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人笔记
可转债、价值投资、打新、套利等各种低风险策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猎人笔记

亮瞎!王炸级!

猎人笔记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3 2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经历了一波剧烈的大盘震荡,大家估计现在都在问:牛市还在吗?

其实我在国庆期间就写过这样一段话👇 :

相信大家都特别关注昨天的 财政政策发布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为什么没有“N万亿的规模的刺激”,是不是不及预期等等。

我倒不这么觉得,难道还要再上演一次大涨大跌吗?我们需要的是宏观层面的逐渐修复,需要的是“慢慢回归的资产价格”,而不是不当的情绪宣泄,所以请不要轻信某些“砖家”的无脑瞎吹。

说结论:我们的“牛市”还在,但不是像之前那样的极端演绎。

这里,我要强烈推荐我做 量化交易 的朋友老丁,经历过这次的剧烈波动,我更加意识到科学交易体系的重要性。

包括做可转债就更是了! 老丁直接把我的可转债策略用 量化 的方式实现出来, 充分发挥转债 T+0 的优势 ,以及可根据和正股的相关性构建策略,抓住正股剧烈波动带给转债的 套利机会。 借这个机会 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算是我周围少数在这两年行情里还在拿到好结果的朋友,聊下来发现这两年他能做好,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调整了他过往的投资策略, 加大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这个量化交易 不是大家想象的高频交易 ,而是 一套 把自己的投资思维经过科学的方法推演、形成可被计算机高效执行的策略 的方法论。

经历了这几周的行情,我更能理解 量化交易为什么能拿到比我更好的结果

老丁是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数据时空科学家,在数据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也拿了不少含金量很重的奖项。

从大学开始他就在研究量化交易,是各类对外经济合作论坛的常邀嘉宾,在香港做过很长时间私募基金的技术总监,在量化交易方面,有12年的实战经验,2019年的时候还拿过数字资产交易冠军的量化博士,当时一战成名,年化收益做到了第二名的7倍多。

说到这里,再 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化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总结出投资规律,建立策略模型, 找到优秀投资策略之后,让计算机来执行交易策略,提升获利空间。

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

把你的投资想法, 甚至是当你看到某个大V不错的想法, 量化成交易行为, 变成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用量化工具在历史行情和模拟行情里去 「验证是否真的能赚钱」,最后再对接进「券商实盘」进行买卖操作。

主打一个科学严谨。

相对传统交易, 量化交易的优势 在于:

1、0成本试错,全市场捕捉赚钱机会

一般来说,大家都是拿真金白银去股票市场冒险的,风险极高,但如果你会量化交易, 大可不必拿自己的血汗钱去试错


当你有了一个交易思路,你可以在量化交易工具上,拿真实的历史行情数据做回测和模拟交易,从而 淘汰亏钱策略,筛选赚钱概率大的策略 ,更高效地捕捉赚钱机会。


2、自动 止盈 止损,让收益落袋为安

做短线的朋友都清楚,把 赚到的钱留住 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为了让收益可以落袋为安,你可以用量化交易 设置止盈止损条件。 一旦达到止盈止损点,系统就会帮你自动卖出股票,降低因为情绪化决策带来的亏损,保住你的本金和收益。


3、全时段自动化盯盘,找到机会就收割。

程序会帮你实时盯盘, 避免又要一边上班,又要盯盘,还要担心被领导 抓包

听起来有点搞笑,但这确实也是大部分炒股人的真实现状。

说到这里,其实很多人会觉得,量化交易是不是纯粹就是技术分析,其实不是的,量化交易跟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都不冲突,很多做 价值投资 技术分析 的投资者,都会把它作为一个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帮助自己相对稳健地获取收益。

拿选股来说,A股上有4000多只股票,依靠人力分析只能局限在几家公司,在市场普遍震荡、机会匮乏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找对方向,只会越栽越深。而借助量化模型,可全市场寻找估值低洼,快速扫描到投资机会,买入被低估的品种。

年初有过类似低迷行情,当时用工具抓到某只 处于低洼状态好股 ,持有期间,价格从 33 涨到 41, 持续跑赢沪深300。

当时还买入某只基本面好、成长潜力高的股票。 不过前期持有成本过高 ,价格波动剧烈

量化的布林带择时策略就能很好地帮你 捕捉 买卖点 拿出部分仓位不断做T,让机器自动低吸高抛, 持仓 成本大幅下降(具体看图)。

在过去,量化交易主要在金融机构和像丁烨这种专业人士中使用,个人投资者其实很难用上,门槛还是很高的。一方面,你要有庞大的数据支撑你来进行分析,另外你还需要懂编程语言,单纯是这两点就已经拦住了一大批散户选手。

不过老丁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不单纯是一个牛逼的量化交易投资者,更是量化交易的布道者,三年前,他带了一支高精尖的研发团队,联合哈佛、清华大学的行业精英,多次迭代,研发出一套 小白都能轻松入门的量化交易课程。

