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文丨燕博士
最近这段时间,估计大家都关注到了一个热点,那就是国内不少地方出现了韩国游客一窝蜂涌来旅游的身影。尤其是魔都上海和湖北,吸引了大量的韩国人,他们组团过来打卡,已经成为社交网络一景。
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不少韩国网红来打卡之后,在国内又进行了一轮传播,在韩国又掀起一波对于中国的向往,形成了彼此奔赴的局面,实现了多赢。
比如,有个韩国的自媒体创作者带着父母到湖北去游览,在视频画面中,父亲面对连绵大山,不禁抚栏感慨地说:这才是大国的风景啊!妈妈接着开玩笑地说:韩国的山太小了!再比如,很多韩国游客在上海外滩、在我们熟悉的景点打卡拍照,令国人油然而生亲切感。
类似的视频,很多人已经看到了,而且国内很多自媒体也利用这种外国人视频,借机刷了一波理论。也可能因为算法之故,看了之后还会继续收到类似视频。这种视频在大大提高我们自己的自豪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新的开放的趋势可能正在出现。
这种开放不同于此前的改革开放。传统的改革开放是我们自己招商引资,通过外资发展了自己,但是现在所说的新的开放趋势,是通过这一轮主动地更大地打开国门,对更多国家进行免签入境旅游,吸引他们前来,通过实地观察,实打实地打开了更多外国人的心扉,让他们开始主动了解和传播中国,从而出现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一直步履维艰的国际传播,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
我们知道,很多外国政要对于中国充满了成见和歧视,动辄抛出反华言论,但是实际上他们从未来过中国,他们只是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拉选票之需,对想象中的中国实施了空对空导弹发射。不少民众也因为舆论宣传,对中国表现出敌意。事实证明,很多外国人来华之后,印象就彻底变了。近期最有名的一个案例是,美国汽车界传奇人物桑迪·门罗,谈自己第一次来中国来之前,被媒体宣传欺骗,以为中国“太穷了,有人饿死”,但是被朋友一再劝说来中国之后,看到现实中国,大叹“好家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外国人来华越多越好,效果也会越为彰显。他们来华旅游,不仅仅是个带来消费的问题,更大的好处在于,他们主动进行了民间的国际传播,推动了中国的国际传播进入了一个由外国人自我传播的轨道,这会真正引爆中国的能量。正如俗话所说,“自己说好不算,别人说好才算”!
这里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从外面的视角看中国可能更有传播力。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张维为教授,在今天经济不那么景气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会对他的一些表达有些抵触。但是如果想到,他当年旅居国外多年,他的《中国震撼》等著作恰恰是从外面的视角来观察中国、传播中国的典型。一个通晓中西文化的学者,能够以西方人理解的思维和西方对话,并且以中国发展为主体内容进行传播,远胜我们自己的官方机构大张旗鼓的宣传效果。张维为这种以外在的视角来研究和观察中国的做法,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水平,但是其传播力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案例,以及当下的外国人涌入中国带来巨大流量,都在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国际传播进入一个外在视角的传播轨道的时候,那可能会出现真正的优质传播力和影响力。
外国人的网红传播和其国内传统媒体传播的区别在于,他们往往更少意识形态的滤镜,更多从流量的角度来制作内容,因此更着重于从个性化视角出发,满足粉丝的信息交流、扩大视野和获取知识的需求,更多展现生活和旅游中新鲜、美好的一面,这就形成了一种公共外交,也称之为民间外交。反观传统媒体,往往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观点,在报道中国的时候,往往带着政治和文化的滤镜,对于中国的报道和宣传往往严肃且大多带有立场,能够做到中立、客观、公正,就已经算是友好的报道了。
虽然有媒体报道称,在东南亚已经出现了一群外国网红,专门赚取“东方大国”的流量,就是通过视频来表现中国的崛起和富强,从而一方面收获中国国内的流量,另一方面又收获自己本国的流量。但无论如何,这个群体的出现,以新视角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窗,会让外国人重新看待中国,以及中国的发展。很显然,这是一个新视角下中国的发展的故事。
由外国人自发自动的传播,或许正在出现神奇的效应,那就是我们一直很难破局的国际传播,正在出现一个拐点。
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困惑在于,明明我们发展得很好,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都还在批评乃至骂我们呢?他们的主流媒体经常给我们抹黑,版面和电视里充满了我们的负面新闻。这是因为,今天中美之间的竞争,更经常地表现为意识形态斗争。这种斗争的特点就是,我们做得愈好,他们批评得愈凶。
这种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还在于,在国家关系紧张的时候,主流媒体舆论的影响力实质上是扩大了、增强了。它们能够更为深入地影响其国民的文化心理,从而形成双方的对立阵营,双方民众各自站队,民族主义情绪强化了,从而有利于各自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由此观察美国的近年来的权威媒体和高端智库,他们的舆论声音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出现更多了,也更为浓厚了,从而更为广泛地发动了民众的对立情绪,也就慢慢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官方的立场,导致了民间情绪的对立,对华友好的声音就慢慢淡化了、消失了。其实这种主流媒体舆论和民众情绪的互动,在国内也在出现。主流舆论和大众情绪,从来都是互动的。
