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两大非同寻常的利好——首个“自由贸易港”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部花落上海!
11月2日上午,一个大消息突如其来:商务部宣布,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
至此,悬疑了大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会址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此前我们猜测,天津、广州、上海、北京都有可能成为博览会的举办地。
相信很多读者都没有意识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含义,下面我解释一下。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对外贸易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口通商”,也就是主要通过广州的“广交会”来进行。广交会设立在1957年,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名称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当时“出口创汇”是重要任务。
从2007年春天的101届“广交会”开始,“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但整体来说,仍然是出口功能大于进口功能。
自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以来,全球化出现了“见顶”的迹象。民粹主义、极右势力影响越来越大,特朗普上台之后就宣布退出TPP,随后又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而中国恰好又处于“资金、产能引进来”向“资金、产能走出去”的历史节点上,正在开拓全球市场,试图通过推进全球化实现复兴。“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都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为了展示中国开放的决心,全面推进新一轮全球化,在今年5月中旬,中国领导人提出了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也就是说,中国将通过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来展现开放的诚意。所以,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有专家认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
中国对外贸易升级转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政策正在从出口导向朝着注重进出口平衡的方向转变。
因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哪里举行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中央对各城市的战略布局,还是承办城市的重大利好。
从名称上看,
它突出的是“进口”,是各国向中国推销自己的舞台
。这一改变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此外,“进口”两个字之外没有加上“商品”或者“技术”,说明这个博览会是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多方面的。因此,跟广交会就有了全面的不同。
另据报道:10月31日,经中央编办批准,商务部在上海注册成立了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据介绍,它的主要职责是牵头落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实施方案。
由此可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或将永久落户上海,而不太可能在各城市之间“轮流坐庄”。
至此,中国经济两大非同寻常的利好——首个“自由贸易港”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部花落上海!
如果考虑到“七常委”大会之后同时莅临上海,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最耀眼的城市就是上海!
广州肯定会对“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感到失落。这意味着在“广交会”之后,又出现了“上交会”。虽然交易的方向不完全相同,但“广交会”进口的功能肯定会被弱化。
天津也会有点失落。此前坊间有猜测,在滨海新区遭遇雄安新区之后,天津或许会获得一些补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最好的礼物。现在花落上海,断了天津的一个“念想”。不过,有消息称第二批自由港,除了“宁波—舟山”有可能之外,天津也大有希望。所以,天津还是可以有期待的。
对于广州、深圳来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利好是确定不变的。在这个湾区里,搞好“广深港科技走廊”,才是广深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首创、全世界唯一的专题性博览会
我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国务院新闻办透露,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明年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行,这场从没有过的盛会,也是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
值得关注的是,
这次要举办的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不仅仅是中国首创,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唯一的专题性博览会
。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用“两个重大”强调了博览会的意义: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商务部介绍,博览会将搭建一个开展国际贸易交流的平台,也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重大议题提供平台,
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