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绍斐
一键关注老中医,一针根治直男癌。
51好读  ›  专栏  ›  杜绍斐

北京相亲角:月薪2万,有车有房,在这只是三流人|真实故事

杜绍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21 23:28

正文


 杜少按 


「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


上周,一篇文章在互联网广泛传播,人们重新开始审视城市中「相亲角」这个奇特的存在。


在交友软件、相亲网站广泛存在的今天,仍有人需要通过相亲角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寻找男女朋友,寻找伴侣,寻找生活的另一半。


而我的朋友中,就有一个人,正在相亲角苦苦寻找人生未来的幸福。


这是杜少的第36篇真实故事。你将看到一对父子,虽然只在相亲角驻扎4个月,却已经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这里。



「长相是最不重要的」


孩还是胖点好,以后好生养。」


北京中山公园,7月一个周日的下午,一个阿姨对另一个坐在女儿身边的阿姨说道。


被夸奖的胖女孩并没有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动了动嘴唇,低下头,眼睛看着那张写有自己信息的A4纸。


没有同龄人会对她说这种话,即使有,也多半是句调侃。


但这里不同。


在北京正中心,天安门城楼旁边,有一道窄门。进去后向北行500米,走到故宫护城河南岸,是一条不足200米长,10米宽的小路。


每个周日下午,这条小路会挤进上千人。这时,这条小路便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北京中山公园相亲角」。


北京中山公园相亲角


60岁上下的父母们,在相亲角自发排成4个纵队,每个人面前摆着一张A4纸,上面详细写着各自儿女的个人信息,年龄、身高、体重、户口、学历、工作、收入、属相、性格…方方面面,无所不包。


进入相亲角,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行走,不出20米,人们停住脚步,围观一个大叔脚下的A4纸。A4纸不过是单调的黑纸白字,真正抓人的是户口本的绛红色和房本的绿色。


摆在相亲角的户口本和房本


继续前行,一棵大树下,是围观人数最少的一个专区——「海外角」。这些家长的儿女生活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普通家长不敢靠近,但也有好事者询问怎么在国外还找不到对象,得到的回复往往只是一个白眼。


所有人低着头,一边走路一边观看脚下的纸条,偶尔抬头,是听到有人在高声发表议论。一个大叔拿着自己的手机,戳戳点点,举给周围人观看,「你们看看,属鼠的和属羊的是最克的。」


再向前走10米,一个头发全白的奶奶正对着周围人嚷嚷:「属羊的不好有科学根据吗?您告诉我,中科院哪个学科是研究属相的?」


在相亲角行走的男青年,每走出一段距离,总会被一位阿姨拦住盘问:「小伙子多大年纪?哪里人?什么工作?北京有房子吗?」对话往往结束于男青年一句「房子在燕郊」,这个回答总是会让阿姨转身就走。


也有外国人出现,向身边不懂中文的同伴解释这里的择偶标准:「A rich Chinese boy」。


人们关心每一个年轻人的每一个细节,却惟独不关心外貌。少有A4纸上会印有照片,仿佛外貌并不是「个人信息」中的一项。


个人信息里,少见照片


一个大叔向面前的阿姨高声说着「长相是最不重要的。」另一边,一个大叔拦下一个和母亲一起的女孩,仔细盘问后叹了口气,「姑娘长得真俊,就可惜没有北京户口。」


长相、身材、肤色、衣着…相亲角里的父母最不上心的,恰恰是年轻人择偶时最关心的。


中山公园外,人们把美女模特做封面的杂志放在报刊亭正中央,网络上正掀起轰轰烈烈的「虎扑女神大赛」,美女网红支撑起的直播行业规模已经达到300亿元,整容行业市场也已经逼近8000亿元。


