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5.55亿元,同比+0.35%;归母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31.13%;归母扣非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33.68%。其中,单三季度实现收入27.64亿元,同比+12.11%;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73.59%;归母扣非净利润6.78亿元,同比+73.25%。
三季度业绩大增主要来源于玻璃价格超预期上涨
三季度下游需求稳步复苏,公司单三季度销量同比持平略增,业绩大增来源于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估算单三季度单价同比增长约11%,叠加原燃料成本同比下滑,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11.54pct至42.61%,因股权激励、业绩绩效、维修费增加等导致管理费用率小幅上行2.6pct,净利率同比提升9.1pct 至25.67%,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创下历史单季度最高水平,主要系三季度玻璃价格超预期上涨,据中国玻璃信息网,三季度平板玻璃均价为1749元/吨,同比上涨12%,玻璃价格从7月1日的1507元/吨上升至9月30日的1903元/吨,价格超预期上涨主要系下游需求集中恢复、上半年较多产线冷修导致供给收缩和纯碱价格上行。
目前玻璃价格高位运行,四季度公司盈利情况或将有较好表现
据中国玻璃信息网,截至2020年10月23日,全国玻璃均价为1917元/吨,处于近几年最高点,同比去年上涨252元/吨。目前玻璃行业处于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之中,玻璃现货市场走势良好,下游加工企业刚性需求居多,玻璃行业库存得到较好的消耗,同时7月份以来上游原料价格的上涨为玻璃价格高位企稳提供支撑(公司有一定的原材料备货、同时加大海外采购,公司实际单位成本上涨幅度小于原材料上涨幅度),因此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盈利情况或将有较好表现。
一体两翼重启扩张,打造新增长极
继进入电子玻璃、药用玻璃领域后,报告期内公司进入光伏玻璃领域,打造新增长极;公司通过打造高端化产品,有助于熨平地产周期波动,通过发挥公司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1)公司适时进入光伏玻璃领域,打造新增长点。2020年9月25日公告拟在湖南资兴投资建设1200t/d光伏组件高透基板材料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10.27亿元,包含1条1200t/d一窑六线高透基片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组件高透基板材料加工线,建设周期一年;2020年10月29日公告拟在绍兴投资建设1200t/d光伏高透背板材料及深加工项目,包含一条1200t/d高透背板材料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预计总投资13.73亿元左右,预计建设周期一年。公司适时进入光伏玻璃领域,可以抓住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打造新的增长极;同时进一步丰富高端产品品类,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2)公司2020年10月29日公告拟在绍兴投资建设两条25t/d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及制瓶生产线,预计总投资4.7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一年。公司在建的100吨/天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素管及深加工项目预计年底点火,中硼硅药玻门槛高,公司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未来空间较大。
持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保障中长期发展
为配合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推出中长期发展计划,拟于2019年至2024年滚动实施6期员工持股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发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包括公司主任级以上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他重要员工不超过510人,规模不超过2452万股(占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17%),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回购的股份,员工购买价格为3.78元/股。业绩考核条件是以2016-2018年营业收入平均值为基数,2020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均不低于10%,且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同行业对标企业80分位值水平。持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实现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共享,提升骨干员工积极性,实现公司高素质人才的中长期激励与约束,确保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长期来看,公司凭借浮法玻璃规模优势、优秀管队和机制、技术储备,发力产业链一体化、产品高端化,将持续加深公司护城河;中期来看,公司进入新一轮产能和产品扩张周期,未来3-5年内生增速有望显著提升。目前玻璃价格位于近几年高位,四季度盈利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74、0.85、0.92元/股,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12.3、10.7和10.0倍,我们维持公司合理价值10.95元/股的判断,对应2021年约13x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浮法玻璃行业景气度低预期,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和高端产品化进度低预期,玻璃行业政策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