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
财金新天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城市财经
,作者
余飞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智能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双方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
广汽是广州的龙头老大,而华为是深圳的企业一哥,两座城市的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背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广州与深圳的战略合作。
广汽宣布,将在传祺、埃安和昊铂之外,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今年11月份,广汽大动作频频,先是将总部从珠江新城搬到了番禺汽车城。
2005年以来,番禺便成为广汽自主事业的发源地,广汽研究院、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在这里拔地而起,蔚然成型。现在集团总部搬迁到此,番禺还将是“全新广汽”的诞生地和大本营。
希望在保持品质、安全、用户满意度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四大改革举措,再造一个充满干劲的“新广汽”。
而且,
根据广汽透露,未来三年,广汽自主品牌将有22款全新车型密集推出,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广汽传祺将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技术的中高级SUV、MPV和轿车三大系列车型。
现在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更进一步,联手打造一个新品牌。
恰如上面所说,广汽是广州企业的大哥大。而广汽今年陷入困境,让广州经济感受到了较大压力。
广汽的危机感,也是广州的危机感,毕竟广汽对广州太重要了,如同东风集团对于武汉一样。当然,后者的重要性更大,东风不只是武汉工业的主心骨,也是整个湖北工业的强大底盘。
广州统计局披露的2023年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广州的汽车制造业总产值6470.48亿元,是广州拥有的6个千亿产业之一,而且是第一大产业。
2022年,广州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汽车制造业6470.48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3389.43亿元,石油化工制造业2087.21亿元。
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合计11947.1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9.93%。也即三大工业支柱,占广州市工业的半边天。
2022年,广州市工业总产值25574.41亿元。由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3%,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今年产能跳水,导致整个广州的GDP增速吊车尾。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149.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
22149.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80.11亿元。无论增量还是增速,在GDP十强城市中,均位列倒数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扩大范围来看,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广州这一增速依旧处于末端,位居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佛山。
广州GDP增速大幅放缓背后,主要是工业跳水所致,而
工业增加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产业下滑之故。
上半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4%。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7.4%。
在今年之前,广州的汽车产量已经连续四年增长,去年产量317.92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然而,进入2024年,产量和销量同时下滑,且丢掉了汽车第一城宝座。
生产方面,广州统计局公布的前9个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量下滑了20.8%,其中9月份下降了30.9%。
销售方面,广汽前三季度总共卖了133.5万辆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59%。
从财报可以看到,不仅本田、丰田这类合资车不行了,就连广汽埃安的销量也出现了大跳水。
广汽埃安9月份广汽埃安销量为40360辆,同比下滑21.78%,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22.67万辆,同比下滑35.4%。
可供对比的是重庆、武汉两座城市。广州、重庆、武汉都是以汽车工业作为顶梁柱的城市,也因为汽车工业的走势不同,带动了增速不同。
以重庆来说,今年经济增速表现非常亮眼,位居四大直辖市第一位,在十强城市中,增速与苏州并列第一。
增速冒尖背后,是其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业增速强劲之故。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8位;其中,7、8、9月份同比分别增长6.9%、8.5%和6.5%,均高于全国速度。
重庆统计局明确指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汽车与化工产业。前三季度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到25.9%,化工产业增速16.8%。
从重庆的汽车产量走势,也能直观看出重庆汽车工业的恢复情况。
2017年受全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发展影响,作为燃油车时代的霸主重庆,汽车产量跳水式下滑。
不过好在重庆很快反应过来,抓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最终稳定住了产量,并一路上升。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1.79万辆,时隔多年后重回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03万辆,约占全市汽车产量的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有了质的飞跃。
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更是反超广州,夺回“汽车第一城”的宝座。
重庆汽车工业恢复,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所致。因为从数据来看,重庆的燃油车仍在下降。
重庆统计局披露,前三季度燃油车114.03万辆,下降15.4%。而新能源汽车产量59.43万台,增长了1.3倍。
而作为重庆最大的车企,与华为牵手,其产生的化学反应,让重庆未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第一,华为凭借多年的超大规模资金的研发投入,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心中的标杆科创企业。
第二,自特朗普掀起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华为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中国情结。
第三,这一点最重要,华为虽然不生产车,但拥有生产智能汽车“神经系统”的领先技术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距离广州更近的深圳,没有率先助攻广州,反倒是助攻了重庆,这岂能不让广州着急。
华为除了支持重庆,打造了问界品牌外,还与芜湖的奇瑞合作打造智界,与北京的北汽合作打造享界,与合肥的江淮合作打造尊界。
11月25日,在华为发布会上,尊界S800正式发布,预售价100万-150万元,意向金2万元。
来源:华为商城
华为是广东企业,为何没有先支持广州,而是去支持重庆、合肥、芜湖、北京?
广州车企以合资车商为主,主要是日系车,华为很难跟他们合作。日本显然跟美国站在一起,对华为围追堵截。
重庆车企比较多,其中有央企(比如长安汽车),有民企(比如赛力斯),这些企业跟华为合作起来都比较主动,没有什么障碍。
可以知晓的是,拥有华为和比亚迪两个头部新能源重企的深圳,已经坐稳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宝座。
而在华为、比亚迪带动下的重庆、西安、合肥、长沙等城市,迎来了新一轮城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在所有的产业争夺中,汽车产业最具吸引力,因为它足以改变城运。
当年一汽落户长春,让长春在东北到处都是直辖市的年代里,也获得了直辖市的头衔。后来由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东北所有的直辖市都撤了。
二汽诞生于中苏关系破裂开启三线建设时代,落户在大山深处的湖北十堰。十堰当时还只是一个近百户居民的小镇,如今七普时期拥有320.9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