在相亲节目中,相貌平平的胖女孩无人问津,身材姣好的漂亮女孩总能被年轻才俊牵手成功。


相亲角里的父母,独力搭建起一个不看外貌的独立世界。


想要了解这个与外界格格不入世界的成因,可以在老张身上找到答案。

「您愿意去就去吧,碰见合适的您娶」


老张始终想不明白的是,现在的孩子谈恋爱,为什么变的这么困难。


在60后天津人老张的青年时代,主动追求漂亮女孩的人并不多,多半是干部子弟才会这么做。老张单位里最漂亮的女孩,便是被厂长儿子追到手。


像老张这样的普通青年,对漂亮女孩的幻想,只停留在偶尔接触到的外国画报里。


少有人主动追女孩。只要等到20岁,一定会有亲朋介绍年龄相当,家境相仿的女孩子「谈朋友」。相处一年半载,见过双方家长,便可以结婚生子。


也有相貌太丑或家境太差的人,相亲总是失败。老张一个同事,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一家人挤在一间10平米的双层阁楼里。这样的家境很难让姑娘和他谈朋友。


但即使是这个同事,也在29岁时顺利结婚。朋友介绍给他一个来自天津郊县农村的姑娘,对那个年代的城市青年来说,这是最差的选择,但终究不愁结婚。


老张自己的婚姻平平无奇,25岁那年同事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双方早就了解对方家庭情况,谈了1年朋友后便顺利结婚,又过了1年,有了儿子张跃。


90年的迎亲队伍


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爱情与婚姻应有的样子。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10年,虽然青年男女们看着「上海滩」,唱着邓丽君的「甜蜜蜜」,对爱情有了更多自我选择空间,但婚姻的基石却仍是建立在过去几千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之上。


门当户对,仍是人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在老张眼里,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步骤。他自己便是这样过了20年,波澜不惊,尽管他从不知道「热恋」是什么感觉。


可当自己的儿子张跃成年,一切都变了。


大学时,儿子恋爱了。儿子给老张看了照片,是个很漂亮的姑娘。没来得及夸儿子有出息,张跃却告诉他女朋友是个南方姑娘。


老张的心脏一下被揪了起来。儿子谈恋爱的那3年里,老张有意无意间总是敲打他:「这要是结婚了,以后你不能跟她去南方吧?」「她家里有个什么事,你还要跟着跑到南方去?」


直到张跃毕业,和女朋友分手,老张才松了口气。


张跃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份薪酬颇高的私企工作。虽然对张跃没回天津国企工作有些不满,老张还是拿出毕生积蓄帮儿子在燕郊付首付买了套房子,以此为条件和儿子「约法三章」:


在北京找女朋友,只能找有北京户口的女孩或者天津女孩。


老张的生活,看上去终于重回正轨。


然而房子车子都有了,儿子却再也找不到女朋友。每次催儿子,张跃就会回击老张:「天天上班,我上哪儿给您找天津姑娘去?人北京户口的女孩也看不上我。」


等儿媳妇等了4年无果,老张今年突然听说北京中山公园有个相亲角,琢磨了几天,决定亲自出马。


在北京相亲角「摆摊」,是件麻烦事。每个周六,他都要坐半小时城际列车去北京,再坐1小时公交到燕郊儿子家里。帮儿子打点些家务,周日起个大早,带着折叠椅子和印有儿子信息的A4纸跑到中山公园。


相亲角里被簇拥的父亲


只去了一趟,老张发现自己没白来。


这里聚集的都是自己同龄人,所有人考虑的都是相同的事,把各自儿女条件说的明明白白,合适的就多聊两句,加个微信,并不避讳谈论结婚办婚礼、婚后带孩子之类的话题。


最大的好处,是儿子说「找不到」的天津姑娘,在这里并不少见。老张和这些父母很聊得来,即使谈不成亲家,聊聊儿女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感叹几句「现在的孩子,咱管不了」,也是老张从没有过的聊天体验。


但令老张郁闷的是,自从知道他来北京是为了去相亲角,儿子张跃就一直持反对态度,甚至撂下狠话:


