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影戏曲台
新影戏曲台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夜航  ·  此账号!永久封禁! ·  5 天前  
新闻夜航  ·  您已被选中!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影戏曲台

这出戏,写一个不忘初心的老党员 || 会演评议·秦腔《尕布龙》

新影戏曲台  · 公众号  ·  · 2017-07-29 19:15

正文



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
戏曲会演

剧目评议篇

主办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17年7月2日至7月29日

剧种小简历: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因演出时以枣木梆击节,又名“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以关中语音为基础演唱,在流播过程中形成东、西、南、北四路。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可分欢音、苦音两类,各自用于表现欢快喜悦、忧伤愁苦的情感。伴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分,文场原以二股弦主奏,后改为板胡主奏,武场则参用指板、干鼓、暴鼓、钩锣、手锣、马锣、铙钹等打击乐器。 秦腔的行当体制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之说,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风格粗犷,程式严谨,情感浓烈,富于生活气息,具有多种丰富的技巧,不少功架和特技都令人叹为观止。2006年,秦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尕布龙》


直戳图片了解更多



专  家

点  评

朱绍玉

北京京剧院一级作曲

《尕布龙》用穿珠子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展现出尕布龙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一生,宣传了一位值得宣传的青海好干部。全剧匠心独运,颇有亮点。在剧情中跳进跳出的歌队对推动全剧进展和连接各板块起着重要作用,而音乐在秦腔音乐本体的基础上加进了蒙古族音乐等内容,突出了蒙古的民族特色和青海的地域特色。作曲冯琳在音乐的完整性构造上,在运用声腔刻画人物上都做得很好。

李小雄在戏里真正起到了领衔主演的作用,很好地塑造了人物,支撑起了整部戏。此外,饰演乡长的梁利广嗓音也还不错。西宁艺术剧院的命运始终不太好,一直是个市级院团,青海应当有一个省级的秦腔剧团。

康式昭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尕布龙这种干部很伟大,让我看到一个真正不忘初心、不忘誓词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这出戏内涵深厚,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很大。全剧充满了诗的意蕴,导演将秦腔与民歌、歌队、梦境等多种呈现方式融合起来,安排得十分协调和自然。剧团演出阵容整齐,演员都非常称职,尤其是主演李小雄对尕布龙形象的塑造弥补了剧本的不足,提升了整个剧目。秦腔和青海民歌的搭配显得自然和谐,让人听了特别高兴,特别舒服。欣赏这出戏,既是一种思想的启迪、灵魂的触动,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需要注意的是,剧中尕布龙妻子瘫痪后,女儿被迫退学在家照料母亲,尕布龙对妻女的关心不够,有悖常理,具体原因需要在戏里有更明白的解释和交代。

周育德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尕布龙》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剧中所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事迹本身足够感人,这样的真人真事不允许也不需要虚构,但因此也就很难形成矛盾冲突和贯穿线,在剧本上只能呈现为块状结构,编导用歌队和女儿的几次出场来串联情节,衔接自然,恰到好处。作曲非常见功夫,在地地道道的秦腔中融入了一些民族化、地方化的音乐元素,听起来很自然很舒服,全剧舞美也很有青海特色。这样好的戏由一个经历了风雨的剧团演出,取得如此热烈的反响,实在令人鼓舞。建议将尕布龙妻子瘫痪后继续留在草原的情节表现得更具体细致一些,做足文章,让人物的高贵品质进一步打动观众。

李惟铨

中国评剧院一级演员

公仆题材的戏难写难导难演,很敬佩也很感谢西宁艺术剧院贡献了一出能让观众坐得住的公仆戏。尕布龙是牧民出身,在党的培养下成长为一个好干部,对草原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深情。李小雄真是大角儿、好角儿,他将尕布龙这个人物的分寸把握得很准确,演得很成功,很有激情,支撑起了一台戏,验证了“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平台除了雪崩和种树两场外,在其他场次都可不用,免得影响舞台的纵深感,拘束了演员的表演。二是全剧总体感情基调略显沉重,可将讨水一场中乡长等人赘余的台词去掉,增加尕布龙讨水时遭到农家妇女叱骂,两人对唱的戏份,给作品带来一点诙谐的情调,作为全剧的调剂。

