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6 岁男孩喉咙长「菜花」,做了 17 ... ·  2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分析方法开发中的效率与成本设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4类常见的雾化药物,哪几种做“搭子”效果更好?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9 16:11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每天学个热搜药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临床常见的雾化吸入药物有哪些?

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 β 2 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雾化吸入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有 布地奈德 丙酸倍氯米松 丙酸氟替卡松

短效β 2 受体激动剂(SABA):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SABA有特布他林和 沙丁胺醇 。虽然此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受体亚型选择性,但是过量或不恰当使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 国内上市的SAMA雾化制剂仅有 异丙托溴铵 及其复方制剂。

黏液溶解剂: 国内上市的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制剂仅有 乙酰半胱氨酸

临床合理用药策略

药物经雾化吸入后可产生局部及全身作用,理想的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在肺部和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的副反应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一长”的特点,即在气道黏膜表面停留时间短、血浆半衰期短和局部组织滞留时间长 [1]

常见雾化吸入ICS和支气管舒张剂的临床应用及推荐给药方案 图源: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


常用雾化联合方案

地塞米松 庆大霉素 、α-糜蛋白酶通常被称为“呼三联”,目前仍有部分医院使用,指南提出对于这种现状,必须予以重视和规范。

地塞米松: 无雾化剂型,该药进入体内后不良反应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也短,疗效相对也较差。故不适合雾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