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先生,辞去旗下两家上市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的消息,迅速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
今天,赵伟国先生出席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18 的主论坛“数字经济前沿论坛”,他开场就表示,谢谢工信部领导给了一个证明自己没有失联的机会。
据了解,辞去紫光股份和紫光国芯的职务,主要是为了集中精力更好的聚焦于紫光集团战略性、全局性工作。在此次论坛上,赵伟国先生就谈到了对如何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的思考。
此外,赵伟国先生还从“紫光集团的发展定位路径”、“在芯片产业上紫光是如何做到的”、“紫光在云领域的布局”、“紫光的长期策略”等几个方面做了分享。
一个定位:
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从芯到云)、紫光的使命、重科技、使命决定定位。
两份路径:
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以国际合作加速自主创新
三个结合:
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科技产业与商业现实结合,本土雄心与跨国经营相结合
关于如何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赵伟国先生这样讲到
1、为什么以前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不起来,三大原因:资本、人才、机制
2、为什么现在中国的芯片产业有可能发展起来,三大纵深:市场、资本、人才(企业家精神,有点儿自吹嫌疑)
3、芯片产业的六大环节: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
4、目前应重点突破的环节:设计、制造,目前设计尚可,制造偏弱
5、芯片制造的特点:资本密集型(IST三巨头)、人才密集、技术密集、不可替代、全球竞争
6、紫光计划10年内在芯片制造领域投资超1000亿美元,目前已经筹资1800亿人民币(差距还很大哦)
7、紫光正在和重庆政府、国家大基金发起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公司),注册资本1000亿人民币,注册地重庆。希望通过1000亿公司合计筹资1900亿。
8、总计3700亿,足够五年弹药。
赵伟国指出,紫光在十年要筹资 1,000 亿美元,现在武汉的长江存储基地所需的 800 亿人民币已经到位,武汉的 12 寸晶圆厂 4 月 11 日已经开始基本安装,今年小规模量产,明年会进入 128Gb 技术研发,涵盖研发、设备等投资超过 800 亿人民币。
紫光在芯产业布局的另外两大基地成都、南京等,各自会再投入 500 亿元,日前紫光也正和重庆市政府、大基金等成立注册资本 1,000 亿元的公司,希望通过 1,000 亿元筹资 1,900 亿元,目标是五年备妥 3,700 亿元的弹药。
他强调,做芯片要有“板凳坐十年冷”的决心,看看台积电、三星每年投资 10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就知道要上牌桌打牌,没有个一年百亿美元是不能上台面的。
1、移动互联、互联网和云服务是存储芯片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
2、紫光H3C在计算、交换、存储、安全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地位;紫光3C在政务云、行业云工业
3、云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是中国酥有云的领导者:;紫光H3H和紫光软件服务百行百业,熟悉百行百业
4、紫光是国内唯一可以提供从产品从产品到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的云网服务企业。
紫光的长期策略:
1、大集团,小公司,精兵简政,一切为了前线(赵伟国还开玩笑的说,只要有业务,我可以和门卫去谈,我就是紫光的第一销售助理)
2、学先进、走正道,和巨人通行,恪守原则,或许会失去短期的机会,但会带来长期的安全
3、业务策略:鉴定信念,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操作,快速行动
4、人才策略:求贤若渴,重金揽才;小过不罚,大过才罚,正向激励,负向淘汰;有功必奖,大功大奖,开疆破土者,裂图相封;有一技之长者,有工作热情者,皆可用之
5、企业文化:业绩说话,不许黑公司,简单的人际关系
6、以中国要素,整合全球资源,坚持四化:人才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研发全球化,市场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