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名优白酒与西北白酒市场的碰撞,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编 | 蒋冰雁
近几年来,“酱酒热”愈演愈烈,并逐步从几个超热市场蔓延向全国。
5月10日,2021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名优酒企神州行活动在西安大唐西市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向西北地区不断深入。由此,推动酱酒消费市场范围的拓展与西北酱酒消费格局的转变。
实际上,早在2016年,“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就曾走进兰州、西安,在西北市场刮起“酱酒风”。
随着此次活动的推进,西北市场的“酱酒热”无疑将再度升温。
为什么锁定西北?
2018年起,由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主办的遵义名优酒企神州行活动,已经走过了4个年头。
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企业联系科科长张灏
介绍,遵义名优酒企神州行活动从遵义启程,先后经历武汉、兰州、福州、济南、保定、合肥、呼和浩特、哈尔滨、沈阳、南宁等全国十余大城市,遵义名优白酒酒企抱团在祖国的中部、东南、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行走,用酱酒文化和健康品质感染着全国三分之二地域的消费者和酒类经销商。
据了解,今年遵义名优酒企神州行将从西安(5月14日—16日)出发,先后走进银川(6月3日-5日)、延安(7月3日-4日)等西北核心城市。
▏
那么,为什么此次将目光锁定在了西北市场?
从市场格局来看,
目前酱酒市场已经形成了贵州、山东、河南、广东四个超热市场,并且在江浙沪、京津、成渝、福建等地都有着极其浓郁的氛围。相对而言,西北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并且,目前陕西市场的酱酒氛围已经逐渐起势,未来将进一步持续升温。
从消费潜力来看,
西安是西北经济中心,并且2020年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也是众多一线白酒品牌布局的重点市场。
仁怀市酒业协会驻陕西西安办事处主任李国庆
表示,随着酱酒在整个西北地区的挖掘,陕西或将成为酱酒打开的第一个区域性大本营市场。目前陕西白酒市场整体规模约为130-150亿元,酱酒市场份额约为30-35亿元左右,未来3-5年,陕西白酒市场中,酱酒所占比例会增至30%左右。
从文化内涵来看,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仅历史底蕴厚重,并且酒文化繁盛,“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的饮酒场景描述流传至今。白酒作为文化的载体,在今天与时代同频共振,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此次新闻发布会以及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名优酒企神州行西安站活动均选择在大唐西市广场举办,也与文化的融合密不可分。
大唐西市酒店总经理高欣
介绍,大唐西市酒店是中国首家在唐长安遗址上再建的高端酒店,洋溢着盛唐至尊的繁华气息,贯穿着丝绸之路起点的中西文化交融。无论是贸易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更具特殊意义。
将带来什么“合力”效应?
在中国白酒版图中,西北市场由于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形成了饮酒风俗较盛,但整体规模不算大的发展格局。
▏
基于此,西北市场无疑成为了白酒企业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优选之一。
其不仅拥有长久以来形成的饮酒习俗和基础,还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这或许也是此次遵义名优酒企神州行选择集体“北伐”的原因。
此次遵义名优白酒与西北白酒市场的碰撞,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数据显示,遵义现有白酒企业1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113家。形成了以赤水河谷名优酒工业集聚区为重点产区,以贵州茅台为引领,国台、夜郎古、黔酒股份、金酱酒业、怀庄、民族酒业、汉台酒业、远明酒业等遵义名优名酒为骨干的“白酒航母舰队”,正驰骋于酱香酒发展的黄金潮流中。
当前,遵义正全力打造“中国酱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加快全国千亿级白酒企业建设。通过遵义名优酒企神州行等整体推介的活动,产区品牌主动走出去,能够与经销商和消费者形成面对面的沟通,在品质与文化上形成共鸣,从而助推产区品牌市场拓展和影响力提升,形成高速度、高质量的“双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