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流感的严重性、并发症、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处理方法以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许多人因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文章强调流感每年在全球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病例,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感的严重性
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流感而患重症或死亡。
关键观点2: 流感的并发症
流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肌肉骨骼并发症和中毒性休克等。
关键观点3: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类似普通感冒,重者则出现并发症。最快速、最精确的区别方法是病原检测。
关键观点4: 流感处理
对于疑似流感的症状,可以选择家庭抗原检测。出现并发症或症状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应积极治疗和住院。抗病毒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和接触者,无论症状轻重和病程长短都建议进行。
关键观点5: 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非常重要。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的疫苗。每年的9月和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
正文
当下是流感高发期。由于其中文名称为“流行性感冒”,许多人看到“感冒”两个字,以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因而掉以轻心。然而,得了流感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和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病例。
除了肺炎,流感的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约占成人流感的1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肌肉骨骼并发症: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中毒性休克: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合并感染: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3~5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3~5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咳嗽较常见,往往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
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出现并发症。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在症状上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从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
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病例,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场流感可能导致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流感感染后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由此会造成和引发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此时,可以选择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用药前先权衡利弊:病程在48小时内,可以根据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等需要,跟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又不符合上面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况,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的危害有时候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