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石油地质学
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树乡谈  ·  闲聊三五句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石油地质学

地层水和原油大规模垂直和侧向运移证据

石油地质学  · 公众号  ·  · 2025-02-14 00: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地层水、溶解盐和原油的大规模垂直和侧向运移。通过分析相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流体运移的路径和机制,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介绍了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地质背景,包括沉积序列、盐丘省的特征和三个主要的岩相。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和分析

研究者通过地层水性质分析、原油地球化学分析和地质构造分析等多种方法来研究流体运移现象。

关键观点3: 实验结果

包括地层水运移的盐度变化、流体流动方向、盐丘影响,以及原油运移的碳同位素组成、生物降解和水洗影响、运移距离等。

关键观点4: 关键结论

总结了大规模流体迁移的存在、盐丘的作用、原油的来源和迁移、地质构造的影响,以及这些发现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正文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探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地层水、溶解盐和原油的大规模垂直和侧向运移 。文章通过分析 地层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这些流体运移的路径和机制 ,并讨论了这些过程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背景知识

文章首先介绍了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地质背景,该地区是一个南倾的沉积序列,包含从侏罗纪到现代的沉积物。南部的盐丘省以盐丘、生长断层和向海盆方向增厚的沉积物为特征。文章特别关注了三个岩相:以河流和三角洲砂为主的砂岩相、以海相页岩为主的页岩相和两者交替的过渡相。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分析流体运移现象:

  1. 地层水性质分析 :通过分析地层水的盐度、压力和温度,结合达西定律,推断流体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2. 原油地球化学分析 :分析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子组成和生物标志物,以确定原油的来源和运移路径


  3. 地质构造分析 :结合区域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分析地质构造对流体迁移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地层水运移

  • 盐度变化 :地层水的盐度在浅部增加,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表明 存在大规模的流体混合和运移


  • 流体流动方向 :在地层压力区,流体主要向上流动,但在某些区域存在显著的侧向流动。


  • 盐丘影响 :盐丘的溶解产生了高盐度的卤水,这些卤水通过区域连续的砂岩序列向北侧向迁移,并与北方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盐盆地形成的卤水混合。



  • 原油运移

    • 碳同位素组成 不同深度的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它们可能来自同一源岩


    • 生物降解和水洗 :浅层原油受到生物降解和水洗的影响,表明存在向下的流体运移。


    • 运移距离 :一些原油显示出超过100公里的侧向迁移证据,表明存在长距离的流体运移路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