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王毅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惊醒苏州:杭州的可怕,是它远不止一个阿里巴巴!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19 07:15

正文



杭州没法不被全国关注。


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的GDP增速达到了10%!什么概念?这是挺进 “万亿方阵”的杭州,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增速是6.7%,其它主要大城市的表现是:北京6.7%、上海6.7%、广州8.1%、重庆10.7%、武汉7.8%。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超过1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寥寥无几。


杭州更是在被苏州“对标”。

文 | 震欧 治国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苏州圆桌”(ID:suzhouyuanzhuo)发表于2016年12月23日的文章,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在离西湖不远的浙大华家池校区,这段时间,火爆的各类培训班中,说着苏州话的学员,明显多了起来。多个来自苏州党政系统的骨干力量,纷纷选择来这里充电取经。培训的最后一站,通常的安排,便是参访阿里巴巴的杭州总部。


在钱塘江的南岸,一周之内,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的宣传部门,已经接待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地多个采访团,其中光来自苏州的媒体采访就有两拨。


杭州没法不被全国关注。


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的GDP增速达到了10%!什么概念?这是挺进 “万亿方阵”的杭州,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增速是6.7%,其它主要大城市的表现是:北京6.7%、上海6.7%、广州8.1%、重庆10.7%、武汉7.8%。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增速超过1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寥寥无几。


杭州更是在被苏州“对标”。


省委书记李强特地给苏州发展提出了“创新四问”,寄望苏州引领全省创新格局,尤其要解决在原始创新、地标企业和创新生态上的现实“短板”。


在布题时,曾任浙江省长的李强,特别点了深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杭州滨江4地,要求苏州对标学习。


相比于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苏州对于杭州这个近邻的关注,可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还停留在那里的西湖,以及一个显眼的阿里巴巴。


而事实上,阿里还只是杭州经济逆势飞扬的一杆风帆,共同驱动这个城市完成逆袭的,还有阿里之外更多的创新引擎在澎湃和扩张。这股潜藏的能量更加可观,甚至超越了G20带来的显见光芒。


  “小块头”的滨江,藏着“大智慧”  


如果把杭州比作眼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箭头”,那么滨江,无疑就是这个箭头的“尖顶”。


阿里巴巴,不光是电子商务的全球老大,也是云计算的世界三强;

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全球冠军;

华三通信,全球顶尖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微信70%的流量由其支持;

安恒信息,全球网络安全500强,中国企业的行业第一;

……


在钱塘江南岸,这个只有73平方公里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居然诞生和成长起来一大批世界级的地标企业,聚集了1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800余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此扎根。


探访杭州滨江,无人机齐上阵。


2016年前三季,滨江实现GDP649.8亿元,增长高达14.5%,遥遥领先浙江和全国。其中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515.9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的比重高达79.4%。


难怪,这个“小块头”的滨江,在全国100多家高新区的综合实力排名中能够跻身“第一方阵”,排名第6,尤其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两项一级指标,更是全都高居第二。


不光是数据的抢眼,还有感官的刺激。


  细节里塞着“汗颜”  


此次探访杭州高新区(滨江),一路走来,一个深刻的印象是,这里几乎看不到连片的工业厂房。在钱塘江南岸,更多的是连片高大密集的写字楼,其中很多都是以创新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海康、大华、华三、贝因美……滨江的这些“一线巨星”企业是凭什么冒出来的?


对此,滨江的管理者和创业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同一个字的答案——熬!


“真正顶级的研发总部是招商招不来的”,高新区(滨江)科技局局长周皓向 “苏州圆桌”坦言,尤其像杭州、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想发展总部经济更是难上加难。没别的捷径,只能靠自己来培育!


在滨江,有个理论叫“树论”,意思是自己种树、自己育苗;在滨江,还有一个理念,叫“三到服务”,就是政府服务企业,要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智慧型企业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分子扎堆,他们的情商往往不一定很高,所以政府部门平时不去打扰企业,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创新。而需要我们出面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时,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我们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周皓说。


其实探访中,还有两个细节令圆桌观察员印象深刻。


一个是两箱方便面。


在滨江科技局的一间会议室里,我们留意到墙角里搁着两箱方便面。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在滨江各部门,加班是常态,就像创客空间里的那些年轻而有激情的创业者,党政机关的上上下下也是拼得很。


另一个是特别的饭点。


中午11点20分,高新区(滨江)发改局副局长张志真在接受完采访后,又匆匆赶去参加11点半的另一个会议。后来得知,这里的管委会明确规定,副处级以上人员的午饭时间定在12点30分,这样的错峰,是为了避免各个部门在午餐时段办公室里无人在岗。


“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就像空气一样,平时他们感觉不到,但是又离不开。”滨江官员的这一比喻,道明了他们眼里的“政企关系”。


正是政府一直以来秉持的这一“店小二”的服务姿态,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心志定力,滨江埋头耕耘25年,终于熬过了漫长的“默默无闻”期,营建起一个专门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的“类硅谷”生态体系,开始收获自主创新的红利。


