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业专利观察
聚焦和分享全球各领域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理念、经验与策略,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战术应对。有原创,有转载,有海外经验,有中国实践。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独角兽500强……,统统都到碗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京东搅局送外卖 餐饮商家担忧再引价格战 ·  22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化纤边角料制成被芯?苏州通报! ·  昨天  
爱平度  ·  3月1日起,开始退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企业专利观察

一场“闹剧”的终结:上市公司宣布与中科院解除6000万专利许可合约

企业专利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8-27 23:59

正文

作者:黄莺




2024年8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代码:603281,简称“江瀚新材”)发布《 关于解除专利权转让合同的公告 》。
公告显示,2024年2月29日, 江瀚新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简称“化学所”)签订了 《专利权转让合同》,双方约定以 6,000万元 人民币购买《一种用于加成型硅橡胶的含硼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等 四件发明专利的专利权
当时 在签订 合同时, 江瀚新材 与化学所 江瀚新材 应用标的技术生产产 品的销售有过安排。 并称 该安排是 江瀚新材 评估该交易能否在 预期时间内收回投资的重要前提
但目前 在确认前述销售安排 已无法实现后 江瀚新材 认为该交易的可行性发生了变化, 无法确保在预期时间内收回投资,遂向化学所 提出解除《专利权转让合同》, 并经协商一 致在 2024 8 26 日签订《解除协议》。
至此,一场备受争议的巨额专利许可“闹剧”,就此终结。
01
疑点重重:中科院四件专利许可6000万
回顾这起事件,如果不仔细品味,就很难发现中科院将4件专利作价6000万转让给上市公司的消息,是如何从外表来看是一个好事,进而变成疑点重重的。
企业专利观察(PRIP)在今年3月25日和3月31日的接连两篇文章《 中科院6000万卖出4件专利的“运营”思考 》、《 "中科院4件专利卖出6000万"的后续,上市公司回应了 》中,对这笔交易的蹊跷之处,进行了跟踪连续报道。
主要质疑点有两方面, 一是 专利交易单价很高,是否符合常规评估; 二是 上市公司买专利的目的还不太明确。
首先 ,对于第一点,4件专利6000万, 意味着每件专利的售价高达 1,500万 。但是从中科院系统对外公布的一些专利许可结果来比,单个专利的转让价格在 10万元 114万元 不等。
此外,从美国专利交易的价格来看, 美国 专利防御组织 AST (Allied Security Trust,安全信托联盟)的报告显示, 其每批的平均收购价格为86,778美元。而美国知名的几笔大型专利交易收购,平均下来每件专利约为50万美元,这已经是很高的了。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 江瀚新材以每件平均1500万元收购中科院的专利,但是其又表示如果没有充足合理的解释,恐怕很多人都会发出类似的质疑。
其次 ,本案之所以会引发更大的质疑,主要是因为 江瀚新材对耗资6000万购买的4件专利,到底会带来哪些好处,当事人有点讳莫如深,并不清楚。
例如, 江瀚新材在一份公告的末尾对此次交易的行为,提到了两段话。总结来看,就是买来的技术是小规模应用,当前市场需求有限,预计不会对未来几年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简言之,上市公司花费巨资,似乎买了一个并不怎么会用的专利和技术。

02
前后矛盾: 江瀚新材的公告藏着哪些秘密?
实际上,对于这一系列的收购,当事方之一的 江瀚新 材在公告和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一些回复上,现在来看,似乎存在着前后矛盾的地方。
例如,针对投资者提问,是否会对公司业绩有影响时,以及该决定的做出是否经过管理层谨慎和严密的思考等,都做出了回答。
然而江瀚 新材的回复,似乎是打起来太极,让人感觉似乎说了点啥,但又似乎啥也没说。
但是其中有一点值得回味,就是 江瀚 新材在回复中用了一个比喻,以飞机和汽车作为参照,认为普通人都会购买汽车,但是很少有人购买飞机,原因就是性能过剩而价格昂贵。我们尝试着翻译过来就是, 中科院的四件专利虽然很好,但是都属于高端局,曲高和寡那种,对于 江瀚 新材这种企业,更现实的是这能代表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这种回复,同样意味着其实在交易之前, 江瀚 新材应该就知道这四件专利未来的归宿和命运。
因此,无论是 江瀚 新材在公告中对四件专利的评估,还是在答复投资者疑问时,其核心都是表达,在与中科院签署许可协议时,是非常清楚这些专利的买入是很难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回报的,更像是未来有关的技术。
但是,这一观点与此次 江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