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校企合作游学活动需求意向调查
12月12日下午,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波克城市承办、上海正向数字化技术研究院与恺英网络共同协办的2024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论坛在北京石景山顺利举办。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活动上致辞。
他表示,“游戏+”是游戏企业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游戏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有效渠道,是游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有效路径。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 张毅君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于一年一度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通过专题论坛平台,聚焦“游戏+”近期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共同探讨其正向多元价值。在此,我代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对与会的各位嘉宾、企业代表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
近年来由于游戏产业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不俗表现,有两个论点正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可。一是游戏产业已纳入中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作为数字经济中的新兴力量,有效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拉动疫情过后的经济恢复和产业重振,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二是“游戏+”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模式,乃至成为开拓创新的重要选项。在行业内部,不仅产生了探索游戏多元价值的平台组织,作为赋能主体积极链接上下游企业,推动以游戏为媒介的跨行业融合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主动抓住发展契机,依托优质产品,在文化传承、医学诊疗、教育科普、环保公益等领域探索多种赋能方式,打通数实融合壁垒,承担起更为多样的辅助角色,创造着更为多元的社会价值。
在当今这个不断革新求变的时代,游戏企业“走出去”,已不仅仅意味着单纯的跨越国界走向海外,同时也昭示着游戏企业大胆“破圈”,勇于开辟新的跨界赛道,以获取更加丰富多元的成果与超凡脱俗的经验。如何推动“游戏+”理念更为合乎逻辑的发展,并在全社会营造出良性舆论氛围,共同塑造和提升游戏产业品质形象,我认为需要进一步从以下三方面深化对“游戏+”的理解与认知:
首先,“游戏+”是游戏企业传承中华文化的有效载体。文化属性始终是游戏产品的第一属性,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游戏在讲述中国故事、诠释中国价值观方面拥有先天优势。近年来,在国产游戏,特别是出海产品上烙有中华文化印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游戏企业开疆拓土、传播文化的自觉行为。今年横空出世的现象级产品《黑神话:悟空》,就不仅在国内带动了山西取景地的旅游热潮,更使众多海外玩家系统性地领略了西游文化及其沉淀千载的东方美学。可以说,多元生动的文化赋能形式,在融通了艺术与商业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出海开辟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通道。
其次,“游戏+”是游戏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有效渠道。“游戏+”推行至今,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主动尝试拓宽游戏技术应用的社会受益面,赋能更多社会组织,助力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依托热门游戏产品推广公益活动,创造更加广泛的社会价值。在过往实践基础上,许多游戏企业进一步展开行动,譬如腾讯、波克、恺英等企业,就已牵手社会机构和公益组织,运用“游戏+”的独特功能,协助解决社会议题,其范围涵盖了环境保护、社区治理、科普教育、残障康复等。这一趋势的出现和发展充分说明,游戏存在着更多跨行业赋能的深厚潜力,未来具有创造更多社会效益的光明前景。
第三,“游戏+”是游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对游戏产业亦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数实融合的实践样板,已有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依托“游戏+”模式,着手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游戏引擎等前沿技术,跨界应用于模拟训练、科学决策、文物保护、工业制造等领域,发挥游戏作为前沿技术“演练场”的作用,有效推动了实体产业加速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诚然,探索之路阻且坚。游戏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所有从业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特别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不遗余力的鼎力支持。未来,中国音数协将继续全力以赴助力行业布局“游戏+”多元赛道,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率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前提下,鼓励创意创新,力推精品佳作,引导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期构建更加繁荣健康的产业生态,促进游戏产业共荣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