  “熬”出来的“地标”牛企  


一个“熬”字,几乎道尽了滨江自己培育创新型地标企业的秘辛。而能“熬”的,不光是政府,更重要的是企业。



海康威视的车间,研发人员正在调试各种监控设备。



围绕安防的主业和主线,做探头起家的海康,正向无人机等前沿领域拓展。


在海康威视的总部展厅里,各式各样的监控摄像头、智能仓储机器人、无人机、停车场自助终端等数十款高科技产品和应用让人眼花缭乱。从2002年的3000万到去年的253亿,这家从做监控探头起家的企业,销售额一路飞涨,2016年一举坐上全球安防行业第一把交椅。


每年销售额的7-8%用于研发投入,去年的数字为17亿。全球1.8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就有8000人,其技术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为28岁。这些数字背后,正是海康威视迅猛发展的关键所在。


和其他地方的一些民企老板,挣了钱就买楼炒股,喜欢赚快钱不同,滨江的创业者,尤其是大企业家,更多表现出的,是对创新的执着和对主业的专注。


数据显示,滨江每年研究与试验经费(R&D)投入占GDP比重平均达到13%-15%,为全国所有高新区最高。而相应的,房地产的税收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几,同样在全国罕见。


在投研发还是投固定资产这道选择题上,无论是滨江政府,还是企业,都毅然选择了前者。


而无论是海康威视,还是华三通讯,回望这些标志性的高新企业成长的来路,其看重的不是跟风挣快钱,而是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认准了原始创新,舍得坚持研发投入,历经“十年磨一剑”般的煎熬,方才登上行业的巅峰。



2016年初,滨江新一轮“5050计划”启动,意味着“国产”博士不再被拒之门外,并且都有可能获得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资助。


其实,长期以来,杭州的官员们也一直在紧盯着苏州的发展动向。


一位滨江的官员悄悄告诉圆桌观察员,多年之前,当他问到一个苏州的开发区,那里产值和纳税最大的两家企业是谁时,苏州官员告诉他“阿迪达斯和欧莱雅”,得知这一答案的那一刻,他“松了一口气”。


世易时移,当下的这一刻,该轮到苏州紧张了……


延伸阅读

同是经济大省的省会,杭州为什么给了济南“巨大震撼”?




文 | 澎湃新闻记者 张军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ID:thepapernews),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杭州这座以西湖美景著称于世的城市,在华夏大地转型的嘹亮号角中走出一波弯道超车的‘独立行情’——不仅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还演绎了经济增幅由全国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反转大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也跃居省会城市第一。”


杭州


5月中旬,山东《济南日报》分别以“看中国新经济的‘杭州样本’”、“破译‘最忆是杭州’的密码”为题,连续两天刊发大体量报道,介绍杭州经济逆势上扬的经验、做法和给济南带来的启示。


这是该报“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中的两篇。这组报道的编者按写道,5月3日至7日,济南市党政考察团赴杭州、合肥、郑州考察“取经”。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三市走出了生气勃勃的转型之路,给前往考察的同志带来“巨大震撼”。济南报业集团组织记者,由总编辑、副总编辑带队赴三市采访,介绍其经验做法,供大家参考。到5月17日,系列报道已刊出六组。


《济南日报》对杭州的报道


此前,由济南市四套班子一把手等组成的党政考察团行程近3000公里,走访了杭州、合肥、郑州近40个点位。


“通过学习考察,发现三市变得更大、更强、更美,相比之下,我们显得不够大、不够强、不够美,这就是通过比较才发现的差距。”据报道,在考察后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上,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要求总结学习成果、梳理发展思路,通过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以新的面貌、思路和作为,加快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杭州,济南提取了这三个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互联网经济、创业创新之城,是《济南日报》在“中国新经济一面镜子”的杭州提取的三个关键词。


一张写字台、一台电脑,就能注册成立公司;一个电话、一个信息,就能找到“店小二”上门服务;一次跑腿、一套程序,要办的手续全部完成……报道将杭州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的作用放在第一位,认为杭州政府一方面坚持“无为而治”,不干涉企业具体经营,通过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


另一方面,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后,政府可以心无旁骛地搞好服务,像店员接待客人那样当好“店小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与市场各司其职。同时,“无为而治”也并非“无所作为”,杭州政府对市场的变化有敏锐的感知,能第一时间发现那些代表未来方向、刚刚崭露头角的企业,因势利导地帮助、推动发展。 


“在长三角诸强中,杭州没有上海的基础,没有宁波的港口条件,也没有苏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程度,如果不是互联网,也许依旧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旅游名城。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嵌入和生长,杭州找到了与资源禀赋契合的发展路径,理清了定位,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弯道超车。”报道说。


杭州也曾遭遇“成长的烦恼”,经济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一度退至最后一名——危机倒逼杭州寻找新抓手,被称为“一号工程”的《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2014年发布,通过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至2016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688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以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本土互联网企业风起云涌,腾讯、百度、京东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纷至沓来。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海康威视,杭州很多大企业是从零做起的本土企业,而以梦想小镇、基金小镇、云栖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则已成为杭州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聚合高端要素的全新载体,“小镇经济”正培养着“小马云”,让新的“阿里巴巴”茁壮成长,为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梦想小镇


