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三大指数均收出小阳线,成交量放大到万亿附近,全A指数、上证指数创出新高:
关于大盘,我的观点还是不变:
大盘大的结构依然是震荡向上的,只要是上升结构不变
,适度容忍波动,直至趋势加速或逆转。
上面这句话,你翻我的文章,进入五月份,我几乎天天讲,但是依然有人听不进去,理解不了其中的意义,理解不了什么叫做“适度容忍波动”。
还有人说,现在大盘偏弱,我都不知道你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难道是巨量大阳线才叫强?这样说吧,
大盘成交量一万亿附近,结构震荡向上,刚刚好,如果成交量太大或者趋势加速,看起来强,反而很难持久。当前这种震荡向上进二退一的走势,反而是我最喜欢的走势。
板块看,亮点不少。就像是我昨天讲的:“
互掏口袋的局面想结束,就需要成交量过万亿才行
”,现在成交量放出来了,就可以支撑多个板块了。
昨天最强的是
周期
。近期周期强,
主要还是国际铜金持续逼空大涨,叠加伊朗又出幺蛾子。但是周期板块近期
铜金
大涨后波动加大,反而
很难参与,因为逼空这个行为不会持续,尤其是对于大资金,搞不好随时国际铜金价格掉头,就是闷杀。
周期的长期逻辑不错,但短期不是好买点,想参与要耐心等买点。
地产
昨天其实走的不及预期,昨天是分歧点,看分歧后还能不能走出来,反正我就看戏,
地产我不会参与,因为基本面跟不上,不符合我的选股条件
,定位就是政策刺激下的反弹。
出海
近期
大多数走弱,和我昨天分析的差不多,地产带动经济复苏的话(至少现在有这个预期),
出海链(押注内需不行)和高股息(押注经济不行)逻辑就会弱化,风格可能就切换了。
(当然,这一点需要持续观察验证,现在无法得出清晰结论)
复苏线
昨天消费走的还行,复苏线的逻辑就是看地产政策出来后,能不能软着陆,从而带动经济复苏,这个要边走边看。
科技
还是那样,正常走势,有些明显开始走强,有的已经创出新高了,波段操作就行了,
波谷要有耐心,波峰要控贪心。
我还是认为,
主流可以参与的方向,就是【科技+周期
+出海(复苏)
】
,出海逻辑略微弱化,要和复苏线一起看,出海和复苏大概率是跷跷板,要边走边观察。
抓好这几个方向我认为就行了,其它的小逻辑,看不看无所谓。
前段时间,我就给大家讲过:
2019开始的核心资产牛市中,维持了接近三年,很多股翻了几倍。
然而,即便这种有明显赚钱机会的市场,
依然有大把的人患得患失,一直到牛市结束都不认为是牛市
,一波动就拿不住,导致错失整个牛市行情。
现在市场,发生了很多的积极变化,无论是趋势还是成交量,以及国九条之后的治理,都是向好的,但是依然有大部分人理解不了,只盯着瑕疵看,不愿意承认市场的变化,那自然一波动你就开始怀疑,自然你就拿不住。
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并不具备赚钱的心理能力。我在5月初的文章里面(
纠偏!否定过去(20240512)
),写了4条:
1、要承认现在一些积极的变化,国九条出来后,退市力度加大,基本面开始起作用,市场变得更加有效。
其实,这一条才是最大的利好,说是核弹级利好都不为过!我们过去几年市场之所以弱,是经济不行?还是没钱?都不是,而是垃圾股上的太多导致劣币驱良币,现在新村长上任后,开始出清垃圾,这会使这几年市场的核心逻辑发生根本性逆转,一旦市场治理转好了,钱也就流入了。希望大家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2、同时要承认市场已经明显走强(大盘已经走出向上趋势,成交量维持在万亿附近)。
3、选股层面,要更加注意基本面(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