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瓷兔子
来源:少女成长研习社@Taocituzi77
跟一位要好的女友约饭,她刚刚结束了长达三年的恋爱,眼眶还留着昨夜痛哭的微红,却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傍晚就要飞去遥远的大洋彼岸,代表公司谈一笔上百万美金的生意。
我准备了一肚子的安慰的措辞,在她的云淡风轻中毫无用武之地,反倒是她反过来宽慰我:
我没事我没事,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哪儿能就一蹶不振寻死觅活,天大的事,晚上哭一场也过的去。
她分手分的极其迅速利索,从发现男方在微信上跟其他女生暧昧不清的聊天记录开始,提分手,收拾东西,发朋友圈告知所有的共同好友,再到拉黑他所有的联系方式,满打满算,用了不到24个小时。
他不是没道歉求饶过,甚至发动了她的好友亲朋来劝,她妈妈深夜打来电话,苦口婆心的劝和,既然他已经知错认错了,就睁只眼闭只眼算了,得过且过。
天下夫妻,有几个能真正体面圆满,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他已经保证不会再犯了,你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啊,哪只猫儿不偷腥。
你也不想想,自己都二十五六的人了,还有几个三年可以耗?
她对着面前的咖啡长长叹一口气:
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能接受,他曾经一边抱着我一边爱别人。
我自认在这三年里给了他最好的我,如果他还是不能爱上这样的我,也只能说是缘分不够,这三年我也挺快乐的,没觉得是苦耗,也没觉得自己亏。
对有的人来说,将就一下忍一下,或许也过的去,可我不行,哪怕时过境迁,也总是如鲠在喉。
不,那不是我想要的爱情。
公号“真实故事计划”里,有天推了一篇讲祖父母辈爱情的文章。
包办婚姻,祖父和祖母的文化和三观差异都极大,几乎没有话说,连家庭聚会,祖母都不能上桌吃饭,还动辄被祖父呼来喝去,从不给一点好脸色。
文章的作者原以为这不过是无爱的凑合,却发现祖父在给祖母“讲电视”的时候,有着超于常人的耐心,心情好的时候也会称祖母为“小姑娘”,把祖母逗得直乐。
于是呼来喝去是爱,骂骂咧咧是在乎,长了骨刺不让她做手术是心疼,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祖父其实是爱着祖母的。
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文章下面两条高赞的留言:
文中的奶奶,就因为她没文化没知识什么都不懂,所以默默为家庭奉献了一切的她,被有知识有文化的爷爷呼来喝去,偶尔被那么温柔的对待一下,就觉得他还是爱她的,他做的挺好,就羡慕这样的感情了?”
我不羡慕这样的人生,不被尊重,不受爱护。
By-枝
在大家多羡慕的看起来的父母爱情里,她是不是失去了太多?尊重,疼爱,平等,关心,以及最重要的,她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
她消失在了家的后面,我很难过
By-山抹微云
这样的清醒和自持,让人忍不住想要抚掌叫好。
我们这一届人啊,需要的早已不是偶尔的温存,深掩的在意,把柴米油盐当作全部的爱情,或者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的婚姻
。
我们期待的爱情是平等的,这份爱的维持,不是靠一方的隐忍和另一方偶尔的良心发现,而是靠着尊重,靠着在乎,靠着两个独立的个体自由选择,心甘情愿的只取一瓢饮。
就在前几天,国家统计网曝出数据,内地适婚单身青年数量已经高达两亿,其中85后和90后是单身青群体中的主力军,单身青年分布最多的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
有人感慨这数字惊人,我却有点莫名其妙的庆幸。
我们已经不是“不爱会死”的那一届人了,除过爱情之外,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追逐,也正是因为来自生活的底气,才容许我们不那么仓促的选择或者将就。
爱情于我们,与其说是必需品,倒不如说是奢侈品,有幸拥有,就欣然享用,缘分欠缺,也坦然接受。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喜欢苦恋,虐恋和单相思,不喜欢那种从酸苦中硬挤出来的一小勺甜,对那种由于愧疚,由于空虚而偶尔闪露的关怀并不感冒。
我们要的是确定的爱意,是尊重,是在意,也是暮暮朝朝。
打动我们的,也不再是猎手与白兔的角逐,而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转弯的山路上偶遇,相视一笑,爱上另一个独立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