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相对论(ID:szxdl1)
停牌钉子户沙钢股份,11月
16
日终于复牌,重新调整后的收购计划能否顺利实现?为何收购方案中,李强的名字贯穿始终?此人是否导演了整个并购过程?主营钢铁的沙钢股份大手笔转型大数据领域,是否会水土不服?
停牌钉子户沙钢股份,11月
16
日终于复牌,复牌后连续两个一字跌停,于
11
月
20
日打开跌停,全天放出逾
15
亿巨量。沙钢股份此次停牌时长达
2
年零
2
个月,如此漫长的等待则是因一起逾
200
亿的并购大案。
2017
年
6
月
15
日,沙钢股份公告称,拟作价
258.08亿元,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苏州卿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苏州卿峰”)
100%
股权,以及发行股份购买北京德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利迅达”)
88%
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由于苏州卿峰持有德利迅达
12%
的股份,因此如果该交易达成,沙钢股份相当于把这两家公司全数买下。
然而,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收购方案做了调整,德利迅达将不再被列为收购对象。本次交易,沙钢股份将只
收购苏州卿峰
100%
股权
,
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237.28
亿
元、以现金方式支付
0.546
亿
元。
苏州卿峰只是一家持股平台?
沙钢股份三季报显示
,
公司
货币资金仅
3.21
亿元,而其流动负债合计
30.39
亿元,其中短
期借款为
1.33
亿元。
对于现金流并不充裕的沙钢股份来说,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来收购是明智的做法。那么,苏州卿峰究竟有何吸引力让沙钢股份愿意斥巨资呢?
苏州卿峰成立于
2016
年
1
月,经营范围包括
投资管理、资产管理。
有趣的是,
苏州卿峰的持股股东中包含了沙钢集团,其持有苏州卿峰
23.9%
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而沙钢集团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沙钢股份的母公司,持股上市公司比例为
20.34%
,为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
苏州卿峰的其他
15
位股东,分别是
上海领毅、秦汉万方
、
皓玥挲迦、堆龙致君、上海三卿、烟台金腾、顺铭腾盛
、
上海奉朝、中金云合、
中金瑟合、
上海道璧
、
秦汉江龙
、富士博通、
厚元顺势和上海蓝新
,而
这些公司基本都是资管公司或股权投资公司,换句话说就是持股平台。
本次交易完成后,沙钢集团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
20.34%
增加至
24.85%
,而
苏州卿峰的部分股东也将出现在公司十大股东中。
来源:沙钢股份公告书
然而,苏州卿峰并无主营收入,核心资产是其持有的
Global Switch
(以下简称
“
GS
”)
51%
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
GS
成立于
1998
年,
总部位于伦敦,
是一家规模位居欧洲前列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在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
、香港
等多地拥有
11
座数据中心。
事实上,早在
2015
年,沙钢股份就提出了业务转型的方向,其中包括了新能源、
新材料及
IDC 互联网大数据领域
。
2016年1月,沙钢股份因布局新能源车导致资产重组失败,随后股价遭遇10天9个跌停。这次通过
苏州
卿峰收购
GS
也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蹊跷的是,苏州
卿峰的法人代表是李强,此人同时也是沙钢股份的第四大股东,目前持股
6.34%
,此外,德利迅达的实控人
也是李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州
卿峰所收购的核心资产
GS
的董事会主席及实控人还是李强。
整个交易过程中,李强这个名字贯穿始终,李强究竟是谁?此人是否就是整个策划方案的总导演?
神秘人物李强
资料显示,
李强
1968
年出生于山东,曾担任山东省乐陵市税务局科员、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科长。此后褪去公职
,
下海经商。
2006
年
4
月
,李强
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
在中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
。
2015年
2
月,沙钢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沙钢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李非文等
9
位境内自然人转让其持有的无限售流通股
8.69
亿股
(
占上市公司总股本
55.12%)
。而这
9
名自然人中就包括了李强,当时的受让价格是每股
5.29
元。
这
9位神秘自然人未实质性表露受让股份的目的,仅称彼此不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其中一名自然人
刘振光,系上市公司
龙宇燃油
的实控人之一。李非文则来自
“飞尚系”,是飞尚集团实控人李非列的弟弟,也是公司股东。
关于此次转让,沙钢集团表示,希望通过引入投资者,协助上市公司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推动上市公司战略扩张。
此后几年里,这
9
位自然人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持行为,而李强始终保持着
6.34%
的持股比例。李强的坚定持股似乎预示着其有着更加远大的计划。
打包“
德利迅达
”
虽然沙钢股份
不再收购德利迅达
的
股权
,但是这家公司似乎才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在德利迅达的股权结构中,创新云科、智联云科合计持有其
29.12%股权,创新云科、智联云科分别是李强、侯万春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而
李强、侯万春系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德利迅达。
德利迅达的主营业务为IDC大数据及其增值服务,目前有
6
个数据中心处于运营使用状态,机房面积超过
6
万多平方米,机柜数有
8000
多个。
此外,德利迅达是前美股上市公司
创博亚太科技
(
山东
)
有限公司
(简称
“创博国际”)通过一些列
VIE
协议控制的公司。
资料显示,李强还是创博国际的发起人和CEO,
2011
年,曾带领创博国际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这是继普联软件之后,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主板的山东济南企业。不过,这家公司在山东济南知道的人似乎并不多。
2013
年,创博国际因为连续
30
个交易日低于
1
美元而受到退市警告。随后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
折戟纳斯达后,李强便与侯万春一同成立了德利迅达,试图转战
A
股。
2014
年
7
月,德利迅达与四川金顶擦出火花,四川金顶
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德利迅达
95%
股权,交易作价为
26.6
亿元
。然而收购方案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5
年
7
月,证监会的一份《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将德利迅达的“无照经营”问题赤裸裸地挑露出来。
2016
年
1
月,
四川金顶
因
德利迅达拟参与的相关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涉及的部分政府批文未能按照预期时间取得
,以及
标的公司承诺业绩金额
的
调整
,
终止
了那次重组。
巧合的是,沙钢股份也是在
2016
年
1
月终止了资产重组
,当时沙钢股份正打算
收购的标的是新能源汽车项目,并计划购买涉及
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某企业控股股份,但这两项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还是在
2016
年
1
月,苏州卿峰成立,一切似乎早有计划。
同年
5
月,
沙钢集团
开始购入苏州卿峰的股份,并最终持股
23.9%
,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后开启了新的重组计划。
从公布的德利迅达的业绩状况看,公司
2012
年、
2013
年和
2014
年分别亏损
541.12
万元、
509
万元和
241
万元。
2015
年和
2016
年,德利迅达实现营业收入
2.56
亿元、
2.29
亿元,但净利润依旧亏损
960
万元、
5194
万元。
以德利迅达的糟糕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