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韧
前非著名程序员,现不知名产品人。畅销书《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作者。喜欢聊聊产品、说说职场、谈谈个人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罗辑思维  ·  与DeepSeek的十大最直白沟通原则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650亿蒙牛,狂甩包袱 ·  2 天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做好稳外资“加减法” ... ·  4 天前  
界面新闻  ·  周鸿祎宣布取消送车门槛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韧

小红书裁员

唐韧  · 公众号  ·  · 2024-07-05 13:05

正文

先说下,下一期产品训练营计划是在杭州和北京举办,杭州今年就一场,当前正在统计大家时间。

训练营主要是交付一套体系化的产品工作方法和思维认知,包含一对一职业规划和求职辅导,这两个地区的产品经理可以联系我占座(tangren0517)。

早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小红书正在筹划新一轮的裁员,比例大概两到三成,目前已经锁掉了所有招聘 HC。

至于原因,据说是年中盘点时高层对公司人效比不满意。

关于人效比,其实很多公司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有钱时允许资源冗余,没钱时就得提高人效比。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 人效比 = 月平均销售额(毛利额)/ 月平均工作人数。

也就是说,想要提高人效比,要么提高月平均销售额,要么减少月平均工作人数。

从效率和立竿见影来说,后者是最直接的。 说白了,就是裁员。

你可能会好奇,既然人变少了,那还能做到每月产值不变么?

理论上来说,人变少产出也会相应变少,但神奇之处就在于,很多企业即便减少了人员规模,但是企业产值可能不变,甚至还有增加。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效率,一个是熵增。

人越多,效率越低,花在协调沟通上的成本就更高,组织规模越大,熵增越严重。

人变少,效率提升,真正负责产出的人员环节做事效率也提升,组织规模变小,熵增减弱。

另外,裁员会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更多是紧迫感和危机感的唤醒,大家的生产效率也会提升。

小公司的人效比一般都比较高,尤其是有共同理念和愿景的小团队,可能十来个人就能达到大公司上百人团队的效率。

听说拼多多的人效比很高,也是所有互联网公司中人效比靠前的,具体怎么个高法我不太清楚,但拼多多在薪资福利待遇这块也的确给得很足。

当然,对应的就是加班很猛。

钱给够,加班强度拉满,越努力干,钱拿得越多,所以公司人效比得以提升。

前阵子我有个朋友的公司也是在裁员,原本产品部门 15 个人裁到只剩 9 个人,但事情还是那些事情。

神奇的是,这对产品迭代和每月公司运营并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反而加速了产品迭代周期。

过去,很多公司允许存在一定的人员冗余,一方面是做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是随时有资源跟进快速起盘或发展的业务。

现在,这种人员冗余对很多公司来说就是一种负债,所以整个行业也是回归均值了。

过程中,一定会有人失业,但这也是一种自然淘汰,是不可抗拒的。

最近我听到一些声音,也包括一些个人选择,觉得产品经理干不下去了,要转行,要另谋出路。

这种选择能够理解,因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产品这个行业没了未来和希望,我们只是在经历周期而已。

我之前说过,产品经理的成长存在职业保质期,其实任何岗位都一样,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

工作的三五年和五八年这两个阶段是我认为最重要的,第一个阶段建立专业优势,第二个阶段拿到工作成果。

专业优势阶段,是从新人成长为专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行业知识、技能、能力,通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实践密度和实践质量来完成个人储备。

拿结果阶段,需要有合适的 项目环境、方式方法、关键指导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机会运气,尤其是方法和指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我接触过的产品经理不算少,也见证过不同阶段产品经理的成长和发展,基本都是这个规律。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产品经理过于依赖线性成长,总觉得靠时间和经验积累同样可以做到。

不过我想说,这种策略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当大家都在加速超车的时候,平稳行驶就是落后。

主动学习,拥抱变化,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现在都是在抢资源,而不是靠自己的突然爆发。

怎么选,通常也决定了结果。

前两天有一位报名了我们产品训练营的同学临时爽约了,他的结论是想靠自己再冲一冲,不想借助外力。

没办法,我也只能表示祝好,但也确实可惜。

从已经结束的这十几期训练营来看,大多数同学都通过产品训练营得到了提升,这种改变不会那么立竿见影,但在长期的实践和思维认知提升上,对他们影响很大。

逐渐地,有人建立了体系化的产品工作方法,有人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在工作中拿到了更好的结果。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 环境、方法、指导 很重要的原因。

当企业开始考虑人效比的时候,最安全的那一批人往往是不可替代性较高且综合能力较强的。

以上,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推荐阅读:《 又黄了一款产品
················· 唐韧出品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罗辑思维  ·  与DeepSeek的十大最直白沟通原则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650亿蒙牛,狂甩包袱
2 天前
界面新闻  ·  周鸿祎宣布取消送车门槛
4 天前
考研英语时事阅读  ·  【早起晨读】0119-Master击败柯杰
8 年前
七台河网  ·  文松师弟,比他还贱,笑死了!
8 年前
乐趣微生活  ·  丈母娘之歌,太有才了!【NO5】
8 年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治愈系】养一只肥猫才是铲屎官的终极目标
8 年前
美域健康  ·  基因变异或增加患神经胶质瘤风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