景俊美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

很高兴见证了这几年来李小雄作为演员的逐步成熟,从狗儿爷到王贵,再到尕布龙,李小雄塑造的人物跨度大,身份悬殊,但他都能自如地驾驭。我从中看到一个演员的逐步成熟,也看到他的努力与艰辛。目前的现代戏中,好人好事的戏较多,这类题材如何能有更完美的表现,需要我们认真考虑,谨慎处理。艺术创作必须遵循艺术的逻辑,能够做到《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体现着一种高度。只有那些能够直接反映精神样貌的镜像才能引发灵魂的共振,越是浑然天成地呈现,越能成为匠心独具的杰作。我相信经过反复打磨,这个戏也能达到天然去雕饰般不着痕迹的自然境界。

谢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这个戏从真人真事入手,歌颂了人民公仆尕布龙亲民爱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剧中尕布龙建牧民店、抗雪灾、荒山植树等事迹都与牧民的生计息息相关,经编导真实呈现于舞台后,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同,引起心灵共鸣。但这些情节与其他英模故事有雷同感,还缺乏对尕布龙精神特质的深入开掘。

导演手法上,充分利用青海秦腔的艺术特点,发挥歌队的多重作用,展现地域音乐青海花儿的特色,活化秦腔传统表演程式,通过一系列新的程式动作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导演对秦腔传统程式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戏戏曲化的新锐探索。在抗雪灾、南北山植树两个场景里,设计了冒雪救民舞和植树舞,有一定创意,却也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现代戏应如何化用传统程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郑雷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尕布龙》这个戏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观察:一是虚与实的关系。戏里情节基本都是真人真事,整体偏实,虽有比较可取的创造性虚构,但由于铺垫不足,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情与事的关系。中国戏曲用演唱来抒情,现代戏加强了叙事,但也应给戏曲的抒情性表现留下空间。人物所抒的情应是真实的个人内心情感,剧中表现夫妻、父女之情时,应减少概念化的表达,多些更生活化、更细腻的唱词和道白,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三是新与旧的关系。这主要指的是戏曲程式,要尽量将可资利用的传统程式融化进现代戏中,比如灵前一场,可以借鉴传统戏曲手法,让尕布龙将轮椅当作已故的妻子,设计系列身段动作,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不同种类的音乐穿插时最好还是要落回到秦腔,时空转换、场次转换也最好能再自然一些。

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

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系由原西宁市歌舞团和西宁市戏剧团整合组建而成的西宁市唯一国有专业艺术院团,也是西宁市唯一从事创作演出的综合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以来,西宁艺术剧院着力推进演出市场化运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先后编创了《天域天堂》《彩虹飞落的地方》《湟水情》《母亲》等一批优秀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文字统筹: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言整理:刘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系研究生)


32场丰富多彩的基层地方戏曲演出,你喜欢哪一(些)场?欢迎留言区分享感受

如果你是某一剧种的家乡人,欢迎告诉大家,关于家乡戏你的所见、所闻,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家乡戏多么好,多么动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些地方剧种的戏迷,欢迎分享对一个陌生剧种的所感、所想。

当然,你只是简单地被某一个戏打动了,更欢迎广告而之,爱戏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用你的分享,安利到更多人来看戏

如果你没有时间留下感言,那么,来一个更简单直接的示爱方式吧:在下面的投票中打勾,选出本次会演中,你最喜欢的那些戏和那些剧种

 用你的方式,表达你的喜爱与支持。

你们的声音,很重要。


还想看什么

公众号菜单右下角,“站内搜索”找找看


总策划:张辉

策划:赵晓亮

编辑:左  丹

责编:朴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