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已故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强的诞辰。值此特别纪念之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举行《李强全集》编纂工作启动会。《李强全集》编纂委员会顾问邴正、刘少杰、谢寿光、戴建中、董晓萍、张建明、景军等,编纂委员会主任张翼、王天夫,编纂委员会成员张文宏、田毅鹏、文军、吴愈晓、周飞舟、邱泽奇、李春玲、唐军、于显洋、郑路、刘精明、何晓斌、肖林、高鸽等四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启动会,共商《李强全集》编纂工作事宜。
启动会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长聘副教授郑路主持。
郑路对前来参加本次启动会的线上和线下嘉宾表达感谢,并表示《李强全集》编纂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文化意义、历史意义以及纪念意义。会议伊始,由郑路提议,全体到场嘉宾默哀,深切缅怀李强教授。
会议成立了《李强全集》编纂委员会,李培林、周晓虹等23位专家担任编纂委员会顾问,张翼、王天夫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陈光金等21位专家担任编纂委员成员,编纂工作组主要由李强教授生前的学生、近30名在高校和机关工作的志愿者组成。
会议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领导致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在致辞中表示,《李强全集》的编纂工作有三层重要意义:第一,《李强全集》编纂工作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这是一项发展清华社会学的重要工作;第三,也是一项传承李强教授学术思想的重要工作。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何雪冰在致辞中提到,5月17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八周年的纪念日子,《李强全集》的编纂可以起到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切实贡献的作用,清华文科处将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并预祝《李强全集》早日顺利出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谢寿光从出版方的角度对本次《李强全集》编纂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他指出:首先,全集的编纂工作需明确编纂的方针和体例,其次要做好专职专任工作。同时,他还建议建立李强教授资料的数据库,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和编辑文稿,提升工作效率。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匡亚明卓越教授邴正讲到:李强教授的著作、学问、为人与思想,是我们中国社会学界丰厚学术宝库的组成部分,这些贡献希望可以通过《李强全集》的编纂工作得以保留和传承,将它们汇集成册,传给后人,也激励社会学界同仁更加勤奋的开拓进取。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应尽快整理李强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和精华,总结和发表学术纪念文章,以更好地让学者和学生们总体领会李强教授的主要思想和研究领域;应将李强教授放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学的传承序列中来,编纂人员应详细了解和感知李强教授生前的社会状况、了解其研究心得,并注意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和方向。
会议第二个环节是《李强全集》编纂和出版工作计划的汇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刘精明教授代表编纂组从三个方面介绍《李强全集》编纂的工作计划:一是筹备情况介绍:清华大学和清华社会科学学院为编纂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靠和支持,编纂小组有信心、有能力、有力量做好全集编纂工作。二是编纂工作原则介绍:包括完备性、唯一性原则,内容关联性原则,深度挖掘原则,知识产权清晰原则,先易后难原则等。三是工作开展计划:包括已发表文献优先整理,收集学术往来、学术交流文献,深度查找和收集资料,研究和制定《李强全集》编纂计划和出版计划等。
会议第三个环节是专家研讨和建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刘少杰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吴愈晓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春玲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唐军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等多位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参与讨论。现场参会嘉宾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研究员戴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董晓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于显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常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景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高鸽等嘉宾,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和对李强教授的认识,对编纂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专家们认为,在编纂目的上要突出李强教授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对社会学知识发展的学术贡献和国际影响力,突出他整合学术资源,团结和组织学界同行共同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方面的贡献;在编纂原则上要求真、求实,要权威、全面,要有广度和深度;在编纂内容上除已发表的著作和文章外,要补充会议发言、日记手稿、书信往来等资料,充分提炼李强教授的学术精神和品格;在编纂技术上要借助数字化形式提高资料整理效率,要充分发挥家属、师友、学界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尽可能全面完整地收集资料和信息。发言嘉宾共同表示将全力支持和配合《李强全集》的编纂工作。
会议最后,李强教授遗孀张华女士真切地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和全集编纂工作的感激之情。她提到李强教授一生都献给了学术,此次《李强全集》的编纂是对李强教授的尊重、肯定和爱戴,感谢编纂委员会所有人的努力。
斯人已去,
恩泽后世。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一面旗帜,李强教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扎根中国大地的精神,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为社会学学科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强全集》的编纂,一方面是对李强教授一生躬耕学术的追溯与纪念,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留痕与传承,愿后来人铭记其精神与教诲,延续先生未尽的事业与希冀。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