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号收藏
壹号收藏公众微信,将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快的投资收藏资讯。我们将不定时邀请业内专家、收藏家在线和大家分享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范儿  ·  OPPO Find N5 ... ·  3 天前  
极客公园  ·  除了百万售价,华为「尊界」S800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联想称将在AI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壹号收藏

一幅曾被纳粹夺走的1.13亿名画,10年官司,这个80岁老太竟然赢了政府?

壹号收藏  · 公众号  ·  · 2019-12-30 12:01

正文

故宫出品,当属精品

一物两用:暖手宝·充电宝 两档可调

原价¥138 粉丝价¥118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说起世界名画,人人都会想到《蒙娜丽莎》。虽然达芬奇这幅作品堪称伟大,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不那么有名。真正让《蒙娜丽莎》名声大噪的,是一场偷窃案。


1911年,《蒙娜丽莎》被盗走,2年后找回,在当时引发社会狂热


而让另一位“蒙娜丽莎”闻名于世的,竟是一场官司。


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官司,背后是价值高达1.13亿的世界名画。


这是一段难以抚平的战争伤痛,也是一场关于个人与国家机器之间的角斗。


根据此真人事件改编的电影《金衣女人》,由海伦·米伦主演


这幅名画就是《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


这金碧辉煌的基调、强烈的装饰风格,神秘的个人气质,让人一下子想到了克里姆特特有的华贵金光。



事实上,这幅画的确出自克里姆特之手!


他是象征主义大师,一手创立了维也纳分离派。而他的艺术巅峰正是标志性的金色时期。他使用金色作为底纹背景,通常用金黄色的色块和图案来填满人物与画幅,打造极致华丽、纸醉金迷的梦世界。


相信你一定看到过他的知名作品《吻》。


《吻》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也是克里姆特的代表作之一。


在1907年,他花费了4年完成此作品,浓缩了他的个人风格,象征着他的创作巅峰,被誉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


而围绕着这幅画作的纷扰故事源头皆来自此画的主人公——阿黛尔·布洛赫夫人。她的丈夫费迪南德·布洛赫-鲍尔是一位犹太糖果富商。阿黛尔因美丽优雅的气质、高雅不凡的谈吐而在上流社会闻名。



可是在无限风光的富足生活下,阿黛尔并没有那么快乐。


她不仅始终无法怀上孩子,还长期被头疼症所折磨,在她的美丽之中夹杂了一丝忧郁与哀伤。



因此在丈夫费迪南德委托克里姆特为妻子作画时,这份独特的美感一下子打动了克里姆特。


而费迪南德也颇为欣赏克里姆特,成为了他的艺术赞助人,因此克里姆特又为阿黛尔创作了另一幅画作。


巧妙地捕捉下来阿黛尔哀而不伤,悲而不戚的神韵,让画中的阿黛尔更加耐人寻味。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二号》


一直未有子嗣的阿黛尔难免有些寂寞,因此格外疼爱小侄女玛丽亚。


阿黛尔一直看着她长大,将她视为己出。



可惜阿黛尔晚年身体欠佳,因病去世而未能赶上玛丽亚的婚礼。


但是她留下遗愿,让丈夫把自己生前最心爱的钻石项链当作结婚礼物送给玛丽亚。




而这项链正是阿黛尔在画中所带的那条,这是家族的传承,也是爱的连绵。



要知道阿黛尔给玛丽亚的远不止这一条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也留给了她。


但这幅名画却没有在玛丽亚手中停留太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地利惨遭纳粹侵占,无数犹太人遭受了灭顶之灾。


直至今日,当时对犹太人的迫害,依旧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身为犹太人玛丽亚也无法幸免于难,她不得不与家人分离,与丈夫逃亡到美国。


而当时所有的家族财产都被纳粹搜刮殆尽,其中也包括这幅名画。



人们曾评价纳粹首领希特勒: 不做恶魔,会做画家。


在他还未成为嗜血的独裁者前,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他的画风竟然十分清新柔和。





这样的一位“文艺青年”在二战中夺走了无数的艺术珍宝,其中就有《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


而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发起了惨绝人寰的种族清洗,让600万犹太人命丧黄泉。


直至二战结束,《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被放进了奥地利美术馆,成为了“镇馆之宝”。


在这幅金衣美人面前,观赏者们终日如织穿梭,人们赞美艺术品的瑰丽,但有人却无法忘记曾经的伤痛。



玛利亚被迫背井离乡,60多年间都不愿重返奥地利,那场血洗是她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但一场名为Restitution的运动让玛利亚尘封许久的心开始松动。


原来在1988年,奥地利修订了有关二战时期被掠财产的法律,不少犹太人开始追回自己曾经被掠夺的家产。


而阿黛尔丈夫在遗嘱上,明确表示把包括《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的5幅克里姆特画作留给侄女玛利亚。


玛利亚决定向奥地利政府要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代表,与其“作对”,任谁听了都觉得这是“以卵击石”的荒唐事,而那一年,玛利亚已经82岁。



一开始,玛利亚与奥利地政府交涉态度并不强硬。


她仅仅希望政府能够归还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作品,而允许奥地利政府继续持有肖像画作品。


可是她的请求遭到了奥地利政府嗤之以鼻的对待: 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和国家“抢东西”,怕不是老糊涂了在发神经。



玛利亚一看交涉不成,干脆直接把奥地利政府告上了法庭。


而根据奥地利当地的法律规定,官司的诉讼费用由涉及物品的价值而决定,而当时5幅画作的根据估计总价值高达1.35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哪怕画是你的,你也根本打不起这个官司。


出师不利,玛利亚无法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只能选择撤诉。



玛利亚身边的人都劝她“算了”: 你一个老太太还想赢了奥地利政府,这岂不是痴心妄想,又何必白费功夫呢。


可是当重启打开那段封闭已久的回忆,无数黑暗、可怕的往事袭来,玛利亚就偏要和强权斗一斗。


画是我家人留给我的,我凭什么不能拿回?



在2000年,玛丽亚在美国正式起诉奥地利政府。她找来了朋友的儿子兰迪·施恩伯格当自己的律师,兰迪同样是一位犹太人,当年祖父母因纳粹而死,一家人逃难至美国。


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利益的维护,也是一次民族伤痛的清算。



一个年事已高的老太,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


两个人无权无势,却与奥利地政府抗衡,所遇阻碍与困难可想而知。



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争取到美国最高法院来审理本案。


在2006年1月,他们赢了,这场近10年的官司终于落下了帷幕。


奥地利美术馆将所有5幅画作悉数归还,成为当时奥地利规模最大的一次归还纳粹劫掠艺术品的行为。


玛丽亚·阿尔特曼(中)与其律师兰迪·施恩伯格(右)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仅仅几个月后,玛利亚就把这些画送到佳士得拍卖,总计拍出3.25亿美元。


其中这幅《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一号》以1.35亿美元卖给了雅诗·兰黛之子、美国收藏家罗纳德·兰黛,至今收藏在纽约一家美术馆里。



一时间,玛利亚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个老太太果然是为了钱! 她竟然把自己国家的名画卖给美国。


可是,这些画作终究是玛利亚的私人财产,任由别人怎么说,都抵不过一句“老娘乐意”。



在这背后,究竟是为情、为恨、为利、为个人自由,大概答案只有玛利亚一人知晓, 《阿黛尔的愿望》、《窃取克里姆特》、《欧罗巴暴行》、《金衣女人》等电影都曾重现这一故事



故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