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代连华
来源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
好的家教和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社长
-1-
最近追了几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对剧中两个人物的不同家教颇有感慨,一个是反贪局局长
陈海
,一个是省委书记的儿子
赵瑞龙
。
陈海出于生老革命家庭,父亲陈岩石是一位老革命家,当过兵上过前线,为了抢背炸药包而虚报两岁,结果又因为这两岁而失去副部级待遇。
退休后,卖掉国家分的房子,把钱捐出去, 然后自费住进养老院。
虽然退休依然发挥余热,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父母言传身教,对陈海的教诲是,爱党爱人民,做人要正直。
陈海大学毕业进入反贪局,成为反贪战线一名正直的局长。
好的家教和门风,让陈海有正确的人生观,走的是人间正道,前途一片光明。
而赵瑞龙的父亲是省委书记,资深老党员,他对儿子有什么影响呢?
在他当政时,为儿子谋取私利,处处有照顾,步步走捷径。
当他退居二线时,还动辄打电话给下属,让他们照顾自己的儿子,他希望儿子有个好前途。
他为儿子的贪婪一路开绿灯,而绿灯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越陷越深。
不同的家教和门风,让两人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陈海虽然意外躺在医院里,但却有口皆碑。
而赵瑞龙虽然身家上亿,却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从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孩子的内心世界一片澄净,原生态的家教和门风,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渗入幼小的心灵,慢慢引导着他们走向社会,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好的家教和门风,会引导孩子走向美好的前途,无论坎坷还是曲折,方向是正确的。
而错误的导向则会将孩子引入歧途,甚至是不归路。
-2-
有个朋友讲自己的故事。
读高三时,学习成绩不好,他就想辍学去表叔的公司上班。
在那个十八线小城市里,表叔的公司开得很大,他们家子女连初中都没毕业,直接上班了。
在九十年代末,表叔家的子女就开宝马和奔驰,那可不是一般的牛。
他和老爸说:
不读大学,直接就去表叔公司上班,表叔还夸奖我脑子灵,一定能挣大钱。
老爸死活不同意,让他很失落。
高考失败,想正好有借口不读书,直接去工作。
老爸说:
不行,必须去读书,读书才能有好前途。
好前途就是好工作,好工作不也是挣钱吗,只是途径不同而已,就去表叔家工作多好呀。我辩解。你表叔家门风不正,做人不厚道,做生意也不走正道,跟他混能有什么出息?老爸怒气冲冲。
“人家比你有钱,就说人家不厚道,太武断了。”
他心有不甘,有一次,悄悄去表叔的公司。
表叔家收粮,场地有几百坪,可谓家大业大。
正羡慕时,却看到不堪的一幕,表叔正指挥工人掺假,灌装粮食时,袋子两头是粮食,中间却掺入细沙,而粮商在验粮食时,往往只取两头而忽略中间。
他乖乖回学校读书,然后考取大学。
毕业后,他和几个朋友创业,因为做人诚信守信,公司发展很好,终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回头看,曾经羡慕的表叔家,因为掺假而失去客户,结果生意做不下去了。
而表叔的子女别的没学会,造假却得真传,因为各种造假骗钱挥霍,不仅触法入狱,家产也被没收拍卖。
终于明白父亲的话,门风不正的家庭,孩子也难有出息。
朋友说,
好的家教和门风,就好比一方沃土,小树根正苗直,渐渐长大高耸入云。坏的家教和门风,小树都长歪了,想扶直都困难。
家教和门风,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是深厚而凝重的,是一股内在的正能量积蓄起来的好的家庭氛围。
在这样氛围里长大的孩子,身心是健康的,灵魂是高尚的,人格是优秀的。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这样的孩子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前途。
反之,则会误入歧途越走越远。
-3-
有人说,
家教和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好的家教和门风,就是潜力股,会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畅意人生。
树立好的家教和门风,就是一个家庭最丰厚的财富,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忘记自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往往会不自觉地我行我素,根本不去顾及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
结果,孩子在溺爱中滋生出坏习惯,在散漫中养成游手好闲,等到发觉时,家长们已经无能为力。
他们只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却对自己家的孩子束手无策。
网上有则新闻。
某名校大学生刺伤室友,而原因竟然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室友反对在宿舍里养狗,而这位行凶学生的狗,就是家长给送来的,据说是很名贵的狗。
那么,再名贵的狗,也不能与学生们同居一室吧,何况学校是学习场所,而不是养狗的地方,家长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当然明白,只是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劣根性深植入家庭,家长如此,孩子又如何能明辨是非呢?
不曾明辨是非,就会误入歧途。
老子在《道德经》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好的家教和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4-
晚清名臣
曾国藩
,官居要职家境丰厚,但他却教育子女,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