「您愿意去就去吧,碰见合适的您娶,别给我看。」

「好看的姑娘能去相亲吗?」


毕业后,虽然答应父亲只考虑北京和天津姑娘,但暗地里,还是背着父亲追过2个外地的漂亮女孩。


这2次追求,女孩总是对张跃若即若离,保持着暧昧关系,却始终不能确定关系。


追求不成,张跃开始自我怀疑——


自己收入还算可以,但也背着房贷。手里这栋燕郊的房子,说到底是河北的房子,不是长久之计,更像一块鸡肋。毕业没拿到北京户口,基本上就和北京户口绝缘了…


想到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物质条件,追女孩一点优势也没有。


住在燕郊的年轻人,去城里要坐很长时间公交


但单身4年的张跃,完全没考虑过相亲。


同学里已经有人开始相亲。张跃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在家里安排下和一个老乡相亲,马上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张跃嘴上恭喜哥们儿,背地里却和别人议论:「好看的姑娘能去相亲吗?肯定是没人追!」


今年3月,这个相亲恋爱的哥们儿结婚了。


哥们儿虽然没有北京户口,做公务员的新娘却有。两家一起掏钱,在通州买了套房子,以前和张跃一起玩夜店的哥们儿,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家庭。


而和张跃一起随礼掏份子钱的同学,则一律是没有户口的「北漂」。


喝着喜酒,许久不见的老同学们袒露心声。不只一个人在考虑离开北京,回家找一个家乡女孩,结婚安定下来。


听着老同学的丧气话,张跃喝不下手里的白酒,一个人跑到饭店外抽烟,一直抽到咳嗽止不住,才回到酒桌,重新把笑容堆到脸上。


张跃参加哥们儿婚礼后一周,母亲告诉他,父亲老张打算去中山公园相亲角。


张跃知道相亲角的存在,是在社会新闻里,他一直觉得那里的人都是些谈不上恋爱的失败者。没想到,父亲居然把自己也变成了「社会新闻」,变成了那些找不到女朋友的「老光棍」中的一员。


老张带回来的照片和微信,张跃从来不看。希望这样的态度能让父亲放弃,但他没想到父亲居然乐此不彼,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跑来一趟北京。


父子间的你来我往,张跃和老张的僵持,一直持续了3个月。张跃羞于把这个烦恼告诉别人。


在公司,张跃有个天津老乡小庞,长他一岁,一直被张跃当作大哥。6月一个周五,下班撸串,几杯啤酒下肚,张跃开始口无遮拦,把父亲去相亲角的事情告诉了小庞。


小庞沉吟片刻,灌了口酒,对张跃徐徐发表自己的看法:


张跃父亲的想法没错。学区房谁都买不起,就算买得起,没有户口,孩子也上不了北京的小学。快30的人,应该找个有北京户口的姑娘老老实实过日子,哪怕长得不好看呢。要不然,就找个天津姑娘,愿意把孩子放天津,让两边父母帮忙带孩子…


张跃看着眼前的小庞,知道他说的全部是事实。但他难以相信,这些话出自一个28岁年轻人的嘴里。


那个周六,老张又来了北京。张跃没多说,只是在周日老张出门后一小时,也出发去了中山公园。


相亲角里的老人


离相亲角还有100米距离的地方,张跃远远就认出了父亲坐在折叠椅上的背影。父亲正被几个阿姨围住,拿手机互相交换着联系方式。


那一天,张跃在相亲角远离父亲的地方转了转。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阿姨或大叔死死盯着他,像打量商品一样打量他。每走出10米,就有人拦住他,问他年龄、工作、收入、房子、户口…


匆匆应付过几个家长,他又悄悄离开中山公园,回到自己家。

「你以为找儿媳妇这么简单呐?」


老张回家时,张跃主动找他,要看看父亲在相亲角要来的女孩照片和资料。


张跃接过老张递来的手机,在老张诧异的眼神下,翻看父亲带回来的姑娘照片。


挑了一个最好看的天津姑娘,又挑了一个被父亲当成宝贝,有北京户口的天津姑娘,张跃把手机还给父亲,「我周末才有时间,您联系吧。」


笑的眼睛睁不开的老张不会想到,儿子好不容易答应的相亲,进行的并不顺利。


长得好看的姑娘比张跃大2岁,见面单刀直入,问张跃收入情况。张跃自豪的30万年薪,没能让姑娘的表情产生任何变化。这顿饭张跃结了账,此后再没和这个姑娘聊过微信。


北京户口的姑娘和张跃年龄相仿,还是研究生毕业。但张跃不满意的是,姑娘本人相貌平平,并没有照片上好看。这个姑娘坚持要和张跃AA,后来还总是微信联系他,但张跃总是隔上几个小时才回复,渐渐也断了联系。