“杭州弯道超车的经验告诉我们:选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前提,走好这条路则是成功的关键。这个过程中,要有‘将脑袋打开一毫米’的思想突破,要有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的态度重构,更要有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的行动自觉。”《济南日报》的报道在最后写道。 


随着2015年首次进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2016年又以9.5%的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经济增速第一位,杭州正成为新一轮发展中的“明星”。去年,中国最著名的两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肇始地,相继向隆起于它们之间的杭州对标。


苏州是“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在去年11月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创新四问”,希望当地引领全省创新格局,尤其要解决原始创新、地标企业和创新生态的“短板”。当时,曾任浙江省长的李强专门点到深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杭州滨江,要求苏州对标学习。


去年12月下旬,《苏州日报》以整版报道了杭州滨江区的“智慧经济”发展,旗下微信公众号“苏州圆桌”以《惊醒苏州:杭州的可怕,是它远不止一个阿里巴巴!》为题,解读以滨江区为代表的杭州新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


而当年3月,地处浙南的“温州模式”发源地温州已掀起一轮对标学习杭州的热潮。在派出党政代表团考察杭州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以后,启动百名干部挂职学习活动,108名干部分两批挂职杭州市直单位、区直单位、主要产业平台、国有企业、镇街、特色小镇等岗位,参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创新型经济和平台建设、街道管理和街区整治、特色小镇等工作。


经济发展是城市的“硬实力”,城市建设、管理是“软实力”——澎湃新闻注意到,从5月10日起到17日,《济南日报》以每个城市两组、每个工作日一组的节奏,已连续发布六组“总编辑三城行”,其构成大致正是这两个方面各一组报道。


济南市党政考察团赴杭州“取经”


另据统计,杭州已迎来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北京、上海、福建、黑龙江、内蒙古、江西等多个由一把手带队的外省地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团,在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济南行程三千公里考察杭州合肥郑州的背后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


杭州、合肥、郑州也都是省会城市。


2015年的数据显示,郑州的经济总量占河南全省的19.8%、合肥占安徽的25.7%、武汉占湖北的37%,而济南为9.7%,在27个省会城市首位度排名中倒数第一。 


“我们再不奋起直追,有可能形成中间塌陷。”据齐鲁网今年2月报道,时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在该省“两会”上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资源向大城市集聚是区域发展规律,未来的省际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核心城市的竞争,“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必然有别的城市去抢。”


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


在《济南日报》“总编辑三城行”系列报道中,“杭州篇”的开头就点出:“伴随着城市崛起,杭州的GDP占浙江省的比重提升至23.8%,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力逐渐增强。”


对合肥,报道称它经历了“黄金十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从2006年起接连“超车”太原、昆明、南昌、石家庄、长春、福州6个省会城市,2016年完成6274.3亿元,在各省会城市中与排在第九位的济南“仅一步之遥”。


“2016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超出济南1458.1亿元,而回溯2009年,同在‘3000亿俱乐部’的郑州落后济南50亿元。”“弯道超车的‘郑州路径’”一文认为,其经验之一就是举全省之力发展郑州,“米字形”高铁、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批“国字号”战略无一不围绕郑州做文章。


5月8日,济南市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分享赴三市考察城建管理、经济发展等的先进经验、理念,梳理发展思路,通过对标先进、补齐短板,以新的面貌、思路和作为加快推进“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


“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即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是当前济南全市的中心任务。 


据当地媒体报道,三座城市都是迎着时代的浪潮准确定位,杭州提出“拥江(钱塘江)发展”,迈入“大江时代”,一个重要定位是建设世界名城;合肥将巢湖纳入版图,迈入“大湖时代”,一个重要定位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郑州坚持以建设郑东新区为引领,确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王文涛提出,济南必须推动“携河北跨”,坚定不移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推动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跨越,迈入“大河时代”。


而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比如杭州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政府搭建平台、创造环境,吸引资本和创新创业人才在这里对接、孵化,做到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如“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杭州、合肥、郑州都抓住了下一个风口,济南要高度重视“云+”、大数据等,抓住机会弯道超车、变道换向。


据当地媒体报道,济南这次考察安排在市、县区领导班子刚完成换届之际,就是通过学习考察来“解放思想、寻找差距、对标先进”。从精神状态看,杭州通过举办G20峰会而更自信、自豪,郑州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后士气为之一振,合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舍得精神”。学以致用重在落实、关键在干,“现在有一种‘摆拍式’干部,满足于开过会、讲过话、发过文、批过示,这是一种假作为,必须坚决反对。我们还要反对‘哼着小曲喝着酒、等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干部。学习考察了,就要把好经验、好做法用到实干中,“比如为企业服务方面,有的地方提出‘让企业最多跑一次’、‘企业一次也不用跑’,我们可以提出‘企业别跑,我来跑’,切实服务到家。”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