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NaturePortfolio  ·  耶鲁大学陈斯迪团队开发多靶点基因沉默疗法MU ... ·  23 小时前  
募格学术  ·  工业大学,迎来新校长! ·  昨天  
募格学术  ·  吉林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特朗普重拳打击美国高校:腰斩研究管理费,引发大学公愤;谷歌最新AI超越奥数金牌选手平均水平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2-10 12:21

正文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 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 图片 ”和“ 图片 ”,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海外学界


特朗普重拳出击美国高校:腰斩研究管理费,引发大学公愤


据《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7 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突然宣布, 大幅削减全美高校所获国家资助的间接经费比例,上限不得超过 15%,3 日后(2 月 10 日)生效


这一突发政令让众多美国高校措手不及。 联邦政府提供的研究资助通常包含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直接经费涵盖研究人员工资、设备和耗材等支出,间接经费则主要用于实验室维护、行政人员薪酬等基础设施 。此外,生物医学研究还会产生大量化学和生物危害废物,需要根据美国州和地方法律,雇佣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此前,联邦法规允许 NIH 与研究机构在经过合理性论证后,协商自身资助的间接经费占比,平均约为资助金额的 30%,一些机构可高达 50%(哈佛、耶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的间接经费占比高达 69%~ 63%) 相关文件显示,考虑到盖茨基金会在内的许多私营基金会提供的最高间接经费比例为 15%,因此政府决定将最终数字也定为 15% 。此举旨在将更多资金直接用于科研项目,每年预计节省超过 40 亿美元。


NIH 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间接经费比例下调至 15%


一位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表示,(特朗普政府)这样做的“目标是摧毁美国大学” 目前大学和其他机构已经根据预期费用制定了预算,这种并未事先告知的决定将严重打乱正常的科研节奏,使研究机构不得不通过限制研究活动,或从资助项目的直接经费中提取必要资金来支持研究工作运行。美国医学院协会也指出,削减经费可能会严重限制美国生物医学研究,影响重大疾病的医学研究和创新,使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新的治疗手段。无法得到赠款支持的间接支出将被转嫁至学者,使他们承担繁杂的非学术工作。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的多所美国高校已经向全校发布通知表示正在协商对策。目前尚不清楚学界的抗议行动是否可以说服美国国会,阻止该政策的施行。 (《科学》新闻,NIH,ArsTechnica,Insidehigher)



· 人工智能


谷歌 DeepMind 宣布进化版 AlphaGeometry2 超越奥数金牌选手平均水平


2024 年,谷歌 DeepMind 推出的人工智能 AlphaGeometry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达到银牌选手水平,引发极大关注。近日,该团队在 arXiv 平台发布 预印本论文 (未经同行评审),宣布 升级后的 AlphaGeometry2 已经超过 IMO 金牌选手水平,有专家称未来计算机或许能够在 IMO 中获得满分


欧几里得几何问题是 IMO 的四个主题之一,其他主题包括数论、代数和组合学的分支。几何对人工智能有特殊的要求,因为参赛者必须为平面几何对象的陈述提供严谨的证明。据悉, AlphaGeometry2 在多方面得到了改进,例如集成了谷歌最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 Gemini。此外,还引入了通过在平面上移动几何对象进行推理的能力 ,例如沿直线移动一个点以改变三角形的高度,并求解线性方程。该系统能够解决过去 25 年 IMO 中 84% 的几何问题,而第一代AlphaGeometry 只能解决 54%。


DeepMind 的研究人员表示,AlphaGeometry 未来的改进将包括处理涉及不等式和非线性方程的数学问题,这将需要“完全解决几何问题”。目前,研究界正在热切期待今年 7 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下一届 IMO。一旦问题对人类参赛者公开,AI 也有机会解决这些问题。不过,AI 不允许参加比赛,因此没有资格获得奖牌。 (科学网,《自然》新闻)



· 天文观测


NASA:一颗小行星可能在 2032 年与地球相撞,概率为 2.3%


当地时间 2 月 7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对近地小行星 2024 YR4 的最新分析结果: 该小行星在 2032 年 12 月 22 日撞击地球的概率从之前的 1% 上升到了 2.3%


2024 YR4 于 2024 年 12 月 27 日由位于智利的小行星陆地撞击最后预警系统(ATLAS)发现, 这颗天体宽度约为 40~90 米,初步分析认为其最终撞击地球的可能性超过 1% 。目前,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络的地面望远镜将继续对 2024 YR4 进行观测。2028 年 6 月后,该小行星将变暗而脱离观测范围。另外,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也将在今年 3 月观测这颗小行星,从而更精确地评估其大小。(NASA)



· 高校建设


复旦新设“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研究岗薪资 60 万元起


澎湃新闻消息,近日, 复旦大学新设的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发布研究岗招聘信息,招聘岗位包括博士后、准聘任助理教授等,基本薪资 60 万到 100+ 万


根据该机构官方公众号公布的资料, 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Institute of Trustworthy Embod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I)是复旦大学于 2025 年 1 月成立的校级实体化运行科研机构,专注于具身智能前沿研究与应用落地。可信具身智能是具身智能的一个进阶概念,可信具身智能在具身智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可信性的更高要求,指具备物理身体、能与环境交互并进行鲁棒感知、学习与决策的智能体,其行为遵循人类价值且可持续自我进化。据悉,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基础模型、数据引擎、拟人能力、本体研制以及可信机制。


此前,复旦大学曾在 2024 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新开 AI-B 类课程《具身智能引论》。(澎湃新闻,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



· 物种保护


印度“虎邻人居”见成效:孟加拉虎与 6000 万人共享栖息地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全球人口达到 82 亿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成为全球性挑战。印度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实现了孟加拉虎的种群恢复。根据最近发表在 《科学》 Science )的一项研究, 孟加拉虎种群在过去 20 年间增长了 30%,年均扩展面积约为 2929 平方千米,目前,约 138 200 平方千米的区域栖息着全球最大规模的孟加拉虎种群


研究表明,孟加拉虎主要栖息于高质量的保护区,这些区域通常没有人类活动且富含猎物。同时,孟加拉虎也成功占据了与约 6000 万民众共享的边缘栖息地。研究还指出,孟加拉虎的消失通常与贫困、武装冲突以及大规模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而在人口密集且政治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人与虎的共存模式得以实现。通过这种结合保护区与共享栖息地的策略,印度的孟加拉虎种群得到了有效恢复。保护区为虎类提供了避难所,而在较低冲突和土地改变的区域,孟加拉虎得以在人类活动中共存。研究团队指出,印度的成功经验为全球尤其是全球南方地区的物种恢复提供了重要启示,证明了在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稳定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大型食肉动物的恢复是可能的。(印度国家科学院,奥胡斯大学)


编写:杨梦、字鑫楠、魏潇

编辑:魏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