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报告PDF与音频文件,星球优惠加微信:
Y1206859索取
医保局集采降价政策边际转向
近期医药板块大涨,主要是医保局关于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会,开始调整集采政策转向,并流传出《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核心内容:
①调整报量范围,针对特殊科室、国际部、特需用量可不统计在内;
②针对国家集采范围,地方可选择参照,给地方医保一定差异化腾挪空间;
③给原研药/参比药一定空间;
④给同通用名不同厂牌挂网价合理差价。
⑤对于集采不纳入新药、不纳入高风险品种(治疗窗口相关)、防范超低价恶性竞争等方面首次提出了规定。
自春节前上海集采仿制药质量新闻报道,到医保局优化集采政策研讨会,已打破过去唯低价中标策略,行业政策边际已经转向。
医保局优化集采细则梳理
3月26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会后相关优化细则流出,主要内容包括:优化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准入标准、优化报量/竞价等采购规则、优化分量规则、优化落地实施措施、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6个方面,根据征求意见稿筛选出部分关键调整内容:
优化集采品种和投标企业准入标准。细则表示集采范围聚焦竞争成分的“老药”,新药不集采、竞争不充分的品种不集采、市场规模小的产品不集采,高风险品种审慎纳入集采(如窄治疗窗药物)。
优化报量、竞价等采购规则。第十批国采由于引入“最低价1.8倍熔断机制”导致部分产品出现极端价格体系,此次细则表示“不再以最低价的1.8倍熔断,而按次低价1.8倍熔断,防范个别超低价故意熔断其他报价合理的药品“。
优化落地实施措施。细则明确集采协议量为医疗机构报量的一定比例,剩余用量可按需采购原研药等非中选产品。
提高信息透明度。联采办定期将过评企业数量超过12家的产品作为“强竞争品种”,预警企业科学立项,避免过度内卷,在集采投标前,对过评企业超过20家的品种,发布“超强竞争”提醒,提示企业慎重决策,理性报价。
中国工程师红利及临床资源助力国内创新药产业质量好、速度快、更优惠的竞争优势突出,25Q1与国际MNC的BD交易不断,看好海内外需求同步改善,带动创新药及上游的产业趋势。
创新药投资策略:国内做大,全球做强
站在当前时点,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产业趋势已较为明确并迅速加强。目前美国早期研发管线中约20-30%资产与中国有关,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获批上市,中国创新药将逐步参与分享全球1.6万亿美金(2024年数据)药品销售市场。
为什么是创新药?
从行业发展来看,现在是两个商业变现模式的叠加共振,高速增长的业绩叠加BIC潜力的产品输出。一个是创新品种在中国获批上市,带来收入以及利润;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加强,BIC潜力管线海外权益授出带来收入以及利润。
为什么是现在?
从节奏来看,两个逻辑都处在加强阶段。
1)产品上市销售的商业逻辑兑现在25年有望加速。创新药板块处在国内政策支持拐点确认,商业模式显著改善,迎接行业全面盈利的阶段。以A股创新药公司为例,整体合计收入增长从2023年开始加速(YOY51%),2024-2026年收入增速有望维持在30~40%区间,随着收入体量增大,经营杠杆显著提升,减亏大幅加速。
2)BIC潜力在研品种的海外权益授出的商业逻辑也处在迅速加强的阶段,已经形成了中国创新药公司分享全球市场的基础。根据2024-2025至今的统计,美国早期研发管线中约20-30%资产与中国有关,后续随着这些管线推进,获批上市,中国创新药共享全球1.6万亿美金(2024年数据)的份额、体量值得期待。
布局什么?
沿多条主线关注
①全球大单品:百济神州,科伦博泰(H),康方生物(H),百利天恒
②全球产品BIC潜力:益方生物,泽璟制药,歌礼制药(H),科济药业(H),再鼎医药(H),和黄医药(H),来凯医药(H),和誉(H),复宏汉霖(H),基石药业(H)
③国内大单品:艾力斯,信达生物(H),云顶新耀(H),翰森制药(H),恒瑞医药,贝达药业,亿帆医药,华领医药(H),奥赛康
④ 资产价值:和铂医药,和誉(H)
纪要研究中心,奉行价值投机策略,每天更新80+最新企业纪要和行业报告,共同挖掘具有100%增长潜力的标
1、人工智能,锂电,光伏,风电、半导体,医美
,医药
,大消费等行业公司最新纪要,
2、微信会员群
是基本面爱好者的聚集地,也是缩小你与机构信息差的根据地
加入星球,有更多投资策略、教程和工具,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