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 癸卯月 甲午日
慧观与智观高度统一和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祖先们科学创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础。仅仅从日本科学家在水结晶试验中发现的一个共性现象——“水”字共性现象,也就形象直观地证明了中国汉字是慧观下创造的结果,是深度的慧观,是现代人还无法达到的细致入微的深层次的慧观。他们的慧观,已经达到了现代科学仪器需要500倍放大高速摄影的频率才能捕捉到的信息。然而,古人却已经能够通过他们自身的深刻观察,发现我们现代科学才能验证的结果。
汉字的起源,据史传记载,初始为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相传他有四只眼睛,现代人给他定义的“半神半人”。所谓“四只眼”,按照道医学的观点和修真生理学的观点来说,大都是指他除了具有一双肉眼之外,还具有慧眼和天眼的能力。他根据日月的形状、鸟兽的足迹,观之于物,而用之于心,创造了以“象形”为主要特征的汉字。
从历史的角度看,复杂而庞大的汉字系统,不可能全部由一个人完成和发明,仓颉应当是首创者,他在搜集、整理、统一和规范上是主持者,他对汉字的产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荀子·解蔽》中曾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由于传说中讲他具备四只眼,这一现象应当并非单纯的溢美之词。那么他运用这种天赋的能力,运用大智慧,在慧观与智观同步的状态下,创造出具有慧与智同步性的文字——汉字,从而使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也就是顺理成章、不可否认的事实了。
汉字(甲骨文为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它的比较著名的两种,是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但是世界上其它象形文字,它们都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独只有汉字以它无穷的魅力保存沿用至今。
在我们的历史上,人们感念祖宗们的发明创造,缅怀仓颉的巨大贡献,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纪念仓颉,仓颉就被人们排入圣贤之列,而受到炎黄子孙们的膜拜礼敬。
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民族从结绳、刻契、图画和口传的信息记载方法中,完全解放出来,使中华民族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发明,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勃勃生机。
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学道德经典导读》第46页
养生不修善 终是门外汉——古雨水的正善治养生
桃花开放是春日的盛景——古雨水物候
天人合一的雨水修身内涵——古雨水的寻根探源
春雷响 万物长——古雨水的气候
做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古雨水的民俗文化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