儿子两次相亲都没有结果,沮丧的老张和相亲角里的朋友诉苦。朋友却哈哈一笑,「老兄弟,有人在这相亲角蹲了2年了,你以为找儿媳妇这么简单呐?」


朋友告诉老张,相亲角里认识的,10次相亲也成不了一次。


李阿姨给女儿找到一个北京有房的小伙,交往了1个月才知道那只是燕郊的房子;


老北京冯大爷好不容易给儿子找到一个海归北京女孩,只见了一面儿子就埋怨他瞎找外国野鸡大学的学生;


陆阿姨的女儿和相亲角认识的男孩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陆阿姨坚持要20万彩礼,两家人最后闹的不欢而散;


正准备给儿子买房的唐叔叔,已经在相亲角给儿子找了3个女朋友,可每次女孩一问房子能不能写两个人名字,唐叔叔都是第一个翻脸的…


年龄、身高、外貌、出身、籍贯、学历、工作、收入、属相…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价码,在相亲角被明码标价,在交往过程中讨价还价。


相亲家里的老人


即便离开中山公园,在其它角落里,人们早就给「爱情」里的一切打好价码。


张跃的同事小庞早就开始相亲生涯,他要求女孩必须是北京户口的天津人,无奈符合条件的女孩总是看不上他;


公司里女主管郑老师最近离婚了,她婚后一直没孩子,婆婆把过错全归在她属羊上,直到离婚前最后一天,婆婆还在念叨「十羊九不全」;


大学同学小曾回家后变成抢手货,工作好,有房有车,每天都有人主动给他介绍女朋友,他也经常得意的在同学群里和张跃他们炫耀…


张跃和朋友们总是乐于取笑土豪包养小三,乐于嘲讽金钱下畸形的婚姻。多数人却难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心中,也有一支天平,衡量自己的价码,也去衡量别人的价码。


当婚姻变成一场明码标价的游戏,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爱,请干净的爱 


王小波曾说:「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我还是喜欢你。」


张跃从没意识到,自己和父亲老张是一类人。


他关注女孩的外貌身材,父亲关注女孩的物质条件。他们都在给女孩标上价签,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难以简单的去定义它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不是能用什么标准去衡量的东西。


现实中总有年轻人,用各种标准去衡量自己,衡量自己喜欢的人。或因为相貌平平,或因为囊中羞涩,或因为学历不高,或仅仅因为一页户口,他们在爱情面前畏首畏尾,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甚至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意。


「如果爱,请干净的爱,把爱情献给爱情」。


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对现实屈服。但绝不是现在,绝不是在爱情这件事上。


周日晚上7点,相亲角的人逐渐散去。一缕夕阳,洒在与相亲角一河之隔的故宫角楼。这座建筑在阳光下已经矗立600年,时间从来不曾改变什么。


一张印有一个87年男孩信息的A4纸被遗落在地上,微风吹过,打印纸稍稍卷起一个角,但终究没有被吹走。直到第二天早上,它才会被公园清洁工人扫走,扔进垃圾桶。


愿这是他的资料最后一次出现在相亲角,愿他能在青年时代的尾巴里,真正去追求一次自己的爱情,真正去享受一次爱情。



北服五菱女友闺蜜杀马特蓝翔

比基尼脏街风骚律师德州扑克护肤

航母之父短裤黑卡法国总统啤酒


图片均转自网络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杜绍斐」,ID:shaofeidu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杜绍斐」APP查看所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