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次周末,几个老同事相约一起打德州扑克。几年不见,大部分人都没啥变化,只是以前的同事成了别人的领导,以前的领导成了别的公司更高层的领导。
我们闲聊,一位老领导半开玩笑地说:
去年,他在阿里巴巴,每周要阅读大量工程师的周报。其中一些周报详细描述了公司和三江购物的技术对接进度,他却没意识到这是一家即将和阿里宣布合作的 A 股上市公司。
不久以后,消息公布:阿里战略投资三江购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三江购物股价也冲上云霄。老领导恍然大悟,而后追悔莫急;回去把以前的周报看了又看,希望能找到更多投资机会。
二、
我的朋友曾和我说起一次价值不菲的面试。
面试的候选人,在一家已经上市的连锁餐饮企业担任总监;面试官就是我的朋友,他创办了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算是对行业知根知底。
面试期间这位总监抱怨,说自己老板是「骗子」。为啥呢?大意是,当时上市公司股价低迷,股价在两块五左右;而上市公司给员工做期权激励,期权行权价格两块六,比市价还高,相当于给员工发了一堆废纸。
我的朋友却不这么看。他得到这个信息后,第一时间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这家在行业内知名度极高的公司,其实极其便宜。于是他在三块多大举买入,之后两年,公司股价持续创下新高,一度突破八块。
三、
记录显示,一家叫海螺水泥的上市公司,从 2008 年开始炒股。当年,海螺水泥从二级市场大幅抄底了包括冀东水泥、祁连山、福建水泥、华新水泥、江西水泥、同力水泥等多家水泥业上市公司的股票。
而在股海沉浮多年后,海螺水泥也炼就自身的炒股大法。在资本江湖中,以低位连续抄底、高位精准减持、钟情于投资同业公司著称。
2017 年前四个月,得益于雄安新区的爆发,海螺水泥轻松减持了 3 家公司,大赚九个亿。如果海螺水泥不是增持同业,而去其他行业抄底,也许很难做出这样的成绩。
四、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世界信息太多了,比获得信息更重要的是解读信息、做出判断。
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出判断」这件事上,内部人士未必总是正确的。公司高管认为老板在坑大家,行业内的其他老板却觉得股价被严重低估了。其实,连马化腾减持股票都卖早了。
第三个故事,可以说的就很多了。周期性行业发生举牌,往往是行业复苏的标志。足够丰富的信息、足够内行的判断、持之以恒去实践,海螺水泥终于炼成了上市公司里的股神。
上周小张提到,港股一家优秀的公司被质疑财务造假;这件事情到现在基本上尘埃落地,股价也接连大涨收复失地。但在事件发酵过程中,我在雪球读了几乎所有人对此事的发言(顺便说,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我的直观感受是:用过这家公司产品的人和没用过的人,认知差异太大了;于是,极端事件出现的时候,机会就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有感而发,周末写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广告一下:韬映资本·黄金时代基金定期开放募集,欢迎合格投资者来翻牌子,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以了解。
晚安。
文:大玩家 / 微信号:SeniorPlayer
使用全新 iPad Pro 推送的首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