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反响的有趣对比
税改方案一经公布,在中美两国都引发了热议。 不同的是,美国国内普遍看衰,而中国则出现了不同的解读。
美国国内媒体普遍认为,方案通过的可能性不大。要想覆盖掉税改带来的财政收入缺口,今后10年美国必须维持每年3.8%的GDP增速(2007年至今美国最高GDP增速未超过2.6%)。随着人口老龄化,GDP增速很难达到目标,经济增长远远不够为税改买单,更别说减少政府财政赤字。华尔街对特朗普的税改计划负面评价大于正面评价,市场明显不买账。
其次,有媒体质疑税改方案的动机,认为可能加剧美国的贫富差距。特朗普税改运用的是供给学派的“涓滴理论”(trickle down),该理论认为减税可以让富人更富,当富人手里的钱多起来了就会进行投资,从而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税改方案中取消了遗产税、替代性最低税(AMT)等专门为富人而设的税种,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也从39.5%减到35%。对于一个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减税益处并不明显。但是对于年收入上亿元的少数富人而言,一年少缴纳的税款则多达千万元。
以特朗普本人为例,其2005年的税单显示,他本人付税3850万美元。如果没有了AMT,他则节税3100万美元,减幅达80%。
因此,不少美国媒体调侃,特朗普本人才是此次税改方案的最大受益人,财经网站MarketWatch还给出了具体的数字:税改方案为特朗普家族节省14亿美元税金。减税的大部分好处让富人阶层拿走了,但是全体美国公民则需要共同承担减税带来的坏处,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家庭。
《纽约时报》将这场减税怒斥为“抢劫”,因为减税之后政府不可避免要进行“开源”和“节流”,要开源就要举债,增加杠杆率;要节流,则会削减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支出。这都将使贫困弱势群体生活更加艰难。这场“劫贫济富”实在有违社会公正。
因此,从主流民意的角度来看,尽管税制改革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共同愿望,但特朗普的税改方案缺乏细节,缺乏税改后财政收入增减状况预估,也没有开源节流的方案以确保财政状况不恶化。另外,民主党人也强烈反对针对富豪的减税。因此,此次税改在国会投票中能顺利通过的可能性目前看还是较低。
中国民众当然也很关心大洋彼岸的动作。官媒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认为特朗普通过减税吸引国际资本流向美国,是打响了“税收战争”的第一枪;当天晚上,国税总局的官员表示,美国的税改方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产生外溢效应,不利于公平贸易。
不过我们注意到,也有部分网友对此解读进行了“群嘲”,认为税改方案应得到支持,更有认为,特朗普敢于减税,是代表了人民的名义,也就是当初投票把他推上总统宝座的产业工人、底层蓝领白人的利益。
那么特朗普税改是否真的代表着人民的名义呢?我们刚才已经做了分析。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官方的反应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因为从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来看,他非常善于把政治议题和经济议题掺杂在一起、把国内议题和国际问题掺杂在一起打组合牌。
就中美关系而言,目前朝鲜问题、中美贸易问题、汇率操纵国问题都是特朗普手中的牌。税改方案可以看作特朗普绕过传统国际贸易框架推出的贸易保护措施,而这张牌不仅仅针对中国,而是针对全世界。
可以回忆一下美国量化宽松之后各国竞相效仿,纷纷跟随美元贬值本币的情景。一旦税改方案通过,税赋较重的国家必然会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到那个时候要么被动减税,要么就主动参与到全球的税收战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