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年第五届先进尼龙材料产业论 ... ·  8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DOMO化学中国工厂取得GRS证书,可持续发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突发!北京知名高校发生高坠事故!当场死亡!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大窦红静团队/长征医院曲乐丰、职康康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582|因为好多事情,需要我们走完一生才能明白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6-09 07:51

正文

2024年6月8日  新街口的某个路口



岳母的腿好了很多,就想着端午假期回一趟老家。
不论北京有多好,医疗有多方便,景点有多少,都市有多繁华,对于老人来说,似乎都缺点什么。
每天晚上,她都会家里的亲戚视频聊天,有时关着门,有时开着门,说说家里的栗子树、栗蘑、熟悉同事亲友的家长里短。
这些话题,对大北京来说,显得尤为微小和陌生,在这个国际时政时时占据人与人讨论、争论漩涡中心的地方来说,似乎任何一件事,都比这些重要得多得多。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或者仅仅一切只是我们的错觉?
起码对老人来说,她们最关心的已经不是这些了。
照看小孩和熟人社会的攀谈,才是为数不多幸福感的来源。
至于那么多大事,在她们这风雨几十年的历程中,已然渐渐褪色。
每次回家,我们去宽城会直接走京承高速的大路,又快景色也好,但她们不是,一定要路过兴隆,去给那里屋子里的花草浇浇水。
那小房子还是十几年前岳父在那里生活工作时买的老楼,与后建的商品房来说环境差了很多,也没有电梯,家具早已磨损退化。
上次岳母的腿就是在那儿摔的,老旧楼的光线和设施都不太好。
可即便如此,还是会去。
因为那里面有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痕迹、气味,是她们孩子成长的地方,尽管屋内的陈列还是十多年前的样子,收拾得整整齐齐,虽然永远不会再去居住。
女儿在那里上学走读,儿子是在那里结婚办的酒席,全家福照片还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里面的人都定格在那时的心境和年纪。
而现在,儿子已经移民到了国外,即便偶尔回来,也不会到小小县城,这一切在蹒跚的脚步面前,蜕化成了一种精神的支撑。
常回家看看,心理会觉得踏实,在这个如此动荡变革的世界,至少在她们心里,确定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锁上门,确保水、电、花草都好好的,也就能踏踏实实奔赴下个旅程。
也有的老人不愿奔赴下个旅程了,就守在那一间小屋,一张照片固定的位置,等待生命的结束。
我的奶奶不就是这样吗?守着不远处父亲还没立碑的坟头,坐在小院子的门口,放眼望去,都是过去几十年模糊的记忆影子。
2019年《 大象坟场

虽然有很多儿孙,有时也会回来,可是,只有内心才知道:
再亲,其实也跟自己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记得朋友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其实那时身体还不错,家里喜欢她、哄着她的人也很多很多,邻里也都很好,可是她还是郁郁寡欢,一周之后也跟着走了。
因为,人过的都是自己的一生,而到某些时候,连家人也会从自己的生命中开始褪色,只是自己体会不到罢了。
年轻人会觉得奇怪,现在生活条件那么好,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不能好好享受呢?
其实那种孤寂之痛,远超生命的意义。
很多老人一点都不害怕死亡,比起长生不老或活得更久,他们会觉得说:
活着好没意思啊。
世界变化越快,熟悉的人或事越少,留下的理由,也越来越少。
可是,这些感受,大多时候是难以言语的,所以它也不在我们关注的主流。
等到你一旦体会到,也会知道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奈。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看起来大家都一样,不同人生活的状态却是千差万别,孩子的,儿童,年轻人,中年人,老人。
一方面,需要一路上于自我内心的修炼,越早明白这个世界与他人毫无关系,也就越能平滑纾缓过好老去的日子。
另一方面,始终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新鲜感,终身学习、读书,充盈精神,拥抱变化,生命的维度才能更广更多。
年轻时越喧嚣,年纪大了以后,就越显凄凉。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能伴你坐上几站,然后挥手告别,到了最后,一切就像江河入海,入海口渐宽,水流也 从奔腾到平静
现在看着沐朵瘦削的身材和脸,想着小时候那胖嘟嘟的婴儿肥,不知不觉就消失了,虽然一路尽量终日陪伴,但仍觉感叹与不舍。
生命就是如此,正因为奔腾不息,因为不可逆转和倒流,所有的时过境迁才变得充满光泽。
深刻理解当下的意义,要比理解这个世界,难得多得多。
因为那是我们对抗时间流逝唯一的方式。
而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那么快,全民都在搞钱,都在内卷,都在想着往上爬、满足内心或有理或无理的欲望,早就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有人说中国人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人百年的路程,在发展、物质的维度,这特别的了不起,但是放在个人的维度,我们也缺失了太多的精神上、人文上的坚守。
我们的老一辈,还是在农耕时代的末尾,70、80后生长在互联网时代,90、00在信息化时代,10、20将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这其中巨大的精神鸿沟,便是痛苦、焦虑、撕裂的根源。
如果从欲望、物质的角度思考,生命是一种理解。
而从生命的角度,其实我们拥有的,只是一段段时间。
而一旦理解了时间,人99%的烦恼和焦虑都会消失。
多想自己得到的,少想自己想要的。
珍惜身边人、不要让自己后悔。
因为好多事情,需要我们走完一生才能明白,但很多人,等不了那么久。

趁高兴的时候拍一些这样的照片,想一想自己的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10月 小时候对我很好的邻居戴婆婆

2020年10月的不辞而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