这套课程,极大地降低了量化交易的学习和应用门槛,让普通人也开始有机会用量化交易来帮助自己投资赚钱。

我自己在学,也推荐给了身边很多朋友在学,大家的反馈都很不错。

那天吃饭的时候,找他要了100个课程体验名额, 3.3元 ,花不了一餐早餐钱,就可以让你对量化交易有个入门级的了解。

为什么不免费给大家,说实话,就是一个筛选,老丁在外面上一个小时的课都是上万块起步的,如果免费给,估计会来很多凑热闹的,也是蛮消耗他时间了,还是给真的想了解、感兴趣的人来报名。

一共4天的学习,干货很足,涵盖 选股、找 买卖点 6大经典量化交易策略 ,还提供免费量化工具给大家亲自上手实操。

老丁4天量化交易

长按添加导师 限100名

老丁的这套课程,把量化交易必学的 方法、理论 打包在一起,还配套可以直接打通实盘 的量化交易工具 ,不用你额外花钱买量化交易工具,一条龙学会 从零到实盘操作。

老丁的课程界面

老丁这门课有 2个点很靠谱

1、跟券商合作,可以拿到实时准确数据 课程通过了券商的层层风控。大家都知道 券商 监管有多严,如果不是合规优质的团队,是很难获得合作门槛的。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课程跟券商合作, 数据跟市场行情是完全打通 实时性和准确性 有保障。大家要知道,量化交易决策是基于市场数据进行分析的,数据有多重要,就不需要再强调了吧。

2、课程简单,模拟真实交易,学完就能实战

市面量化课程大都是面向专业金融从业人士设计的,零基础要想入门量化交易简直太难了。

而这门课的学习难度,只要你有基础的高中学历,基本就能学会。

而且,老丁的课程研发团队,之前就服务过上万名小白学员,你根本不用担心学不会。

学员好评率非常高

每个人的资金不同,对风险的偏好不同,期待持有的时间也不同,哪怕是相同的交易策略,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也会千差万别。

与其依赖小道消息,作为你判断决策的依据, 不如花点时间学习投资市场买卖判断的底层逻辑,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定制合适的投资策略,把财务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老丁4天量化交易

长按添加导师 限100名

👉 4天的课程学习,具体你会收获些什么?

了解量化交易全流程,获得6个市场经典的交易策略,来帮助你掌握「如何找准股票和基金的买入卖出时机」以及「筛选未来有潜力上涨股票」。

⬆️4天量化交易训练营课程表

👉 怎么上课?

3 天的「直播课」学习 + 3节「 AI 交互式课堂」学习。

在此期间,你需要完成2个作业练习。

上课期间,老丁(丁烨博士)本人将开启面对面直播,分享更多的量化交易实操干货和自己的实战投资经验。

除了直播讲解,还有 AI 交互式课堂供你边学边练。

跟市场上量化学习不同的是,你不需要一边观看一边切换电脑界面操作量化工具,非常麻烦且费力。

AI交互式课堂把 量化工具嵌套进课程界面 ,给你极佳的学习体验,避免中途放弃,而且还能帮助你反复巩固直播课上的知识点。

👉 一套工具:专门为零基础学员定制。

目前国内常见的量能交易平台和工具,如聚宽(Joinquant)、优矿等,存在功能分区模糊、需要周期性付费、策略设计不易上手等问题,初入门学员在使用工具时费钱费力,容易产生畏难心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丁的团队特别研发的智能交易系统工具。

工具不仅具备完善的功能, 支持量化交易全流程:【回测】-【模拟盘】-【实盘】

而且其各项功能都充分考虑了零基础用户的使用特点和习惯,更轻便,也更友好, 很适合初入门的投资者。

最后的话

从经济大环境来讲,未来10-20年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投资仍然是普通人避免资产缩水为数不多的选择,而未来经济受制于国际形势影响,股市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复杂。

量化交易也许是目前摆脱这种现状能看到的不错选择。

量化交易很重要的一个核心点在于,它从一开始就要求你设置对风险的可接受度, 来守住风控底线,帮你保住本金。

它能让你既不放弃对资金的投资增值操作,又帮你守住了可被接受的风控底线。一言以蔽之,在你能承受的风险里,去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

它带来最大的好处: 在黑天鹅出现时帮你保住本金+在正常的情况下帮助你稳定持续赚钱。

比起自己去啃大块头的书籍,还要面对一堆难懂的术语,可能你要花个2-3年才能完整掌握整个量化交易体系并且上手。现在有人将知识体系化整理、掰开揉碎讲给你听,实在是太爽了。

如果你信奉理性投资、期待获得稳妥收益,推荐你可以去体验一下。

老丁4天量化交易

长按添加导师 限100名

Q&A

Q: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A:量化交易体验课为直播课+交互式课堂练习+微信群分享+助教辅导陪伴。学习时间很灵活,可反复学习。班级群每天有干货讲解和答疑。
Q:报名后如何进群?

A:报名后根据指引添加导师,导师将会在48小时内通过,请耐心等候~

(本文为特约发布,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