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个南方人,但长了一脸的大胡子。
再加上个子还算高,被当成北方人就成了常事,甚至是别的。
有回打车,师傅是个上海老爷叔。
上车后,我说了要去哪儿后就开始闭目养神,但一路上我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打量我,偶尔几次睁眼,果然从后视镜那跟司机老爷叔四目相对。
大概是察觉了这种尴尬,老爷叔朝我微笑点头,我也就咧开嘴微笑回应。
几番来回……
到了目的地后,我道声谢谢,准备结账下车。老爷叔递上发票时,突然冒了一句,“先桑,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啊?”
我一愣,“啊?”
老爷叔问道,“侬四哪国人啊,普通话讲得蛮好额。”
听他这么说,我于是干脆开了个玩笑,“哦哦,沃来中国十年啦。”
老爷叔一乐,“哦呦,可以的。”
再有一次,是在正大看电影。
检票小哥接过我的票时,作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我走楼梯。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嘴里有些结巴,“Sir...thir...thir...third floor。”
我赶紧谢过,摆摆手,告诉他,“对不起,中国人,中国人。”
走上楼梯时,我也纳闷,自己为什么刚才会说对不起。
被错认这事儿,很多时候都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但也有烦人的情形。比如跟朋友晚上在街上闲逛,或者乘地铁时,我被查身份证的几率似乎要比别人高一些。
这实在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事。
二、
于是,我也一直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哪儿人,祖源在哪里。
几年前问起过家里的族谱。
但我的爷爷奶奶去世很早,我甚至都没见过他们的面。到了我父母这一辈,对族谱也不像上辈人那么上心。他们也不知道族谱后来的下落,只隐约记得在我爷爷去世后,是被放在了哪个亲戚或本家人那里。
至于到底是谁,也说不清。
靠家谱来查证祖源的希望,算是落了空。
三、
直到前阵儿做了个基因检测,我才终于知道了自己到底是哪儿人。
果不其然。
我的祖源成分:98.10% 北方汉族,1.85% 高山族,0.02%其他。
似乎一切都说得通了。
除了这个,在
遗传特征
那,我还看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说:
喝酒可能脸红,没错;
吸烟不容易上瘾,难怪戒得很轻松;
不善于避免错误,难怪我对别人的意见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基因身高182.8cm,我现在180cm,也许小时候我妈少揍我几顿,那2.8cm就不会少,我回头得找她聊聊……
四、
我做这个基因检测,最想知道的就是上面说的,自己的祖源到底来自哪儿。不过附带的,倒也知道了不少关于健康风险的参考。
老实说,我平时并不那么在意自己的健康风险。一是觉得毕竟还算年轻,二呢,自己是比较相信生死有命的那种,所以即便去打拳啊锻炼啊什么的,其实也就是为了能多喝几杯酒。
不过这几天正看的书倒是给了自己一些想法,这本书是是枝裕和导演的《我在拍电影时思考的事》。
里面有一段是说《步履不停》的幕后故事。
是枝裕和的母亲一直担心他的未来。尽管《下一站,天国》得到好评,是枝裕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母亲还是一直担心电影这行饭无法维系是枝裕和的生活。
母亲看过《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国!》,但没等到是枝裕和完成《无人知晓》就过世了。
于是,是枝裕和把下一部电影《步履不停》就献给了母亲。
“人生总是有点来不及”,是他在写《步履不停》的剧本时,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的第一句话。
这样一句话,大概是每个人处于某个生命阶段时都会有的感慨吧。
健康这事儿,如果想这只是跟自己有关,就有点自私了。
我做的这个基因检测,遗传性疾病检测有32项,健康风险的信息有88项。
比如能看看胃癌、胰腺癌、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性嗜睡病、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肥胖症、高血压、抑郁症……等等方面的健康风险。
检测的结果,还好。
除了下面这个,好像也没啥好担心的了。
今天的推送是和
微基因(WeGene)
的一次合作,结合我自己的检测结果,跟大家聊了聊。基因检测不是诊断报告,但对了解自己的祖源、身体的秘密、以及可能出现的健康风险,都有参考价值。
微基因拥有亚洲最大的有性状关联的高通量数据库,已经率先完成10万基因数据积累。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祖源、健康方面的检测项目外,完整的报告项目截图长这样,还有运动基因、药物指引等等。
有人总锻炼也没见瘦,也许在运动基因那可以找到答案。第三方解读里有意思的就更多了。什么“你是一个有自控力的人吗?”,“你的皮肤容易衰老吗?”,“你能一拳捏爆鸡蛋吗?”,“你是天生自然卷吗?”之类,五花八门。
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试一试。
检测方法很简单:
在收到微基因寄给你的采样盒子后,按照说明步骤吐点唾液,然后原路寄回就可以了。
购买途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即可。
在购买时,记得输入优惠码
HUODAO120
,这是给大家争取来的一个专属福利,抵扣50元。