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特朗普多条推文不断刷新着中美贸易磋商的进程:在“美国将取消中兴禁令”的消息传来时,也有外媒同时称,特朗普提到,美国可能会要求中兴支付巨额罚款,并预想中兴未来将从美国采购很大比例的部件和设备。
21日,中美就解决中兴公司问题的大致路径基本达成一致,美国将取消中兴禁令。当天中兴发布了一封内部信,指出尽快解除拒绝令始终是公司的唯一目标,这符合国家、员工、客户、合作伙伴、股东等多方的共同期望。同时号召公司员工“更需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不受外界各种传言的干扰”。
但22日曝出13亿美金罚款这个数字后,不少人认为,这几乎是美国在商业贸易上的又一次勒索行为。
尽管特朗普22日在其推特中表示目前中美未就中兴事件达成任何协议,但其也指出可能会要求中兴支付巨额罚款。那么面对很有可能会实施的巨额罚金,他们的理由充分么?
从中兴的一份声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兴发现自身问题后第一时间向美国相关部门主动进行报告,还聘请了第三方律所进行事件调查并申请在4月30日相关第三方调查结果完成后以提交报告,而BIS选择性失明,不顾中兴一年多来在合规管理上的巨大投入,在独立调查结果上报之前,就匆忙对中兴实施最严厉的制裁,导致其主营业务一时间无法开展。
事实上这是中兴少数几名员工和干部的工作过失以及公司管理流程未落实到位的问题,并不存在根本性的错误,更谈不上所谓的“蓄意欺骗和违反美国法律”。美国政府的处罚是对微小问题的无限放大,确实有失公正。美国政府的行为更像是凭借其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的“勒索”。现在看来真是应了那句“利益面前,没有对错”。
尽管中兴尚没有对此次巨额罚款的传闻直接表态,但从中兴近期一系列鼓舞士气、强化合规合法、危机时刻保持中国企业实力与5G影响力的态度来看,中兴正在为了快速恢复业务运营而做着最大的努力。如果巨额罚款真的应验,对于主营业务已无法经营一个多月的这家通信企业来说无疑影响很大,但在笔者看来,对这家经历波折有着深厚积累的企业来说,活下来更重要。
30多年来,在中兴华为等中国通信设备商的努力下,中国实现了从1G空白到5G领跑的壮举。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诸多产业的迅猛发展,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作为多年来在通信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中兴不能缺席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需尽快走出荆棘,继续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履行自己的义务。
对于整个5G生态圈而言,中兴通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标准/案例方面,中兴通讯从2011年起就开始了5G的标准研究工作,专门成立了标准研究和推进团队,在全球多个国家瞄准引领5G发展的目标开展工作,并陆续取得多项技术上的创新,迎来国际运营商不断加码的商业合同。
2017年初, 中兴通讯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携手开展基于5G NR规范的互操作性测试和 OTA外场试验。 这是业界首个符合3GPP标准的低频IoDT测试。该试验基于3.5GHz频段展开,旨在推动无线生态系统实现5G NR技术的大规模快速验证和商用。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最亮眼的两个5G案例也一度惊艳全球:2017年11月,中兴携手合作伙伴,基于3GPP标准开发的5G方案和产品,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端到端的5G新空口系统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