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管理智慧
专注商业管理,每日发布管理、职场、互联网转型、社区实践方面的优秀文章,超过116万商业人士订阅。倾力打造的“千禾会”社区——汇聚国内数十位顶尖社区实践先行者,做你的社区实践伙伴,目前已正式上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分享一些人力资源的power BI 数字化看板 ·  19 小时前  
HRTechChina  ·  【HRTech ... ·  昨天  
猎聘  ·  那些下班不走的人,是什么心理? ·  昨天  
HR成长社  ·  年终奖分配方案(全).xls ·  昨天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  ·  关于人力资源 POWER BI的一些答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管理智慧

这些企业,凭什么能代表未来30年的职场?

管理智慧  · 公众号  · 职场  · 2016-12-14 07:07

正文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智联招聘HR公会,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谢谢!

联系我们:商务合作、授权转载、投稿交流,请加微信:tracylty

精彩推荐: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案例、历史、职场、演讲、经典、课程、书单”,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


来源 | 智联招聘HR公会

编辑 | 姚宇涛


管你是否承认,事实上,社群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各种社群媒体平台的迅速走红,意味着他们不再只是聊天、玩乐、打发时间的工具。事实上,社群经济已经彻底颠覆传统商业与与企业的组织架构。即时通讯功能让成千上万人彼此相连,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的文化、沟通、协作,也促成了庞大的社会经济转变,彻底改变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模式。


社群下的蛋


社群(community)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享居住空间、兴趣或其他共同点的人群,或是指亲密的伙伴关系。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从人本角度去回望,过去经济社会的治理模式是将人类社区物化的过程,物化过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解构与重构,也带来了现代化社会——一切结构化、数据化、可管理化。


社群经济是人本回归,是现代工业社区的重构和再组织,让技术、数据、管理等硬邦邦的词语为人服务。事实上,社群经济在互联网上存在已久,只是过去平台没有足够的生态反哺机制,豆瓣、myspace、qzone、微博等社交或社区化平台里都蕴含着社群经济的微观模型。


有社交的地方就有人群,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场,早期的社群经济以兴趣为中心形成松散的组织形式,由于缺乏无缝的连接通道,那时候的人们更多的是纯粹精神层面的社群,很少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社群获得经济上的成功。


直至微博的出现,引燃了社群经济的导火索。新浪通过自己门户影响力和资源推动了全国各领域的精英、意见领袖、企业、从业者玩微博,一个关注按钮,就改变了这一切,社群让人与人连接的方式进行了重构,社群的价值流动更接近于现实世界,不同的领域、不同学识、不同生活模式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


找到属于你的“族群”


社群的核心是“情感”,但是之于企业来说,“情感”是一个与用户进行价值对接的界面,它并不能反映出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时,内部细胞之间的关联度,毕竟“情感”往往是脆弱的。


小米貌似是典型的社群经济,但他的社群经济更多用在外部营销体系——小米品牌和产品运营的社群化让他们的供应链变成了动态供应链,让他们的营销变成了社群口碑营销,从而在前端和后端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社群经济不仅仅是一个营销词汇,更不是一个短命的流行语,而是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学,是企业组织运行的趋势。




以海尔为例,目前海尔进行的组织变革是先把坚固的金字塔打碎,变成网状,以节点带动组织边界的延展伸缩。但是,过于依赖节点可能存在两点问题:


第一,节点的活跃能力直接决定了网状组织的创新活力。在把个人等同于节点的前提下,对节点的活跃度要求过高,毕竟人的能力是有边界的。强能力的人,能找到强资源,但千万不要忽略寻找这个强能力的人的成本。用科斯的理论来说,发现机制本身就会带来成本。


第二,节点的行为来自于“母体”发出的信号,如果这个信号并不能带来更有效的创新价值的话,节点就会做大量无用功。这很像张瑞敏谈到的,在错误的领导下做正确的事。


因此,社群组织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组织内社群的定义是:在一个知识型组织内,自行聚合的,以知识图谱和价值观为索引的虚拟组织。也就是说,“知识”就是社群的“坐标系”。在现实中的经营单位之外,存在一个虚拟的、也可以说是“超文本”的组织。人们按照组织设定的“标签”进行自动聚合,就像Web 2.0的网络社区一样。


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在于看似无序的生长之中其实蕴含着有序的发展。每一个物种为了更好的生存在地球上都演化出高效实用的群体规则。为了躲避猛兽的袭击,斑马们结伴生活;为了飞向更远的南方,大雁们不断变换着队形;为了更好的捕食,狼群分工明确的合作。


进化论残忍和优雅的两面被不同物种完美地诠释与传承,种种行为背后,你是否看到了新时代职场的影子?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集的一群人,协同攻关、共享成果,正如成群迁徙的候鸟,或像倾巢而出的狼群。到底是动物的基因暗合了职场的规则,还是职场的运作沿袭了自然的规律?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当你找到自己“种类”的“社群”,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社群经济”并非短命的流行语


过去的互联网泡沫是过度的资本追捧与较低的网民消费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而今天的中国有数亿的网民,电子商务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企业可以在社群经济的生态链条中做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自己构建生态圈,生态内组织模式和组织关系的场景创新带来了整个经济体系的大变革。


各种打车工具正在引发交通领域的全面变革,小米带动手机产业变革,联想农业带动农业领域变革,智能家居带动整个家电产业变革,社群经济实现人与人的连接、实现了人与物的连接,产品需求的社群化把企业的研发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带来了新的驱动。社群经济不是泡沫,而是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的里程碑。联想控股推出创投孵化器 - 联想之星,联想 IT 组建自己的新型公司 - 神奇工场,华为推出自己的互联网手机品牌 - 荣耀,海尔推动创客平台。我们看到的是,无论是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还是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这些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商业教父,没有人能回避社群经济带来的新经济创造力。




社群经济要求企业组织自身的社群化,要求生态链的社群化,要求客户关系的社群化管理,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需要有足够的决心和坚持。


我们欣喜地看到企业 2.0 正在国内生根发芽,saas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活动管理、电子商务、协同办公等都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大中小企业组织正在加速在线化、数据化、社群化,未来的企业将全是互联网企业。


社群经济未来一片美好,开动我们的思考机器,借用李开复最近的一句话“不要用过去的观点看未来”。


 “2016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以“社群崛起,新雇主经济的演进”为主题,覆盖了全国34个城市,9740 多家企业报名参选,相比去年在数量上增长超过80%。通过活动,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最佳雇主”的雇主品牌理念和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企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学习到吸引人才的先进方法,以推动中国企业制定并实施雇主品牌战略,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


作为企业,在“新雇主经济”的指导下,打造并树立最佳雇主品牌形象,顺应职场社群化趋势,理解求职者的深层需求,有助于企业洞察未来发展的方向,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更好地应对新雇主经济主义带来的机缘和挑战,实现雇主与雇员的“双赢”。


附:智联招聘2016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