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18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18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读书笔记 —— 您厉害,您赚得多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18-02-25 14:25

正文

书的作者是「雪球」社交平台的创始人——方三文,主要是摘录作者的一些短文和与他人的聊天留言。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场关于投资的聊天记录」😆,所以读起来难度不大,比较轻松。形式简单,但是内容一点也不水,里面的很多观点非常有建设性,值得一读。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收获:

  • 偶尔研究自己,胜过天天研究他人;

  • 证明自己傻比证明自己牛重要得多。

由于书的内容相对碎片,不是很系统,所以就以「摘录」加「我的感悟」的形式来写好了。为了方便区分,👇 下面的内容,正文为书中摘录,灰色字体为我的理解和心得。

示例:

正文内容

我的心得

原书摘录与思考

投资者只能在自己确信的判断上赚到钱,别人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对投资者来说都只是信息,判断得自己做。 同样的道理,一家公司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只有发自企业家的内心,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公司的战略。任何外部建议都只有信息价值,而无判断价值。

我不是太理解,一家强大的公司,为什么要到处请教山寨专家,询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对此,善意的理解是:这只是公关行为。如果是这样,只是一帮“山寨”专家被忽悠了而已,后果并不严重。但如果企业家真按照这些专家的建议行事,那这家公司危矣。

这也是为什么,赚钱的基金很多,赚钱的投资者却很少的原因。能否赚钱,最终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判断,而不仅仅是工具。

首先,作为曾经靠码字为生的人,我认为跟帖比主帖更有价值,聊天比发文章更有价值。发文章的主要价值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牛,聊天的主要价值却在于发现自己有多傻。因为在投资方面,发现自己傻比证明自己牛的价值大10000倍!

陪聊、陪“赌”都是不错的人生体验。当然,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主要是大家忘了有价值的是发现自己傻,转而去证明自己牛。这就麻烦了。

在股市上,整体而言,你可以做以下三件事情:

  1. 琢磨别人

  2. 琢磨公司

  3. 琢磨自己

以我多年的“赌博”经验,琢磨2和3的人很多是赚钱的,琢磨1的人很少有赚钱的。

研究明白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明白、什么不明白,是开始赚钱的第一步。很多长期亏损的投资者,其实就是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
搞懂了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的投资不动脑的指数基金,收益反而提高。

好投资的逻辑

  • 找到好公司(靠长期积累的眼光);

  • 碰到合适的买入时机(靠运气和耐心);

  • 持有(靠对公司的理解和对市场波动的理解)。

这段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只是知易行难,真正能够实践的寥寥无几。

认识自己

琢磨自己难倒不难,主要是需要勇气,因为琢磨来琢磨去,自己就是个资质平庸、见识匮乏,对大多数事情一无所知的人啊。 不过别急,等你琢磨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就已经离赚钱不远了。

真正能琢磨清自己的人,不会离赚钱太远。当然,最常见的情况还是一边说我已经琢磨清自己了,一边说我知道北京的房价肯定还要涨。

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本质上是对商业的研究,对人的知识量、逻辑能力、思维方式的独特性有极高的要求。

(一位投资者,由于一笔正确的投资,获利上百万,却因此导致了过度自信而亏损连连的故事)得到的教训就是: (1)飞来横财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在股市里被莫名来的快钱砸到,一定要警惕自己因此而产生的心态变化和自我膨胀。(2)财务自由一生实现一次就好了,得到了要珍惜,可以考虑收起“赌性”,危墙之下“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不干也罢。不然,不小心被迫第二次实现财务自由就尴尬了,经历过的人表示过程很苦涩……

@伯阳:严重认同, 新手赚钱绝不是运气,而是他的敬畏心和不熟不做的策略都更接近于投资的大道,只是自己被蒙蔽了 。投资就是做减法,剥离杂草,回归最原始的本质。

影响投资业绩的三个层次 影响投资业绩的三个层次如下:  1. 常识 宏观上判断经济、行业、产品、服务、管理的一般情况。比如哪家商店生意好、哪类产品卖得好、哪类产品和服务在替代哪类产品和服务。  2. 知识 信息收集、数据统计、逻辑推理、概率测算。用于判断企业运营和市场运营的微观情况。要接受系统教育或者进行系统学习才能掌握。致命的问题是,学了这个容易忘掉层次1。
3. 人性 如何判断自己与世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的判断与别人的判断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大家都在卖,你却要买;比如买入以后继续下跌,卖出以后继续上涨。亏钱的,都是只看到层次2、忘了层次1的。生存下来的都是没有忘记层次1的。交易所前看自行车的老大爷能赚钱,就是这个原因。挣大钱的都是在三个方面有过人天分的。

对于投资而言,在了解人性之前,恢复常识更重要。亏钱的原因,通常是学了点知识,忘了常识。

其实,拿不住股票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怕跌,也不是心态不好,而是不理解公司。

@ 攸而后宁:我在一个公司干了8年,其间我所在的公司股票涨了8倍,而我早早就卖出了,我老板比我卖得还早。所以不要相信所谓的内部人士,啥核心投资岗位,公司高管自己都看不清。

