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季体能训练营
壹季体能训练营即综合体能健身;相对于传统的健美训练,更接近于自然的健身,在有效时间内更利于身体全面的锻炼,多样式的有氧无氧穿插式训练,对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爆发力有显著改善,这种锻炼方法出来的肌体适合更广泛的为其它运动提供素质训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交通广播  ·  51岁何炅上热搜!网友:不敢信…… ·  17 小时前  
陕西交通广播  ·  51岁何炅上热搜!网友:不敢信…… ·  17 小时前  
龙视新闻在线  ·  只需每天坚持10分钟!什么“长寿运动”,比散 ... ·  2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只需每天坚持10分钟!什么“长寿运动”,比散 ... ·  2 天前  
潮沈阳  ·  铁西滑翔全民健身中心闭馆通知 ·  2 天前  
潮沈阳  ·  铁西滑翔全民健身中心闭馆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季体能训练营

这部奥运会开幕式都致敬的电影,开场一分钟便让你热血沸腾,忍不住为梦狂奔

壹季体能训练营  · 公众号  · 健身  · 2017-11-14 16:58

正文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乐队演奏席上

出现了一张全世界观众都颇为熟悉的面孔

Mr. Bean 化身键盘手

带着那副特有的痴呆表情

漫不经心 重复按着一个键

无聊至极 打了个盹儿 做了个梦:


在海边 在漫长的滩涂

一群身着白色运动衣的年轻人在奔跑

镜头掠过那些脸庞

或欢喜 或严肃

但都步伐坚毅 满怀希望

健步如飞 仿佛永无止息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这幕被憨豆先生恶搞的场景

取自 1981年英国电影《烈火战车》

是影片首尾呼应的经典镜头


奥运会 唤起人们

重拾这部 运动题材的经典电影

从此只要耳边响起那熟悉的旋律

每一个热爱跑步的人

便涌起一股冲动

忍不住拔足长奔

为着各自心中的梦


请输入标题     bcdef

【 烈火战车 Chariots of Fire

导演: 休·赫德森

编剧: 科林·韦兰

主演: 本·克劳斯 / 奈杰尔·哈弗斯 / 尼古拉斯·法瑞尔 / 伊安·霍姆 / 伊安·查里森 / 约翰·吉尔古德 /

林赛·安德森

类型: 剧情 / 历史 / 运动

地区: 英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1981-03-30(英国) / 1981-06-04(荷兰)

片长: 124分钟


获奖情况:

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提名)

第34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让我们颂扬那些著名的伟人和我们的历代祖先,他们在世时备受推崇,是当代的荣耀。”


英国奥运田径健儿的励志故事


哈罗德·亚伯拉罕

Harlord Abrahams




我赛跑不是为了要输。我要和他们正面交锋,各个击破,让他们一败涂地。





哈罗德·亚伯拉罕,他有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名字。1919年进入 英国剑桥大学凯斯学院攻读法律系之初,他便遭遇了服务生领班的冷嘲热讽:“你姓亚伯拉罕,恐怕进不了唱诗班。”

哈罗德的父亲是来自立陶宛的犹太人金融家,全心全意将孩子们配养为真正的英国人。哈罗德的哥哥是医生,自己也进入全国最优秀的大学,可犹太人的身份时常让他感受到痛苦、无助和愤怒。

年轻气盛的他,拼命想要证明自己,将天赋作为对抗身份歧视的利剑:在合唱团中大放异彩,在环校挑战赛上一战成名,之后更加刻苦训练,在各类赛跑中崭露头角,逐渐知名于各大报刊。

但在1923年伦敦的比赛中,他遭遇了第一次失败,输给了来自苏格兰的艾利克·里德。也是这次失败,成为他突破自我、成长的转折。


亚伯拉罕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田径百米赛跑中夺冠,收获了幸福的婚姻,成为英国人敬仰的奥运元老,于1978年逝世。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艾利克·里德

Eric Liddell




我相信上帝赋予了我一项任务,但他也赐我健步如飞的本钱,我飞奔时,感受到他的喜悦。





他生于中国天津,中文名是李爱锐,全家人都是传教士。1920-1924年回归英国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学位期间,他加入橄榄球队,被教练发掘奔跑的天赋。