中国从以前的“挨打”到今天的“挨骂”,背后是发展崛起过程中的一个大国博弈现象,这也是国家对于国际传播更为重视的原因。但是很显然,当下的国际传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从现实看,更多的国际传播是原先从事国内宣传工作的队伍,转而做起了国际传播,但是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宣传手法和思维模式。同时,还有来自官方发言人、驻外使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在重要场合的对外喊话和对外传播。
在今天中美和中西方出现意识形态壁垒的形势下,官方话语很容易被理解为意识形态喊话,而遭到对方的抵触。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是官方愈是隆重的舞台和讲台,愈是被视作意识形态主要战场,从而导致国际传播的效果愈是不好。就是说,在意识形态博弈激烈的今天,国际传播出现悖论,愈是用力,效果愈是不好。这如同高速前进的飞机和高铁,速度愈快,看不见的阻力愈大。因此,国际传播需要巧实力、巧能力,需要创新思路。
同时,国外的受众,恰恰对于来自官方的宣传抱着极大地警惕和抵触。他们不光对于来自遥远的东方大国,尤其是意识形态对手的宣传带有抵触,他们面对自己国家的宣传,也常常带有抵触心理。这是他们的受众心理,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的重视。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公共外交、民间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或许会成为国际传播破题的重要方向。
所谓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就是在官方的外交和传播之外,由来自民间的力量来进行传播,这包括智库、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文化使者和普通游客。
我们近年来可能对于智库和学者的外交更为重视一些,这就是所谓的“二轨外交”,但是即便他们的传播会较官方优越,由于他们是半官方的身份,也可能会被西方视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的播火者。今天,我们会发现游客的民间外交,越来越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是源于一个传播原理。大众传播、社交圈层传播和口碑传播这几种传播中,其效果是逐步增强的。这几种传播形式,对应的媒体分别是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台)、新媒体如微信以及熟人交流。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很显然,通过传统的官方传播、大众传播,效果是大打折扣的。传统媒体时代广告主所说的,“我知道一半的钱是打了水漂,但是不知道是哪里打了水漂”,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国际传播,那就是官方大张旗鼓的传播,不少地方打了水漂。
这个口碑传播的原理,可以用城市传播来解释。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一个新阶段,城市化速度慢下来,由此进入了一个优化存量、挖掘存量潜力的阶段,各个城市进行了网红城市的竞赛。更由于疫情三年后,经济和就业的不景气,各个城市寄望于旅游带动发展,当然现在慢慢会发现,这个赛道对于城市发展效果不大。但是复盘网红城市的爆发过程,给我们一个启示,是算法、流量和游客等外在因素将城市引爆为网红城市,而并非是城市官方宣传将城市引爆。即便官方宣传起到效果,但是在其中作用也是小部分的。外来的游客能够带来巨大流量,在于他们是通过社交传播、口碑传播认识了这个城市,从而增强了信任感和新奇感,从而放下负担,带上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这种社交和口碑效应会出现滚雪球效应。
因此,我们用城市传播原理来反观国际传播,或许会发现,外来的因素一旦加入中国的国际传播,会因为他们的社交传播和口碑传播,由此会带来一个国际传播的倍增效应。
所以可以说,中国主动地打开国门,给与更多国家以免签待遇,或许是一个神来之笔,正在出现一个神奇的传播效应。而这种传播效应应该只是众多积极效应中的一种。更长远地说,持续深入地改革开放,更高水平地推进改革开放,能够带来更多的积极效应。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2024年回顾:网络舆情的“两个战场”和全球视野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
极端言论为何频发?源于网络治理导致的“意外后果”
关于近日国企舆情的一个重要教训
草根郭有才爆红背后:算法在重构中国社会
耶伦老太斜挎着包就下了飞机!难破的美国“阳谋”
央视意外引爆的这个舆情,或将产生三个后果
短短时间,两场大型网络闹剧就偃旗息鼓了
空洞无物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刷屏?
对圣诞节的舆情分析和三点建议
农夫山泉危机:大众传播的成功导致了“双刃剑”效应
马云的动向和社会风险研判
如何评价“阿里献血事件”的媒体通报?
周口特聘教授楼顶抛撒公开信事件:消失的真相!
如何看待眼下的各种社会“退守现象”?
如何看待河南村民抢东西:“两个河南”现象
对于近日两起新闻事件的舆情分析
最近两起事件的发声通报都严重不合格
解读“北极鲶鱼”的舆情通报:一份打70分的结果
南阳迷笛音乐节“失窃”舆情的分析和应对建议
西安交大“不便透露”背后的舆情风险
如何看待刀郎《罗刹海市》和中国当下的社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