@ 风云21:巴菲特说: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很少有成功的案例,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购买价廉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公道的价格投资一些物美的公司。 @ 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是很有道理的,大部分人,大部分公司,只能成功一次。

@ 呆若笨鸡:低收益预期,我认为确实是成功的关键,因为预期低,所以可以从安全与保守的角度出发,但现实往往很奇妙,预期低不一定收益就低,看问题要全面。 @ 不明真相的群众:是的,低预期往往最后获得了高收益,高收益预期往往结果亏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债券、抗通胀资产的仓位确实有可能降低回报, 但它有效地平抑了波动, 甚至,它有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因为在股票被极度低估的时候,你会有剩余的购买力。

投资理念部分

之所以发两只基金,是因为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永远成立的投资方法:基于选股获取超额收益,以及基于资产配置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炒股对应前者,指数基金(包括定投)对应后者。

资产管理人的价值并不是帮投资人买了他买不到的公司,而是很有可能买了投资人本身很熟悉的公司。资产管理人的价值是帮投资人做了他不能做出的判断,承担了他不能承担的焦虑,“拿”住了他“拿”不住的公司股票。

有些管理人只是买了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甚至只是拿住现金。所以,有的投资者就不干了,「这些事情我也能做,为什么要花钱请你管理呢?」。

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时期,标榜自己「节奏慢」或者「机会多」。所以真相可能是:任何时候机会都一样多,或者说都一样少。 真正变化的是人的视角和体验,往回看,机会都很多;往前看,机会都很少。

投资成功与否很可能取决于你思考和行动的比例。想得越多,动得越少,你越有可能赚钱。也就是说,你认为机会很少,但你可能会赚得很多;你认为机会很多,但你可能会赚得很少,甚至会亏掉自己的本金。

@ 方舟88:确定性越高,风险越小,应该下注越大,凯利公式的下注比例为2乘以概率减1,如果概率是50%,下注比例为0。

@ atm012:代客理财、做基金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注定无法满足客户的预期!

「预期」是个神奇的逻辑,有的时候预期低了,反而收益高,预期太高,反而赔的一塌糊涂。

不要抱怨“赌徒”,可以说,“赌徒”是资本市场上最高尚的人,用自己的血汗钱提供了流动性,使资本市场有了定价功能。如果市场上只有投资者,那么市场根本无法运行,因为流动性会枯竭。

过去的所有经验都证明,在中国,凡是开放的行业就搞得好,封闭的行业就搞不好,资本市场我认为也逃不开这个规律。

资本市场的彻底开放除了发审制度改革外,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走出去,国内的钱可以自由地出去投资,国内的公司可以自由地出去上市;另一个是放进来,国外的钱可以自由地进来投资,国外的公司可以自由地到A股市场来上市。

@ 黄建平:投资吸引力取决于利率和股市市盈率谁高,当社会实际利率为10%时,股市市盈率需低于利率才有吸引力,而分红是利润的一部分,股票是长期债券,利润才是股票债券的债息,严格地说,只有在公司边际投资收益率低于利率时才有必要分红,分红不能代表收益,因此吸引力与分红率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联。

@ 业余的赌徒:请教一下方丈,香港的综合性公司一般要打折,如复星国际、北京控股、光大控股等,意思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价值加起来一般远高于集团公司市值,看似是集团不够进取。我一直没明白,集团懒一点儿有什么问题,下面的企业干活儿不就行了?  @ 不明真相的群众:投资控股类的公司有一定折价是合理的。投资就是要尽量减少不确定性。我们投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治理架构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了,如果是一家投资控股类公司,它再去投资别的公司,那么就等于多加了一重不确定性。

投资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比如, 股市波动不确定,而指数基金长期定投则把确定性的比例提高。

@ 大道小岛:要怎么确定自己是否具备看懂某个公司的能力?或者说怎样才算有能力看懂某个公司? @ 不明真相的群众:如果一个公司你买入的时候一点儿不犹豫,并且跌50%你也不会想卖,那么你就看懂这个公司了。

这方面要学习Google,Google算得上是互联网公司里的并购大王,其并购有两个特点:一是都有专业的团队论证并购的合理性和价值,尊重专业性;二是对并购来的公司都不急于做管理上的整合,基本还是保持独立公司的管理模式,只是在渠道和文化上有所谓的整合。这样就能保证被并购的公司依然保持其活力。

对于每一次资产价格波动,根本没有必要去找一个复杂、具体、创新的解释,因为这事本来就没什么创新空间啊。

波动的本质是周期的力量,其实,历史上每次衰退和经济危机,看起来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其实本质都是周期的影响。以 2007 年金融危机来说,就是没有次贷,也会有其他工具引发危机,因为本质问题在于周期所引发的债务和预期的变化。在周期顶峰,大家预期高涨,往往会做出很多「不合理」的工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18 小时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18 小时前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昨天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今年春节泼天的流量,重庆接住了!
昨天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2 天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2 天前
港剧剧透社  ·  HeHe味浓!张继聪白只玩十指紧扣
7 年前
北京小升初网  ·  致4、5年级家长的一封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