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小分队
源自上古时期的神奇读心术,它能感应出你的内心世界。我刚看的时候吓坏了呢~~~真的很准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读书  ·  明晚直播|艾略特与我们——细读《荒原》 ·  3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罗伯特·麦克法伦:大地是他的主人公 ·  4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知识是如何被弄丢的?一部知识史,半部傲慢史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小分队

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长大后都活成了什么样?

读书小分队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1-18 06:03

正文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订 阅


文/杨熹文


上周从新西兰回来,父母陪我去办银行卡,因为这次回国时间太短,一切事情都要加速处理,父母都是急性子,一路上脚步匆忙,言语急躁,走到银行时已经开始互相指责,我闻得见身边浓重的火药味。


而当银行的工作人员办理起业务,我的父亲站在我的左边,我的母亲站在我的右边,两个人因为新卡放不进去手机而大吵,我坐在柜台的中间,看着瞪圆了双眼的业务员,只剩下尴尬的笑。


身处于争吵的父母的中间,这幅景象简直就是我成长环境的缩影。


自我有记忆起,父母经常吵架,为金钱,为亲戚,为食物,为一切不值得争吵的琐事。


小时候只是觉得害怕,长大后厌恶至极,不知道为什么能好好解决的问题非要靠争吵。父母在电话中,亲戚家,大街上不厌其烦地吵,又不愿意放开对方去找各自的自由,我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战战兢兢地长大。


有人说,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我无比认同,也曾憎恶过父母的行为,认为他们的争吵造成了我人格的数种缺陷,发誓一长大就要远走高飞。


然而远走高飞后却发现,我遇见的很多朋友都从与我相似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但是命运却大有不同:有些人一直担着原生家庭的痛苦,成长为易怒、不安、悲观的人,有些人则选择释然,自我挣脱出童年的痛苦,去主动形塑自己的人生。


自我成长,要从自我剖析开始,远行为我提供了思考过去的机会,让我看到自己很多性格上的缺陷正在成为阻碍,而那些挣脱开原生家庭阴影的人,一直在用他们的幸福提醒我改变的必要。


以下是我来时的路,仅供参考,想告诉你不必沉浸在过去,因为所有人都在带着伤奔跑。



1,我很不安,总是急着被别人认同


我记得因为一件小事,母亲曾歇斯底里,把不到十岁的我拽到父亲面前,逼问我如果两个人离婚,我会跟谁走。


那是个离婚即被轻视的年代,我至今还记得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同学被孤立被嘲笑,那些调皮的孩子们说着“他没有妈妈!”的话,我从不敢去做帮凶,我拼命地优秀拼命地讨好,拼命让所有人都喜欢我,却在父母争吵的每个时刻担忧,害怕第二天的自己从天上摔到地下,成为被孤立被嘲笑的那类人。


恐惧因此成为我性格的一部分,我过早地长大,过早地学会看人脸色。成年之后,我对身边人的情绪特别敏感,一旦看到身边的人不开心,我就会近乎恐惧般地问,“是因为我吗?”而一旦遇到需要选择的问题,我的答案能多模糊就多模糊,我必须先让对方做出决定,因为潜意识一直在跟我说这样一句话:你要先去保证让别人满意,你才有资格开心。



2,心理压力很大,对人生所抱有的希望不多,十分悲观


父母争吵时似乎没有底线,什么难听的话都跑出来,完全不避讳我的存在,两个人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却一定要分出胜负,往往碗和花瓶都成为一场争吵的牺牲品。


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我在人生中犯错,就会回到我的童年,我会在心底深深埋怨争吵不休的父母,怨他们把我带到一条不懂该怎么幸福的路上。


我一直不懂放松,心理压力很大,说话和做事都小心翼翼,总觉得身后有人在看着我做的一切,一举一动都可能引来他人的不满。


我几乎避免去亲近任何人,因为没有亲密关系就没有争吵,很多年都错过能够交心的朋友,把心沉沉地紧闭。


由于看多了“吵架也解决不了问题”的场面,我看待问题也非常悲观,哪怕一点小事都觉得天塌下来,自认为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有几年自感活着的希望越来越稀薄,不爱别人也不爱自己,小时候因为父母吵架而生出很多寻短见的冲动,强迫自己把负面情绪压下去,长大后发现,那些无法释怀的童年经历,都会重复出现在你的人生中。



3,不相信有什么和谐的爱情,和恋人解决问题也习惯用争吵的方式


成年后才理解父母频繁争吵的原因,母亲的性格太好强而无所作为,父亲的性格很安逸不懂争取,我以为世界上并不存在和谐的爱情,于是恋爱后拒绝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我靠嗓门和眼泪取胜,活成了母亲的另一个翻版。


几段爱情就这样牺牲,我花很长时间反省:影响着我人生的,到底是父母在我童年时的争吵,还是我一直沉缅于童年经历不愿意主动走出来?若我把这当作人生一切失败的借口,那当有一天我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她是不是也会重温我的过去?也会怨恨我没有给她一个幸福的人生?


年初为自己设立扩大读书面的目标,接触了几本心理方面的书籍,看到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有那么多的人经历过比我更深刻的痛苦,却没有如我一般继续留在过去中。


我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帮助自己克服对父母的怨念,而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这些步骤或许会帮到你:


1,理解:尽力还原当时的背景,考虑父母各自的生长环境、性格、工作等等,去理解他们的争吵并不是毫无理由地发生。


2,原谅:原谅是一切改变的开始,但原谅不是忘记,而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以理智战胜情绪,冷静地思考。


3,改变:告诉自己有走出过去的能力,切勿把原生家庭的阴影当作借口,我们永远无法改变过去,但总是有机会创造未来。


我今天从机场离开,飞去新西兰,依旧没有给自己扭头的机会,想必父母在身后,已经哭成了泪人,两个人吵了一辈子,却因为爱我这件事而最终被紧紧拴在了一起。


曾经我会偷偷想,那些年若非那么多的争吵,是不是现在的我们会更幸福。


但那一刻我还是在心里拼命落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理解他们来时的路,恨自己没能更早地接受那些爱——那些躲在争吵背后的、一直被忽视了的爱。





作者简介:杨熹文,2016年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一个住在新西兰房车上的姑娘,热爱生活与写作,相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新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火热销售中,讲述一个姑娘如何在异国用野路数从一无所有到诗和远方。欢迎关注新浪微博@杨熹文,微信公众号@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



后台回复早安查收每日问候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