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交所与深交所双双发布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要求大股东或者特定股东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总股本2%。加上二级市场竞价最多减至1%,3个月减持不超总股本3%。
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根据我国现行有关交易制度,如果证券买卖单笔申报数量或交易金额达到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定,证券交易所可以采用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新股社2017年5月27日哀电:久经考验的忠诚的中国资本市场战士、有产阶级家、思想家——大宗交易同志——于2017年5月27日19时19分因尿憋死在北京市富凯大厦,享年不足18岁。
大宗交易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诸多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大宗减持接盘方、股票质押出资方等同志亲自或者委托有关方面人士通过各种途径看望了大宗交易同志。大宗交易同志是资本市场的第一、二、三届委员。
大宗交易同志从参加有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至今未给第五任夫人和第十子办理非转农手续。大宗交易同志的送别仪式定于2017年6月1日在公墓九宝山举行。
此段子充分表露了大宗交易参与者的心声:“减持新规下,大宗交易僵死。”
在A股行情不断上扬的3月,大宗交易呈现活跃之势,创下今年上半年最大交易金额月份655亿元。
但随着4月份行情进入调整期,大宗交易数量和金额急剧降温,成交1123笔,总金额为432亿元,环比分别下滑39.59%和34.04%。
有媒体发现,大宗交易很难有所作为,资金方往往接到盘的第二个交易日就立刻抛售,捂在手里就可能被套。
查阅近期的大宗交易以及龙虎榜数据发现,确有大宗交易者在买入第二天即抛售出货,相关个股跌幅惊人。
上述数据源显示,近期备受资金追捧的恒泰艾普5月17日有7笔大宗交易记录,其中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简称中信世纪大道),在当日通过大宗交易折价2.47%的方式买入6笔,总成交金额为2.34亿元,而另一营业部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宜兴解放东路证券营业部(简称国联解放东路),同样在当天以折价2.47%的方式买入9955万元。
而在这一两家营业部出货的当天,也就是5月18日,恒泰艾普大跌8.68%,成交均价为13.66元,与其大宗交易的成本价14.16元相差3.53%,显然这一笔生意并未让上述资金实现盈利,粗略计算亏损了2%至3%左右。
一位大宗交易参与者表示:“如果手里拿的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上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套利空间变小甚至股价低于购进价格,我们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抛售。”
A股的大宗交易整体以折价交易为主。折价交易主要有两个逻辑,一是大小非解禁减持,二是低位、高折价减持实现避税。而溢价交易的逻辑主要是私有信息交易与控制权溢价,平价交易背后的逻辑通常为机构投资者换仓。
“近些年来,不少个人股东或高管通过大宗交易的高折价实现避税。”一大宗交易人士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限售股转让时,需要缴纳高额的所得税,税率高达20%,而应缴所得税主要取决于限售转让收入,即减持价格越低,所缴纳的税费越少。
上述人士表示,在减持过程中,有的股东通过“过桥交易”将股份低价转让给特定的接盘方,从而降低应缴的所得税。“他们一般可以找自己的亲友或者一些中介机构进行接盘,尤其是转让给亲友时还能保留住这部分股权在未来的收益权。如果股价再度上涨,就可以二次卖出获得超额收益,而且不用再缴所得税。”
生存土壤丧失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我们已经出现了离职的员工。想想也是,公司实力不行,就算还能撑一两个月,不如直接解散。”
不少大宗交易人士称,新规掐住了大宗交易减持的命门,生意谈不下去了,之前接下的“市值管理”方案也必须进行更改。
在诸多大宗交易人士看来,老一套的玩法已经完全玩不下去了,盈利模式遭遇瓦解:“原来的大宗交易都是短期行为,短则一天长则一周肯定会抛售完毕,基本是拿到货立刻清仓出货,接盘方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赚钱是大概率事件。但按照目前行情走势,时不时来个跌停板很正常。”
减持新规的出台,尤其是连续90日减持不得超过总股份2%,以及受让方6个月不得转让等规定对大宗交易影响较大。
在减持中的大宗交易接盘方如果成功交易,就不得不持有股票6个月,导致资金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则是要冒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短平快、风险小的生存土壤几乎全部丧失。
然而路径难实现
大多数大宗交易接盘方接下来的日子都并不好过,甚至不少人都已经开始考虑“失业”风险。
“新规出来,大宗交易首当其冲,行业正在商量对策。肯定不能像之前那样操作,但是市场肯定还在的。”一大宗交易人士表示,行业抱团才是出路,不然单就持有6个月这一条就让每个资金方都很有压力,同时各种原始股东再想减持套现就只能花费较长时间慢慢去卖了。
不过,对于目前如何应对最新的减持新规,行业内仍是难有明确统一的意见,都正在积极的商榷之中。综合来看,大宗交易人士给出了几个可能的应对途径:
一、减持方需要付出更高折价,同时减持方也需要提供承诺或签署对赌协议;
二、由于港股相关政策相对宽松,直接转战港股;
三、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较高折价率接盘。
但是,从以上几个不太成熟的思路中,均可以看出减持方以及接盘方风险都在加大,而且收益下降也是必然,撮合交易成功的难度近乎不可能。
一大型大宗交易商表示,其公司也已经讨论了一上午,但都得不出明确的结论:即使高折价拿到票,但要股东作出承诺或者签署对赌协议也几乎不太可能。“我们现在的办法就是多弄点资源,看能不能开发新业务,还是要转型。”
当然,目前也有少数大宗交易者公开喊话称:“减持新规后,可以正常接货,自有妙计。”但询问其具体操作方式,则是讳莫如深。而在减持新规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5月31日,仍然出现了15笔大宗交易记录,其中东方园林成交了一笔金额高达6.12亿元的大宗交易,但相比前几个交易日的平均70笔以上的交易记录已大幅减少。
事实上,减持新规对大宗交易的影响也并非完全负面,对于一些希望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建仓的机构而言则是利好,而且在谈判中更具优势,可以拿到更高的折价股票。
一般都是在大跌中找到机会,提前布局获取超额收益,大宗交易这种方式也可以避免建仓过程中带来对股价的波动,降低建仓成本,而对于长期看好的一些股票,上述机构声称可以直接接盘,并不太受限于减持新规。
转载自:资管纵横
编辑:青果乐园小青
想了解更多的财经信息和投资策略,可添加牛熊君(ID:niuxiongjun)好友,加入投资理财交流群,与众多经验丰富的群友在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