄断地位。
1992年,高露洁率先进入中国,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2000年十大牙膏品牌中已被外资占去六席。一场危机正在临近,但是两面针并没有意识到。
2004年,两面针实现年销5亿支,与当时的高露洁、佳洁士两大外资品牌一起,成为了牙膏市场新的“三国争霸”格局,同年,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仅仅两年之后,2006年开始,两面针开始了长达12年的亏损。
两面针的40年,真是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品牌的全生命周期。从1978年出生,到1980年代的成长,再到1990年代的成熟,再到之后的衰退,每一步似乎都没有能逃出品牌周期的宿命。
然而让人不禁疑惑的是,既然品牌有周期,那么为什么会有100年的可口可乐,100年的西门子?
这就是一般企业和成功企业之间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会投资可口可乐。品牌周期固然存在,但是可以想办法延长它的生命力。
其一,就是产品的不断迭代。每一代可口可乐都会长相不一样,虽然其配方没变。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几乎同时两面针诞生,但是这四十年可口可乐的包装设计、口味变化一直紧跟时代。反过了看两面针,在2006年之前,很少有什么气质上的变化。
其二、就是品牌下新产品的研发,可口可乐不光买可乐,这个大家都知道,芬达,汽水、饮料,各式各样。
未来我们还能看到两面针吗?我们是该说再见还是会说,又见到你真高兴?
撰写整理:季苏平
音频:季苏平
图文编辑:爆兔泉
封面设计:山花少女
新浪微博: @极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