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QQ:3287568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这个无价之宝就是《海国图志》!
对于作者魏源的印象大部分来自于课本上的介绍,也都只记得他那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序文如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惟有师夷之长技”才可制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在魏源的时代的大清王朝还在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活在自己的梦里。实际的中国已经是内忧外患,急需变革了。在广东主持禁烟的林则徐率先开始了西学东渐。不懂英文的林则徐便请人翻译写了四洲志,只可惜是曲高和寡,最后自己也被贬值到新疆去了。
魏源
林则徐离开之前,将所有的资料交给魏源。魏源原本是一个考不上进士的失意举人,他目睹了中国遭受了英国武力开关的遽变,开始发奋著书,写出了大部头的《海国图志》。
魏源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打算写的一本书,是一本真正包罗万象,涵盖世界各主要国家人文地理知识乃至制度文化的百科全书,但放在当时的中国,这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资料极其匮乏、翻译十分困难、连私下学个外语都要办罪,耗时耗力无人喝彩,反而有可能招来奇祸,但魏源还是坚持做了下去,不止因为林则徐的嘱托,更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历经十一年各种挫折,他终于完成《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内容非常丰富,它向人们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详叙各国史地。这样,使当时的中国人通过《海国图志》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洋的“坚船利炮”,又看到了欧洲国家的商业、铁路交通、学校等情况,使中国人跨出了“国界”,认识近代世界的新鲜事物。
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筹海》四篇。魏源从议守、议战、论款三个方面,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战败之后所应该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对策,并且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见解。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部分为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将西方的地理情势有系统地介绍给中国,魏源自己也阅读了许多书籍,包括像是《地球图说》、《外国史略》和《瀛环志略》等书中的材料。魏源在此希望打破传统中国的自大心态,并强调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除了中国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每个国家有各自的地理情势与政治体制。
第三部分为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等等。
第四部分为鸦片战争的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国外情报资料。
第五部分为船、炮、枪、水雷等武器的制造图样、西洋技艺、远镜做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等等。
哥白尼
第六部分为《地球天文合论》,系统介绍了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而日本人与《海国图志》的缘分,起自1851年长崎港的深夜,在相当多日本史学家甚至政治家眼里,这个时日不可考的小事,却是日本历史浴火重生的开始,因为那批被查禁的货物中,就有三本《海国图志》。
起初日本人也没在意,谁知从这一夜开始,这本书开始源源不断的爆发强大的魅力,从政府乃至是民间,凡识字的日本人,立刻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以明治维新时代吉田松阴的说法,正是这本书,不但激励了一代日本人为国家奋斗的决心,更帮助日本人找到了一条奋斗的道路。《海国图志》最大的价值,却不仅是好读,而是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视窗。
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也十分的明确,要想战胜对手,就要知道对手到底为什么强大。因此整本书讲的最透彻的,也正是这件事,从各国的政治制度到经济模式,全都讲得十分透彻。堪称是一本内容品质过硬且通俗易懂的19世纪全球治国宝典。
黑船事件
如此宝典,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更好比干旱中最温润的及时雨。当时的日本,和正被洋人欺负得鼻青脸肿的大清比起来,更可以说难兄难弟。
大清和日本一样曾经闭关锁国,也一样被洋人用军舰大炮打开了国门,逼着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更一样有一群仁人志士,十分愤懑不平。但未来究竟该怎么做,却是一片两眼一抹黑。正是在这个日本人集体眼黑的年月,《海国图志》的到来,真正为他们点亮了灯。
日本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文化,坚定了学习的信念。而在一批日本留学生远赴重洋的路途上,《海国图志》更成为行路指南,好些日本精英走了万里路,却一直带着这本书。横井小楠更直言不讳:“日本近代对外开放的思想,首先正来自海国图志的支撑。”而对于整个明治维新来说,《海国图志》的价值,那更是无比强大。
明治天皇
不仅仅是这场维新运动的骨干们,多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明治维新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运营等各方面的重大国策,更完全来自对这本书观点的照抄照搬。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写作中,做了各种修订。最终的百卷经典版本,直到他过世那年才完成。而后,他甚至没有看到百卷本的上市,就带着遗憾去世。
但是像《九阴真经》流传江湖,引发你死我活的战斗不同,《海国图志》在中国的反响,却是清清冷冷。
当时中国内部的读书人有300多万,但是在当时能够理解该书苦心的人不超过300个。各级官员的骂声纷至沓来,有的官员甚至建议将该书列为禁书。这又成了一场文字狱。
销量惨淡的商家只能进行清仓大甩卖了,一来二去的就卖到了日本。
但清到日本的后果,却是三十年后,大清自己的苦果。结果三十年后,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海国图志》铁杆粉丝伊藤博文担任首相的日本,把大清打得惨败。
在签订《马关条约》时的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后来伊藤博文访华,被求教中国该怎样向日本学习,还不忘了哭笑不得的补刀:“问我干啥?看《海国图志》去!”直到此时此刻,清朝人才知道,他们白白闲置了一件怎样强大的宝。如梁启超那句心塞的呐喊:“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日本。”
微信上看不到的,米尔App上都有!如何获得?点击阅读原文,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