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为K12提供VR教育内容和方案,「格如灵」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2、乐智机器人获1500万元战略投资,将自建硬件生产基地
3、学而思网校用“AI老师”助力大凉山教育扶贫
4、江苏:举办综合高中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高一时一起上课
为K12提供VR教育内容和方案,「格如灵」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据悉,VR教育公司格如灵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道格资本。本轮资金主要用于继续优化主营产品,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格如灵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VR教育内容选择的三大准则:
不常见的现象、危险的实验、微观的世界。这三类场景,传统教材教具的教学模式,很难形象、直观展示。VR的高沉浸感和交互特性,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产生较深印象。
基于以上准则,格如灵组建了自己的教研老师团队,针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全部梳理一遍,最终选出约6千个适合VR教学的知识点,涵盖物理、生物、化学、自然等学科。
官方信息显示,格如灵课件数已达600多个,预计年底可达1000个。未来课堂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5个国家,100多家中小学校。
中小学教育有个特点,每年惯例寒暑假,格如灵认为非课堂时间也有很大挖掘价值,于是面向校外的教培机构,推出了“格灵世界”产品。
格灵世界定位于在线STEAM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基于平台提供的大量预设场景、模型库,通过图形化编程,自创作品并通过VR设备展现。例如赛车场景,学生可以先在电脑编程,设定赛车行使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避障等,然后在平台、VR设备体验作品。
虽然格如灵的课堂教育解决方案,目前都是基于VR模式,但他们认为未来的理想形态是AR模式。
乐智机器人获1500万元战略投资,将自建硬件生产基地
近日,乐智机器人宣布完成1500万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安徽德众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本次投资将用于乐智安徽太和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安徽当地市场的拓展。
据了解,乐智机器人成立于 2013 年 12 月 18 日,为 STEAM 教育综合服务商,提供空间搭建、课程内容、教具提供、师资培训、竞赛证书一体化服务。创始人范瑞峰毕业于北京大学,参与发起成立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及国际机器人创客联盟。
乐智机器人主要通过赛事树立品牌,为公立校和教育机构提供STEAM课程解决方案。其中,硬件与课程的体系化搭配是乐智机器人的优势。范瑞峰表示,创客教育的核心是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即创客教育体系,而硬件产品作为内容的载体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我们给学校提供的是以内容为核心的硬件+软件+课程的完整STEAM解决方案,目前已经为数百所中小学提供STEAM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让数十万的中小学生从科学素养教育中获益。”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未来,乐智机器人会基于生产基地,辐射当地,推出更适合C端用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将继续内容和产品的体系化搭建。
近日,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AI老师智慧教育”项目在四川省昭觉县民族小学首次启动。学而思网校结合自身在教研、技术方面的优势,专项研发了“AI老师普通话教学程序”,并为全县124个教学点配备全套电教设备。
学而思网校面向全国贫困地区发起了基础教育项目——“AI老师智慧教育”,主要响应了国家的普惠需求。此前,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广普通话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制定实施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的工作要求。
昭觉既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工作的重点县。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孩子来说,不会说普通话,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地孩子与外界交流学习时的最大障碍。
针对昭觉以彝语为主的语言环境,学而思网校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研发了“AI老师普通话教学”智能系统,特别定制了学前儿童彝汉双语学习模块,深度融合语音识别、语音测评等技术,能够实时对孩子的发音进行智能评测和纠正。
随着学而思网校“AI老师”的到来,每个贫困地区的孩子都有了普通话老师。这不仅将加速当地普通话的推广,还将有效解决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为民族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教会学生普通话只是“AI老师智慧教育”工作的第一步,让更多学生接受到优质教育是学而思网校的教育梦想。
作为好未来旗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品牌,学而思网校为6至18岁学生提供小初高全学科课外教学,采用“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直播教学模式,将自主研发的表情识别、语音识别、语音评测等AI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实现随堂测试、实时互动、语音测评、及时答疑等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在线学习的趣味性及互动性。
“在追求‘好未来’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好未来副总裁万怡挺表示,在新时代,好未来希望昭觉县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AI老师智慧教育”满足了当地学生“学好普通话”的迫切需求,并用网络支教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至昭觉县学生身边。“未来,这一项目还将向其他有需要的人群和地区开放,持续推动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