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普外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助普外科医生快速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普外时间,中国普外科医生的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茶馆  ·  严格执行!越南新规:上架App ... ·  10 小时前  
游戏茶馆  ·  苹果App ... ·  10 小时前  
法治进行时  ·  过年了打麻将,发的红包算赌博吗? ·  1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普外时间

每天做腹腔镜,气腹相关并发症你会处理吗?

丁香园普外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8-19 19:58

正文

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微创外科领域的主流技术; 其中气腹系统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微创并不意味着零风险,腹腔镜手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现讲述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所特有的并发症之一:气腹相关并发症。


1

皮下气肿


原因


1. 气腹针穿刺未进入腹腔,气体注入腹膜外的皮肤间隙。


2. 气腹针反复、多处穿刺,造成腹膜多处破损,气体经形成的假道进入皮下;或应用扩张器使皮下组织疏松致使腹膜外造成裂孔。


3. 戳卡孔处切口过大,尤其是腹膜切口过大;或由于手术复杂,操作时间较长,频繁更换器械、拔出戳卡。


4. 手术操作空间内注入的 CO 2 压力过高,手术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


1. 建立气腹时先用针筒行注水试验,证实气腹针确实进入腹腔后再充 CO 2 气体。


2. 在术野显露满意的前提下,术中应用较小的气腹压力维持手术操作空间。


治疗


1. 明确的轻度皮下气肿无须特别处理,24~48 小时自行吸收。


2. 重度的皮下气肿:


① 暂停手术并解除气腹;加大潮气量,增快呼吸频率,适当作过度通气,查血气分析,待 Pa CO 2 、Sp O 2 、Pet CO 2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各项参数基本恢复后,再在较低的 CO 2 气腹压力下继续手术,并尽快结束手术。


② 如各项指标恢复缓慢,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酌情给予少量碳酸氢钠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同时中转开腹、尽快结束手术。


③ 术后用粗针头穿刺气肿明显处皮肤;直接用手驱赶挤压胸腹部皮下气肿,排除潴留 CO 2 气体,继续吸氧、纠正酸碱平衡。


2

气胸、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原因


1. 术中损伤膈肌、纵隔胸膜及壁胸膜或先天膈肌薄弱、缺损, CO 2 经损伤或薄弱处进入纵隔及胸膜腔。


2. 腹内压增高,气体经膈肌腹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旁的疏松结缔组织, CO 2 弥散进入纵隔、胸膜腔。


气胸原因


1. 麻醉插管损伤气管、麻醉时潮气量过大。


2. 患者本身肺大疱破裂。


治疗


1. 存在少量气胸及纵隔气肿者,尚未影响到呼吸及 Sp O 2 ,可不予处理。


2. 如果肺压缩 > 30% 或有呼吸困难及 Sp O 2 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立即暂停手术并解除气腹,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 如有严重纵隔气肿,可采用胸骨上切口排气。


3

气体栓塞


原因


1. 气腹针直接刺入血管或腹腔器官,大量气体短时间内直接入血。


2. CO 2 在高压下弥散入组织内破裂的静脉或腹腔粘连带内破裂的血管。


3. 溶于血液的气体以「减压病」机制再形成气泡


栓塞部位


右心房、肺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


诊断


1. 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和 pet CO 2 降低。


2. 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动过速、右心衰竭,甚至心跳骤停心脏听诊可闻及「磨坊样杂音」。


3. 经食道多普勒检查可发现心腔或下腔静脉有典型的气体噪音、主动脉血流降低等。


预防


1. 注气前确保气腹针的位置。


2. 适当降低腹内压。


3. 及时止血,避免有过多开放的血窦。


治疗


1. 解除气腹,液体淹没大静脉破孔,同时寻找受损血管,并通过加大呼气末正压通气,增加静脉输液量等方法提高静脉内压力,防止气体进一步进入血液循环。


2. 采用左侧卧位,使气体不易进入右心室。


3. 吸入纯氧。


4. 如果气体栓塞严重,可给予心脏锤击促使气泡碎片化,还可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右心房及肺动脉的气体;或直接采用右心穿刺的方法将气泡吸出。


5. 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麻黄碱等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提高心脏泵功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必要时给予心外按压等措施。


6. 高压氧治疗。


4

高碳酸血症、酸中毒


机制


CO 2 弥散入血和被腹膜吸收;并因高腹压使膈肌上抬,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导致 CO 2 在肺内潴留。


影响因素


气腹压力的高低、手术时间的长短、机体的代谢状态、肺部通气情况等。


1. 对无肺功能障碍者, CO 2 气腹造成轻微的高碳酸血症,可以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术后可很快恢复正常范围,并不会给机体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


2. 对有较严重肺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等)者,术中腹膜吸收的 CO 2 不能通过肺组织有效排出,易于引发机体的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


预防


1. 避免皮下气肿和气胸的发生。


2. 术中实时动态监测血气参数。


3. 降低气腹压力(9~10 mmHg),降低充气速率。


4. 手术结束时尽量排空腹内残余 CO 2


5. 术后吸氧促进 O 2 CO 2 交换,加速腹腔内残留 CO 2 的排出。


5

低体温


原因


在建立气腹时使用的 CO 2 是压缩、不加温的「干冷」气体 (标准为温度 20 ℃ ~ 21℃,湿度 0.0002%)。


大量低于体温的气体在机体内迅速膨胀扩散吸收机体热量,造成体温下降(<36 ℃);且随着组织对 CO 2 的吸收,患者的体温下降更加明显。


危害


适当降低体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毒性物质产生,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但低体温时间过长或较严重则导致苏醒期躁动、麻醉苏醒延迟、术后寒战、心律失常、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切口感染等。


预防


1. 根据患者温度动态调节室温。


2. 给予患者有效的保温措施,利用保温毯等维持患者体温在 36 ℃ 以上。


3. 对腹腔冲洗液及输注液体进行加温处理,将温度控制 36~37 ℃。


4. 建立气腹时对 CO 2 加温加湿。


6

气腹性心律失常


机制


1. 腹腔快速充气形成腹膜膨胀刺激,腹膜牵张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而引起心律失常。


2. 腹内压增加时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回心血量下降、心脏收缩功能改变,从而出现心律失常。


预防


1. 建立气腹时注入 CO 2 速度放缓,让机体对腹内压的突然增高有适应的过程。


2. 控制术中气腹压力。


3. 麻醉药应选择对循环影响轻的药物及短效药物;避免全麻过深;硬膜外麻醉阻滞平面不要过高。


治疗


术中监测心率和心电图;当出现血压过低、心率慢于 60 次/min 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必要时解除气腹,待病情平稳后再予充气。


7

术后肩痛


以右肩疼痛多见,多发生在术后 1~2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