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享
智库灯塔旗下微杂志,主要分享强有力的设计作品、产品咨询、动态,是设计师及产品经理的智慧分享平台。设计是信仰,产品是追求,请将您想推送的图私信发给我们。智库灯塔专注于产品经理和UI设计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享

你会不会搞混:这3组相似的数据指标?

智享  · 公众号  ·  · 2021-03-18 16:00

正文

本文作者:和出此严

本文来源:和出此严(Hechu618)


---BEGIN---


数据指标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日常都会看到的事物,像什么UV、PV、留存率等等。


但也有一些相似的数据指标容易让人混淆,一时间很难分清概念与作用。比如:


退出率、跳出率

转化率 、完成率

人均访问时长、平均单次访问时长


因此,笔者本期想理一下这几个容易混淆的数据指标,从「 概念、作用、计算方式、案例 」这4个维度来区别它们,避免工作中出错。

退出率与跳出率


1.退出率


也叫离开率,指离开页面的次数占该页面总浏览次数的百分比,以浏览量(PV)为计算单位。


作用: 反映整体内容、设计等是否深受用户喜欢。退出率越低,说明对用户越喜欢/有用,反之厌烦。


计算方式: 退出次数/总访问次数*100%


比如:某页面的访问总数(PV)是5000,而直接离开该页的访问数有500,那么退出率就是500/5000*100%=10%

2.跳出率


跳出率是退出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不同的是:


退出率是描述 「一段流程中各个页面间」 的退出比率。比如用户浏览了页面ABCD,有页面D到C的退出率,也有B到A的退出率。


而跳出率一般形容用户 「仅浏览一个页面就退出」 的比率。进入某流程只访问了(第)一个页面就离开,没有后续流程。


作用: 一般反应页面「顶部内容」质量是否具备吸引力、是否得到用户认可。


跳出率越低,证明头部内容越吸引用户,用户越可能往下阅读。


计算方式: 访问一个页面后就离开的次数/总访问次数*100%


比如商品购买为例,假设有1000人进入了某商品详情页,其中600人只在该详情页看了一会就退出页面了,只有400人选择了加入购物车/即将购买。


那么这个商品详情页的跳出率就是:600/1000*100%=60%


转化率与完成率


1.转化率


「转化」指的是用户完成了一个 关键结果 。这个结果比如是参与了活动、提交了注册、完成了购买等等。


而「转化率」就是完成关键结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作用: 反映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页面内容是否受用户喜欢等。


计算方式: 完成转化的人数/访问总人数*100%


比如某活动入口的访问量是5000,只有其中1000人点击了‘参与活动’按钮,那这个转化率就是:1000/5000*100%=20%


2.完成率


完成率是转化率的的一种特殊形式,关注: 多少人完成了最终目标。


「转化率」是强调某流程中的 各环节效果 。而「完成率」更多针对整段流程的 最终成果/占比。



计算方式: 完成整段流程的人数/总访问数*100%


以「购买商品」为例,从浏览商品 > 立即购买 > 提交订单 > 付款 > 完成购买。


假设有1w人浏览商品,其中5k人点击购买,4k人提交订单,3.5k人付款,但最终只有3k人完成了购买。


那整体的「商品购买」的完成率就是:3000/10000*100%=30%


作用: 通常用于衡量整段操作流程的难易程度。


完成率低,说明用户在某个环节里遇到了问题,导致其没有完成整段流程。


这时记得去看下,是哪段环节的转化率特别低,并进行重点优化,引导用户完成整段流程。

人均访问时长与平均单次访问时长

1.人均访问时长


这个很好理解,指平均每个用户使用产品、访问页面的时间。


无论用户启动了多少次产品,均以总时长计算。一般以「时」为单位,根据需要再换算成「分」。


作用: 反映产品的用户黏性、页面的内容质量。


人均访问时长越高,证明用户黏性强;某活动页面的人均访问时长越低,说明用户对该页内容不感兴趣。


计算方式: 访问总人数/总使用时长


比如3月1日,某产品今日访问用户量为1万,累计总使用了2万小时,那就是人均时长就是:10000/20000=0.5小时。也就是平均每个人使用了30分钟。

2.平均单次访问时长


指平均用户 「一次内启动产品」 的访问时长,是一个比人均访问时长更细致的指标。


人均访问时长 侧重 【今日访问时长】 ,计算用户 平均今天在产品上用了多久?而不论启动了多少次产品。


平均单次访问时长 侧重 【单次打开时长】 ,计算用户 平均一次打开产品会用多久?


计算方式: 人均访问时长/人均启动次数


比如某音乐APP,当天的人均访问时长为0.5小时、人均启动次数为1.5次,那么平均单次访问时长就是:0.5/1.5=0.33小时,约等于20分钟。

当然了,这二者间必定有关联关系。平均单次访问时长增加了,那么人均访问时长也会随着增长的。


总结:


以上就是笔者对这几个数据指标的理解,给大家梳理了一下,好让各位也清楚知道这几个数据指标的「概念、作用、计算方式」等。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