在运动训练和教会布道间,虔诚信奉基督教的他试图找到一个平衡:他要为信仰而奔跑,不愧对这份天赐的才华,并把这种坚持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但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百米预选赛恰逢安息日,为了不违背自己的信仰和跑步的初心,他改为参加400米比赛,竟夺得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也赢得了其他国家选手的尊重和友谊。


奥运后艾利克回到中国,继续做传教士。他再也没有离开这片东方的土地,哪怕二战中的中国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他最终死于日本人建造的山东潍坊集中营。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忆那年轻脸庞

梦想早已写

闭上双眼,遥想当年几名年轻人,

心中满怀希望,健步如飞。

为快乐而奔跑

你几乎无法忽视影片开始,镜头中这位面带微笑、畅快奔跑的金发小伙儿安迪·林西。

他在剑桥环校挑战赛中,为亚伯拉罕陪跑;又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主动将400米比赛资格让给了艾利克·里德。

他说自己跑步是为了娱乐,队友的出众表现才是他最乐意看到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奥运跨栏项目中为英国队夺得了奖牌。


对于将跑步作为爱好的大多数人来说,感受这项运动,顺便收获友谊,或许才是实在的目的。

安迪的微笑,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你我奔跑时的模样—— 所有的快乐,都来得那么纯粹真实。


为超越自我而奔跑

是什么将哈罗德·亚伯拉罕推向奥运之巅?

是爱情和伯乐。


没有遇见希碧儿的哈罗德就像一座冷酷的冰山,在别人眼中一心求胜,不解风情。

从爱上演员希碧儿开始,他逐渐摆脱了身为犹太人的阴影,更加阳光。

两人第一次约会,面对服务生端上来的一盘猪脚,他竟没有如从前咄咄逼人,而是开怀一笑。

希碧儿一直支持哈罗德的跑步事业,也是她在哈罗德失意时,告诉他:失败不必如丧考妣,你要继续奔跑,在下一次争取胜利;不奔跑,就赢不了。


没有遇见山姆·穆沙比尼的哈罗德,就像一颗尖锐的钉子,一身戾气、充满敌意,跑步对他而言只意味着打败别人。

他主动找到教练穆沙比尼,急切地想要成为最出色的短跑选手,却被拒绝了。直到 他与艾利克第一次交手不幸落败,一蹶不振,穆沙比尼又主动找到他,开始了专业系统的训练。

哈罗德的奥运夺冠,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胜利。

这位引起剑桥强烈不满、被列上“黑名单”的小老头,不能亲临奥运赛场,在小房间窗口望着英国国旗冉冉升起,激动地打破了自己的帽子,说了一句“My Son”。

证明自我的路途充满艰辛,哈罗德在每一次失败中成长,终于完成了自我的超越。他不再是一个冷酷无情、急功近利的跑者,他内心敏感炽热,在乎真正值得在乎的事——他成为了“英国之光”。


你也有一颗不服输的心?那么参加马拉松或越野赛一定是你跑步的目标。

一次次超越自己的体能极限,刷新成绩,享受胜利的呐喊。因为有了奔跑,你证明了自己,收获了更精彩的人生。


为了信仰而奔跑

提起艾利克,连哈罗德都感慨地说:“我从未看过求生意志如此旺盛的跑者,他跑起来像野兽一般,让我望之丧胆。”

哈罗德张扬,艾利克内敛。他不因天赋骄纵,他以上帝之名奔跑。


当他在苏格兰对法国的比赛中摔倒却迎头赶上、大获全胜,被狂喜的观众雨中簇拥欢呼,淡定地说:

我希望能给你们一些更持久的东西,但我只能指引方向。 我没有比赛获胜的秘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那么坚持到底的力量来自何处?来自内心。

来自内心。From within.

这个为信仰而奔跑的跑者,身上体现出更多人性的光芒:哈罗德获胜,他在台下欢呼雀跃,冲上跑道为其祝贺;自己赛前热身时,友好地同每一位对手握手加油——他赢得了美国运动员的称赞:“敬人者,人恒敬之。”

奥运赛场上,艾利克一路遥遥领先,冲破终点时,他带着近乎疯狂的神情,金色的头发随风律动,周身仿佛散发出光芒,速度对他而言,只是生命力的延伸。


哈罗德和艾利克身上都体现出体育精神,一个属于现世需求,一个趋向精神追求。但他们都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