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第二季火热开播,剧中AI机器人对人类的统治反击在即。既然AI这么聪明,会不会取代人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打开音频,跟随处座的脑洞一起探索吧。
为了方便没有流量的小伙伴,这次处座使用【讯飞听见】转译了音频的文字,你是否能挑得出AI的错误呢?
(请在WIFI环境下点击播放)
大家好,处座今天跟大家想聊的一个话题是AI是否会取代人类,一直都觉得这样的话题比较适合某个AI公司的技术大咖或者学术大牛去说,或者还有一类就是科幻电影创作人员去讨论。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很难去看到AI发展的全貌,或者也无法看到AI发展的极限会在什么地方,所以也就无法去预测去回答AI是否会取代人类这么现实而又科幻的话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一看,就是我们是如何理解这样的问题的。
首先这个问题里面包含的第一个元素是AI。人工智能通常会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说现在很多女生喜欢在拍完照片之后,使用美图秀秀自动的去修一修自己的照片,然后再发出去。这就是一个
弱人工智能
很典型的应用。有一部分人认为,我们人类并不能真正地造出具有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也当然这样的机器更不会具备有知觉或者自我意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AI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较为复杂的问题也能够被解决。比如说科大讯飞的翻译笔能够把不同语言之间做进行翻译,还有一些财经日报那可能是通过也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去完成的,更近的还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这可能勉强归结为
强人工智能
。那么
超人工智能
长什么样,其实处座也没有见过。如果是长成新垣结衣或者彭于晏的样子,我估计很多帅哥美女们都希望人类早点被AI取代了。在这个问题中另外一个关键的元素是人类。其实在生物学中,人被划分在哺乳纲灵长目中;在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
那么,作为人类我们面临的三个约束。第一个约束,人类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我们每一个都是人类的一员。我们的地球有如此多的局限,所以我们该如何找到一个赖以生存的方式或职业。
第二个约束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人类中唯一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一旦隔绝就是灭亡。所以如何找到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他们达成合作产生联系,并从中享受益处。第三个约束就是人类有男女两性构成,如何进行自我调整,理解两性的存在,以及依赖于两性的人类反应。
因此,有这三个约束,所以AI取代人类,就要从三个角度去考虑:人类的作为生产力的角度,第二个是社会角度,即人和人之间产生的链接,第三个就是人类社会的反应,也就是两性的关系角度。
如果我们把AI的发展和人类的三个约束放在一个坐标系中去考虑,纵轴表示AI技术的发展,在这个纵轴方向上约束的是科学技术的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所能够实现的AI的智能程度会越来越高,那么横轴就是表示不同的约束,比如说从最低级的职业,劳动力,再接下去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第三个是人类的繁衍,在横轴上约束人类的,可能会是法律。
那么接下去我们就可以从三个问题去思考,AI是否取代人类。第一从职业角度,AI作为劳动力会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类?第二是从社会的角度,AI如何参与或者渗透到人类之间的链接中。第三个角度是繁衍,AI是否会参与或推动人类良性的繁衍?
第一个问题,作为劳动力的人类在多大程度上会被AI去代表?
首先AI作为更高效率的劳动力,取代了一部分原本由人类提供的劳动力,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售票员被一些售票的APP所取代,京东的无人仓库取代了拣货员,快递小哥哥也许不久后就会被无人机取代;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天网摄像头比保安大叔能够更好的去记录追踪危险因素;或者一些网站上的内容,审核工作人人员也逐渐被依赖计算机识别的模型而取代;科大讯飞的那只带着总理加持的翻译更是让翻译人员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小的压力,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已经充分表明了AI取代人类司机的潜力。(当然如果以后闯红灯变个线,AI能帮忙背个锅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其次,任何提供更高效率的劳动力对人类总体而言都是有益的,关键在于人类会不会把决策权交给更高效率的劳动力,AI如果会,又会是在什么情况下?
举个例子,虽然去看电影不再需要售票员,一旦决定看什么电影的还是我们本身,而不是那台售票机。除非我们愿意交出决定看什么电影的决策权,比如交给推荐算法去决定。那么假使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人类所有的职业都被AI取代了,那是不是人类就完蛋了呢?我想并不见得,处座认为那个时候大概人类已经一定实现了共产主义,或者人类已经离开了这个星球,在宇宙中其他什么地方重新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类文明了。那么问题来了,整天无所事事的人类干什么?呢当然是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嗨了。
接下去我们就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AI是如何参与或者渗透到人类的联系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其他人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可能是朋友关系,可能是夫妻关系,或者仅仅就是同乘一辆地铁的陌生人。我们假使用链接来表示所有的这些关系。那么在人类链接的这张大网中,AI如何参与人类的链接?处座认为AI参与到人类链接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公益的形式参与进来,比如说微信、推特、Facebook,另一种是作为助手的形式参与到人类链接之中,比如说智能音响、智能客服等,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AI作为助手的形式参与到人类的链接之中。
比如说智能客服,事实上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已经让客户满意去区分,当我再询问一个问题的时候,回答我的到底是客户经理本人还是说客户经理的智能机器人?那么推而广之,如果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智能问答的机器人,那么我到底是在跟真实的人类沟通,还是在跟他的AI交换意见,我想这就是AI渗透进内链接最好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当然了,好多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问答机器人,这里是科学技术限制,目前AI还无法取代人类在现场的链接,那么线下的链接就更加要无期了。所以在人的链接这个方面,人类还不用担心AI取代人类。但也值得我们思考的是,AI之间是否会形成AI之间的链接。
最后一个问题,AI是否会参与到人类的良性繁衍。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但是很少被讨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个曾经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克隆人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随着克隆技术的逐渐成熟,克隆人在技术上是可以被实现的。那么为什么一直没有被普及?我想这里面存在法律的约束和伦理的争议。那么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推断出,在人类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或者没有形成一套与AI相处的伦理纲常时,AI几乎没有可能参与或推动人类的两性繁衍。人类自然不会被AI取代。退一步讲,AI是否具备参与人类繁衍的能力,从目前的技术进展上来看,较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还不具备实现的可能。
所以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A是否会取代人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作为劳动力能够越来越多地取代掉人类,这个趋势无法阻挡,人类唯有适宜改变。第二个,在人的链接方面去看,AI还是具有完全替代的那个能力。第三,关于人类的繁衍,这个事情跟AI关系不大,因为人类本身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所以最后我想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个电影片段。这个电影是《美国狙击手》里面的一个片段,描述的是这个狙击手在面对一个小孩拿起迫击炮对准美国的装甲车的时候,这个狙击手给了这个小孩大概3到5秒的时间去犹豫。那么其中我们去考虑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那个狙击手不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个基于计算机识别技术的AI,AI会愿意给这个小孩多长时间去犹豫?
那么我想,如果你要问处座,AI是否会取代人类?处座的答案很简单:
不会。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着AI所不具有的感情,所以AI还不会取代人类。
AI是否会取代人类?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把你的看法留言给处座吧。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打赏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