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
增速转正 第三季度GDP增长4.9%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
第三季度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4.9%
,名义同比增速5.5%;
前三季度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0.7%,
年内首次转正。
第三季度平减指数累计同比0.7%,与二季度持平。
第三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从月度数据来看,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依然向好。
三季度三大产业同比增速均较二季度继续回升。
从名义增速的角度看,第三季度一产同比增速11.5%,远超过二产的3.8%和三产的5.9%;
从实际增速的角度看,
一产同比增长3.9%,二产同比增长6.0%,三产增长4.3%,
二产依然是拉动GDP实际同比增速上升的重要力量
。
从物价角度看,二产依然处于通缩状态下,但一产的平减指数当季达到7.3%,较二季度继续上升0.9%,或将表现在CPI的食品价格下降趋势放缓当中。
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
51.4
10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1.4%,前值51.5%,市场预期51.0%。
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6.2%,前值55.9%。
综合PMI为55.3%,前值55.1%。
10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微跌0.1个百分点至51.4%,略高于预期的51.0%,仍处于2018年三季度以来高位(仅低于今年3月和9月)。
总体看,PMI预示经济延续复苏,但各行业景气度趋于分化,其中
服务业修复情况明显好于制造业和建筑业
,
需求端好于生产端
。
制造业回暖状态持续,经济恢复继续扩散。
分项看,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生产、从业人员指数微落,原材料库存指数小幅回落,
反映需求稳定恢复、生产回暖持续,服务业修复持续加速
。
外贸稳中提质态势更趋明显
截止8月,库存同比为7.9%,前值为7.4
%。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增长4.6%。
其中,出口1.62万亿元,增长7.6%;进口1.22万亿元,增长0.9%;贸易顺差4017.5亿元,增加34.9%。
按美元计价,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4159.2亿美元,增长8.4%。
其中,出口2371.8亿美元,增长11.4%;进口1787.4亿美元,增长4.7%;贸易顺差584.4亿美元,增加38.1%。
进口方面
10月增速低于预期,主要拖累因素包括2个方面:
(1)工业品需求环比9月显著回落
;
(2)能源价格继续对进口形成拖累
。
出口方面
10月增速继续走强,超出市场预期。
海外供需缺口高企,
劳动密集型、车辆等消费品出口
持续提升。
宏观事件解读
对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的解读
“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更注重
质量效益
,规划目标将更多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上。
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表述,采用定性描述,但其中仍蕴含定量目标。
建议稿说明中指出“
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
参考世行2017-2020年高收入国家标准,未来五年人均GNI增速需要3.7%左右;
假设2020年名义GDP增速为2%,则未来十五年年均名义GDP增速需要4.7%左右,低于“十三五”规划目标。
同时,建议稿也对发展环境的阐述明显增多,外部环境的严峻性要超出过往。
因此,建议稿说明中提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美国大选
关于美国大选,根据 Fox News、CNN、美联社等多家美国媒体统计,截至11月8日上午,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赢得此次大选。
虽然不排除后续仍可能出现法律争议和重新计票的波折,但从目前拜登已经领先的州计算,拜登可能会以306票:232票的较大优势赢得大选,预计这些争议难以改变最终大选结果,特朗普连任的小概率事件很难出现。
美国与主要盟国的关系将迅速修复,中美关系短期可能出现缓和,但长期的战略竞争关系将延续。
股票市场研判
10月上证指数涨0.20%,深成指涨2.55%,创业板指涨3.15%。道指跌4.61%,纳指跌2.29%,标普500指数跌2.77%。
近期美国大选基本落地,整体市场赚钱效应较好,成交额稳步回升至8000亿以上,其中
沪深300收盘价已经突破新高
,随着海外不确定性落地,后市相对乐观,建议积极布局。
投资方向
投资方向上,中长期我们坚定看好
消费医药和科技
,而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市场的主流是
边际改善较大的行业
(无论是底部反转还是景气度持续提升)。
具体而言:
(
1)拜登概念。
拜登基本确定胜选,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缓和,科技战虽然仍将持续,但边际上会有所改善。预计市场中短期可能更加关注科技和新能源方面的变化,后者还叠加高景气度持续,虽然估值偏贵,但目前来看仍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2)消费。
随着经济复苏,居民收入开始好转,可选消费和消费升级方向仍将持续,叠加双十一效应,我们看好汽车、小家电、国产化妆品等方向;
(3)受益于经济周期复
苏的低估值顺周期产业链,特别是保险、银行、交运、基建相关;
(
4)中长期我们看好的各个赛道,如果能调整到合理估值,都是我们配置的方向。
总体而言,优秀的公司及合理的估值,一直是我们选择股票的标准。
风险:
疫情反复、中美摩擦加剧、逆全球化
债券市场
全球风险偏好近期回落。
从基本面看,海外近期疫情持续升级,但冲击不及之前,对生产端的负面影响强于消费端。
国内外消费旺季即将到来,海外疫情二次爆发,国内供应优势再度凸显,短期经济供需两端依然旺盛。
当前多数宏观指标当月表现处于近两三年高位,短期内一些经济指标可能继续上行,关注后续宏观指标进一步分化;
从资金面看,持续利空因素为存单继续提价显示银行负债压力依然较大,但年末财政支出将加快,预计11月资金面较10月有所改善。
1
利率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