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兰德公司发布了其国土安全研究部管理、技术和能力项目副主任Douglas Yeung和政策研究员Benjamin Boudreaux共同撰写的文章《美国人需要知道政府将如何使用人工智能(Americans Need to Know How the Government Will Use AI)》。文章指出了美国公众对科技驱动的政府监控感到担忧的问题,并建议美国政府在部署人工智能这类新技术时谨慎行事,从受影响最严重社区的角度考虑技术的部署安排,以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首先,作者指出,美国民众对技术驱动的政府监视的担心由来已久,而随着国土安全部近期宣布使用CBP One应用程序,并利用其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来识别庇护申请者,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政府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担忧,尤其是这一应用程序对识别肤色较深的寻求庇护者的能力较差。
为寻求公众支持的技术使用方式,作者与国土安全部的研究团队在2021年对2800名成年人进行代表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公众对技术支持情况的因素有二:
其一,美国民众更加关注技术的使用方式而非技术本身。
例如,受访者支持政府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调查犯罪、跟踪移民,或者在体育场或投票站等公共场所进行识别,以识别犯罪的受害者和潜在嫌疑人;而对面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持怀疑态度,比如受访者对面部识别结束用于监视抗议活动或监控投票站持保留意见。其二,
围绕特定技术使用的保障措施也会影响民意。
调查显示,提供与技术互动的替代方案、定期进行审计以确保技术准确无误且不会对人群产生不平等影响,以及提供关于技术使用方式的通知和透明度等措施能够增加民众对于政府使用技术的信任。同时,美国民众并不希望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希望政府的保障措施能够根据技术应用的具体背景进行调整。然而,尽管当前国土安全部已经实施了类似的保障措施,但在作者看来,这些措施的执行缺乏一致性,比如,虽然机场安检时的使用面部识别进行身份核验并不是一项既定要求,但一些旅客称其并未被告知这一核验方式是可选的,因而,政策的执行不力可能会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最后,作者提出了2条建议:其一,
政府应当把握让公众建设性地参与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机遇。
并且,由于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其对于政府使用技术持中立或模糊的态度,作者建议
美国政府机构争取这部分持“摇摆”态度的民众的信任,以帮助政府推广新技术的使用。
其次,
政府在部署新技术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受到技术负面影响最深刻的社群,
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并把握新技术的优势与风险,从而
充分了解公众对于技术使用方式的偏好,以增强公众对于技术使用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