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飘舞,秋风渐紧。一年一度,又到北雁南归的季节。北方的老人们也开始打点行装,去追随温暖的脚步。
根据
联合国标准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
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
2018年
我国60岁以上人口24949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
多达2.5亿的老人
本身就相当于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老年人口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旅游
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活力老人。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非常大。即使不计遥远的南海诸岛,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的直线距离就超过4000公里。
东北零下四十多度的隆冬季节,华南许多地区仍然温暖如春。
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华中地区的老人越来越多地选择
到南方过冬
。东北的老人一年中最长可在南方生活半年左右,华中地区的老人也会在南方避寒一到两个月。
这种
候鸟式的生活
大大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
过去,
三亚、海口、北海
这些城市是候鸟式养老的主要目标城市,
事实上我国南方还有很多城市冬季温暖如春,环境适宜。
但到底哪些城市适合候鸟式养老?
前不久,
《2019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
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
交大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团队以
最冷的一月份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为门槛
(个别略低于10摄氏度),在南方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六省区选择了
51个城市
进行评价,并根据老人异地过冬的特点和需求,选取了
15项评价指标
,包括自然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两种类型,如气温、气压、湿度、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加权计算出每个城市的
冬季养老适宜度指数
。
排名如何?
先来一睹为快:
总体上看,上述51个城市都可以作为候鸟式养老的冬季栖息地。但综合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各个城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
从前十名城市看,排名靠前不仅是因为其冬季温暖,还得益于它们良好的
交通和医疗条件
等。
三亚
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
海口
,
广州
位列第三。第四到十名的分别是
厦门、南宁、福州、龙岩、深圳、昆明、中山
。
值得关注的是,
位于
云贵高原
的一些城市在在该排行榜中表现较好
。如
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
位居第18,
黔东南州(州府凯里)
位居第19,
黔南州(州府都匀)
位居第21,
红河州(州府蒙自)
位居第24,
黔西南州(州府兴义)
位居第25,排名都在51个城市的前50%。预示着
这些气候温暖、独具自然和人文风光魅力、生活成本较低的非主流城市可能成为
未来候鸟式养老的热门城市
。
如贵州省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由于其相对低的纬度和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
一月气温月较差只有6.7摄氏度,气温波动较小
。而其
地表水质量很好(排名并列第2)
,社会经济条件也不错,非常适合冬季养老,黔南州和黔西南州同样如此。春节前夕,北方还是朔风呼啸的季节,黔西南州万峰林下的油菜花已经盛开,那种赏心悦目,温暖如春的感觉对老人而言无疑是非常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