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音乐产业观察
我们关心和观察的是技术、媒介和通讯如何推动新的音乐产业构建,同时包括传统唱片业的转型,以及本土音乐产品、模式和团队的创新和创造。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新音乐产业观察

再见,独立厂牌!

新音乐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7-08-25 16:46

正文

OG: 2017的音乐拼图,就差她这一块了


应读者要求先来做一个更正。


《很快,有一种音乐人将很难生存 》,这篇文章中,我提到《Break Free》的歌曲是“这首歌的特别之处在于,旋律和MV都是AI创作的,Taryn Southern填词和演唱。”


有读者指出AI只是编曲,旋律是Taryn Southern创作的。


官方正式的说法是:All music and video art made with Ampe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yrics/vocal melody by Taryn.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旋律都是AI创作的,Vocal Melody是Taryn Southern。


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一篇关于第一张AI专辑的报道中,AI所属公司Amper的人强调,AI并不只是音乐制作,参与了和弦和旋律的创作。


在另一篇报道中,提到《Break Free》生成的方式,歌曲最初是由Taryn Southern在系统上输入各种变量后生成的。


综合各方面信息源,我的理解,《Break Free》这首歌的创作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先是Taryn Southern在电脑上输入各种变量,通过AI系统生成基础的音乐段落,然后她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工,比如添加Vocal Melody。


而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另一首歌,索尼AI创作的《Daddy's Car》,不太一样,《Daddy's Car》旋律是完全由AI创作,然后再由人来制作和填词。


不管是哪种方式,我认为都是创作革命。


更正到此,来聊聊“兵马司”。



我不知道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兵马司”,但对我来说,“兵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厂牌(唱片公司)。


比如兵马司旗下的Carsick Cars是我最喜欢的国内乐队,没有之一。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南海一代》,夸的就是Carsick Cars为代表的新一代乐队。


CSC1.0:李青、李维思、张守望


我还喜欢怪力、嘎调、鸭打鹅、White,等等。基本上,我喜欢的国内乐队,都在兵马司,所以,对我来说,兵马司是中国最好的独立厂牌。(你也可以认为是曾经的“摩登天空”)


不过,据我所知,“兵马司”这两年的运营,好像不怎么样。乐队们走的走,散的散,声势大不如前。曾经传说要学摩登天空做音乐节,但一直只是传说。我还曾听说摩登天空也曾想收购兵马司。


所以标题要用到了“终于”。


当然,也可能人家过得挺好的,只是我这些年没怎么关注而已。


而且,独立厂牌能坚持10年也不容易了。兵马司是2007年成立的,当时正好是中国音乐产业最低谷,坚持到今天,已经超出我预期。而且,跟“摩登天空”不一样,“兵马司”一直保持着一种爱谁睡的独立气质,似乎并不care公司能运营成啥样。反正我跟兵马司的人打交道期间,从不觉得他们想挣钱。


有时候我也会被“催眠”,觉得这样的状态太酷了。也曾经有朋友那么说,但是,人家老板Michael不差钱啊,混华尔街的清华专家,比谁都懂钱是什么。所以,他说“兵马司绝不是慈善机构,我们只是不知道怎么赚钱”,我不太相信,应该只是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在我看来,兵马司本来可以发展成一个新青年文化平台。至少在xp俱乐部关张之前,他们是有这个机会的。Michael在其他采访中也曾提到有意把活动拓展到其他城市,但资源有限未能落实。我不知道xp关张对于兵马司有多大影响,但兵马司是从Michael最初办的D-22,无疑是兵马司的起点,


少了一个线下根据地,就像少一条腿。


xp俱乐部一角



兵马司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正经的“独立厂牌”。摩登天空已经不是“独立厂牌”的,它现在是一个大平台。兵马司呢,刚刚被太合音乐收购了。1997年,摩登天空创办,2007年,兵马司创办,2017年,中国会出现新的牛✘的独立厂牌吗?


我认为,不会。


未来很难再出现像摩登天空或兵马司这样的“独立厂牌”了。


首先 ,厂牌(Label)本身就是传统唱片业的概念。你不能说他过时了,至少已经老概念了,虽然它现在仍然活着,但是否适用于未来的音乐产业,再看吧。


其次 ,就像方兴未艾的自媒体,内容生成的趋势应该是以人(包括个人工作室)为单位的,厂牌的价值已经大不如前。


一方面,内容生产和分销的门槛越来越低,个人没有必要通过厂牌来完成(除非像摩登天空那样能提供一个大平台,但这种大平台也相对比较看重艺人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网生内容将是未来的主流,互联网平台显然比厂牌更精于此道。


互联网平台介入上游早就开始了。只说跟兵马司有关的,原来兵马司旗下的乐队鸭打鹅就签到了豆瓣音乐办的大福唱片。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前都是独立厂牌到豆瓣上去找乐队签,现在豆瓣自己签了。


豆瓣音乐旗下的厂牌“大福唱片”


另外,街声、看见音乐等网站都在致力于音乐人服务。腾讯音乐人号称未来要为音乐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发布到分销),到那时,音乐人更不需要厂牌了。


还有,这些年,娱乐生态的变化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尤其直播啊什么的,已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娱乐观,随着VR、AR、AI的推进,人类的娱乐生活会更加翻天覆地。基于传统模式而生的娱乐概念,比如“独立厂牌”什么的,将会被新的概念所取代。


所以我认为,“兵马司”将是中国最后一个伟大的独立厂牌,随着兵马司被收购,我觉得我们可以跟“独立厂牌”说再见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